周 勇(作者單位:貴州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八二七臺)
INTERNET技術與基層廣播事業的新發展
周 勇
(作者單位:貴州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八二七臺)
摘 要:本文就INTERNET技術在廣播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對一些概念進行了說明,對西部欠發達地區利用這一技術實現廣播事業的跨越發展的可行性及意義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因特網;網上廣播;可行性
現代INTERNET技術提供的資源共享平臺,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共同討論同一個話題,已成現實。這一技術在廣播事業中的廣泛應用,使得處于弱勢媒體地位的廣播重新煥發出活力和生機。可以說,INTERNET技術讓廣播稍縱即逝的聲音信息實現永駐,從而使廣播的媒體優勢得以重塑。對于國家和省一級的廣播,互聯網技術已經得到較好的應用,大多數省級廣播電臺的門戶網站都已建立,地方廣播電臺(市縣一級)在這方面幾乎還是空白,重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于地方各級廣播電臺尤其是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廣播事業發展具有更加現實的特殊意義,也顯得更為迫切。
國際互聯網最基本的特點就是無國界、信息量大,通訊手段先進,信息更新和擴散速度快,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正因如此,國際國內各種機構和新聞媒體紛紛上網,當然,廣播也不例外,國外廣播上網的很多,近年來,國內許多廣播電臺也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從形式上看,廣播應用互聯網技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建立網站,發布信息,外樹形象
和報紙、電視相比,以擅長現場直播為特色的電臺占據著大眾媒體中時效性和貼近性具佳的優勢,但它的稍縱即逝的特點也成為與其他媒體競爭的軟肋。競爭中彼消此長,互相融合,報紙效仿電臺,開辦熱線,增加與讀者的溝通;電視開辦直播節目,增加時效性和參與性。在這種形勢下,電臺在辦好現有節目的同時,改變其稍縱即逝的現狀已是當務之急,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電臺克服這一弱點提供了機會。電臺可以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主頁,公布自己的節目時間表和廣告價目表,建立曾經播出過的歷史節目庫供聽眾查詢,還可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的對外信息,為上網聽眾提供收聽廣播節目幫助等。
廣播節目上網可以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純文字報道,這與報紙上網沒有什么區別。另一種是音頻信號上網,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成熟,音頻信號上網已變得很輕松,實現數字化廣播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談。
1.2查閱資料,傳遞稿件,提高效率
電臺上網后,記者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豐富的信息資源,查閱新聞線索,這在國外的新聞機構應用已經很普遍。記者只需找到所要查閱的信息的網址,進入其主頁,通過計算機的操作就可查閱信息資料,并打印或下載。編輯在摘發報紙的稿件時,也可以利用INTERNET,上網后先進入該報網站,打印或下載并進行二次編輯后使用。
電子郵件(E-MAIL)是INTERNET上的一種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應用。電子郵件可以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傳遞郵件,也可以用于稿件傳輸,其速度與質量優于其他郵遞方式。電子郵件對于新聞工作,主要可以應用于稿件的傳輸。當記者需要向電臺傳送稿件時,記者只要將正在使用的計算機上網,然后將在計算機上編輯完的稿件通過電子郵件方式發給本臺的編輯,本臺編輯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在任意時間上網,并從電子信箱里收取郵件。由于這種文件的傳輸使用的電話是市話而不是長途,即記者在外地發電子郵件,是利用當地的市話上網,并不需要長途電話,極大地節約了費用,且速度快,質量好。而傳統的傳真方式傳輸稿件就顯得速度慢、質量差,而且費用高。
另一方面電子郵件還可以用于電臺同外地記者取得聯系,如果電臺編輯部門有什么采訪要求,只要給記者發送一份E-MAIL即可,記者可以隨時收取,這對于編輯與記者的配合十分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子郵件將是現代信件傳遞的一種主要方式,電臺亦不可棄之不用。
1.3網上交談,異地采訪,擴大報道范圍
過去進行異地采訪,除進行錄音采訪外,就是記者親自前往與被采訪者見面,這樣遠不如在網上進行采訪來得方便和快捷。網上采訪尤其在跨國采訪中,更具有優勢。目前異地網上采訪已為國內外的眾多媒體所采納。
1.4收集資料,建立資料庫
現在國內外報紙、雜志上網的比較多,各部門可以從互聯網上提取有價值的資料,建立自己的資料庫,為編輯、記者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提供了條件。
1.5技術部門了解新產品、新技術
在INTERNET中,各大廠商和公司都有自己的主頁,電臺技術部門可以充分利用這一便利條件,掌握世界最新技術動態,擴大知識面、開擴眼界,同時為選購技術設備做準備,可以大大提高辦公效率。
2.1欠發達地區建立網上廣播是切實可行的
西部欠發達地區由于受歷史的、自然的條件限制,與發達地區相比,各項事業的發展相對滯后,廣播事業也是如此,盡管這樣,建立網上廣播的條件仍然是具備的。首先,建立網上廣播并不是如人們所說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網上廣播的建立關鍵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物質因素,另一個是人的因素。
首先,就物質因素來講,如果要進行全面的一次性投入,當然需要大筆的資金,根據INTERNET技術的特點和西部地區一般資金較為緊缺的實際,廣播上網的工作可以采取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做法,而不必一揮而就,INTERNET技術提供的彈性空間本身就使得許多工作實施起來顯得游刃有余。具體來講,要盡快實現廣播上網,最基本的要求,我們只需要首先購置一臺中檔服務器,購買一些網站建設所需的軟件和資料(有一些甚至可以不花錢),申請注冊一個域名,每年交納為數不多的域名解析費和網站代理費就可以了,這些物質準備工作在5萬元人民幣內就可以解決。接下來就是人的因素了,也就是說必須有相應的人才資源作為這項工作的支撐,否則網上廣播的工作寸步難行。在這里,結合工作實際,主要需要兩方面的人才,一是專門從事網站建設和網絡維護的專業人才,再就是和廣播業務緊密相關的應用型人才,我們的編輯、記者、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都必須接受相應的培訓,要能夠熟練操作使用電腦和掌握INTERNET的基本技能。當然,我們可以把網站建設和網絡維護的工作交給那些成熟的專業公司來完成,我們只需將具體的要求和規范告訴對方即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成為廣播上網工作的常規任務了。
2.2建立網上廣播的意義
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廣播事業的發展來說,盡快與國際和國內發達地區廣播事業的發展接軌,充分利用INTERNET技術,實現廣播上網,建立網上廣播,有著特殊的意義。網上廣播的建立,使得受眾對象發生了根本變化,受眾對廣播的接收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多樣,受眾的自主性更強。網上廣播的建立本身就是對傳統廣播形式的一種補充和完善,西部地區山高霧重,傳統廣播的頻率覆蓋范圍受限較大,要讓更多更廣泛的受眾傾聽西部的聲音,感受西部發展的節奏,從而關注西部,投資西部,開發西部,建設西部廣播網的意義就非比尋常,這正是其它媒體所不能比擬的,也是西部廣播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最好途徑。
INTERNET技術正在被廣泛使用,它在廣播事業中的應用也遠遠不只上述幾點,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應用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互聯網技術雖然可以應用于電臺的廣播業務當中,但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需要做方方面面的準備工作,但只要我們在管理上做好準備,在思想上做好準備,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實現網上廣播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