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媒體的多元化發展對播音主持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主持人在播音的時候,要想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要在不斷的主持中去找到適合自己的主持風格需要經驗的積累與積淀。因此,主持人應在傳統的主持風格中去尋找經驗,并對這些經驗進行改革與創新,這樣一來就有希望打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主持風格,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在電視熒屏上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還可以幫助節目組樹立形象,以此來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本文主要從播音主持人風格的形成與創新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
主持風格指的就是主持人在長期主持節目時,所形成的具有個人標簽同時又有一定程度的藝術特點的主持風格。當然,這個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主持人也會隨著自己所主持的節目性質的不同而跟著變化,如娛樂節目要風趣幽默,法制節目要嚴肅認真等,但是現在的電視節目的主持人都是固定的,主持人的風格也就跟著固定了。主持人對一個節目所表現出來的主持風格是對該節目主持藝術進行加工的一個過程,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主持人的主持風格非一日就可形成,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需要主持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不斷發現藝術從而運用到自己的主持上,在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上自然會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
1 播音主持人主持風格的形成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省份多、市區多、每個省市地方都擁有非常多的非常優秀的主持人,但是,從電視媒體上看到的這些主持人中具有自己顯著風格的人還是少數,如此說來就可以看出一個主持人要想在自己的主持生涯中形成屬于自己的主持風格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在當今媒體發展十分迅猛的時代里,競爭也非常激烈。電視臺要想提高自身的收視率,不僅要制作好節目本身,有很厲害的編劇和導演等,其中負責播音主持的主持人在節目當中更起著關鍵作用。如今有少數主持人已經和明星的身份差不多,也同樣具有一定的號召力。所以,一檔節目如果能有一個專業的具有個人魅力和風格的主持人,將給電視節目帶來較強的競爭力。而說到播音主持人,趙忠祥肯定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1]。當時由于改革開放時間還不長,媒體發展也沒現在的多元化,那時的播音主持風格大多都是字正圓腔,聲音洪亮,嚴肅認真的,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吐字清晰,并且要在節目中加強教育宣傳,而這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播新聞”。當我國播音主持的發展還處在發展之初時,這種風格影響了很多人。如今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樣化,這種“播新聞”式的主持風格早已經無法適應當今媒體的要求。當然,也不是說這種播音風格不好,它還是有自己的可取之處的,像現在每晚7點開始的新聞聯播的主持風格就是秉承那時候的主持風格,在這種非常正式的、嚴肅的節目中還是需要這種主持風格的。而如今的一些娛樂節目尺度越來越大,對節目主持的風格要求也更寬泛,如還沿用那種“播新聞”的方式進行主持的話,會顯得非常的格格不入,所以娛樂節目應適當加入一些口語化的內容,一些幽默段子等來提高節目的娛樂性。
2 播音主持人主持風格的創新分析
廣播媒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娛樂心理的變化,正在發生著一些新的改變。最初電視娛樂性節目很少,大多都是一些新聞類的,科教類的節目,主持人主持節目也大多都是在以一種“播新聞”的方式在主持。但是現在不一樣,電視娛樂節目越來越多,傳統的“播新聞”的主持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娛樂節目的要求,正在從“播新聞”的方式向“聊新聞”的方式轉變,這就促使播音主持人不得不去尋找新的播音主持風格。隨著信息時代的全面到來,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的也越來越頻繁。由于人與人之間存在地域和文化水平的差異,如此一來交流就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從而促進文化的不斷發展。而主持人作為走在世界發展前方的人,是文化傳播的使者,是引領潮流的重要人物。因此,他們主持節目的風格將會給觀眾帶來極大的影響,給正在傷心的觀眾帶來歡樂,給社會帶來滿滿的正能量。這也和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著極大的關聯。所以,主持人的風格要能適應這個社會潮流,不斷去尋找自己新的定位,不被觀眾遺忘,不被社會媒體淘汰。如今網絡的普及,以及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都能收看并且聽懂國外的電視節目,這給我們的主持人帶來一個不小的挑戰,當然,也不能照抄對方,要在別人的基礎上去創新,去開發新的播音主持風格 [2]。只有這樣,我們的主持人的風格才會更加突出。
3 結語
廣播主持風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不斷的節目主持中逐漸發展起來的。然而播音風格的形成又與主持風格的形成有所不同,播音風格的形成是在播音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聲音特質,又加入一定的藝術特點以及自身的個性因素,從而形成一種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播音主持風格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逐漸發展過來的,是在不斷地完善自己。所以,要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積累經驗,做一個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