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節奏的把握是電視專題片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節奏的張弛有度對于故事情節的曲折發展和突出故事矛盾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以影響電視專題片拍攝節奏的因素為切入點對專題片拍攝節奏的把握進行論述。
1 電視專題片節奏的重要性
節奏的把握是電視專題片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將對電視專題片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它不僅是專題片生命力的體現,也是專題片的魅力所在。
電視專題片的節奏主要由內部節奏和外部節奏組成。內部節奏主要是從故事情節、人物情緒等方面來進行把握的。外部節奏也就是拍攝的節奏。外部節奏的把握主要是從專題片畫面內容的變化、鏡頭運動和聲音節奏方面來把握的。一般來說,電視專題片中的拍攝制作是由內部節奏和外部節奏的統一來完成的。多種節奏技巧的統一融合才能充分展示專題片的主題魅力。
2 電視專題片拍攝節奏的把握
電視專題片拍攝節奏的把握也就是外部節奏的把握,是整個專題片節奏的重要組成部分,拍攝節奏把握好了,專題片的整體節奏感就能得到提高。拍攝節奏的把握主要體現在專題片的畫面、聲音和鏡頭運動方面。
2.1 把握好畫面節奏
拍攝專題片,必須根據電視專題片要表現的主題,依據專題片畫面內容的長短來確定拍攝的節奏。在電視專題片中,畫面內容越短,停留的時間越短,其節奏感就越強,節奏就越快;若電視專題片中畫面停留時間過長,則其節奏就慢。因此,在具體拍攝中,如果所要表現的人物情緒比較激動,就選用快節奏,畫面的停留要短。
2.2 鏡頭運動的節奏
在專題片的拍攝過程中,鏡頭的運動往往是根據畫面和主題的表現來變化,不同的景別要用不同的鏡頭來拍攝,這種通過鏡頭運動來調整專題片節奏感的方式是電視專題片外在節奏把握中的重要方法。在具體拍攝中,可以根據景別的近、中、遠和特寫等來調整拍攝鏡頭,通過這些鏡頭的變化運動來把握專題片的節奏感,需要運用的技法主要有對鏡頭的拉、推搖、跟和移等,這些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展現出專題片的藝術魅力。但是,拍攝中的所有技巧的運用都必須與專題片的主題相符,服務于專題片的整體節奏。
攝像機鏡頭的運動,能夠使靜態景象產生動態的效果,使動態景象表現出更生動的變化。這種動靜互相表現的方式就是運動的節奏。通過改變攝像機的位置,或改變攝像機鏡頭的光圈,或調整鏡頭的焦距等進行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畫面通常稱作運動畫面。通過對鏡頭的升降、拉、推、搖、跟、移等形式的綜合運用,所拍攝出的畫面能產生較為豐富的動感。一部完整的電視專題片,通常由許許多多的鏡頭組成,單個獨立的鏡頭并不能顯示出專題片的節奏感,然而,經過多個鏡頭的相互組合卻能體現出較強的節奏。
電視專題片中的節奏,主要是通過鏡頭的變化來產生的。在拍攝過程中,可以通過對鏡頭的急推來表現強烈、緊迫和突然的感覺。用此種方法來為故事設置懸念,從而使其產生力量且顯示出較為急促的節奏。但需要展現柔和、含蓄和層次感時,就要慢推鏡頭。急拉鏡頭也能使節奏感較為強烈。通過改變觀眾的注意力可以產生閃動的節奏感,這時就要用到焦點虛實的調整了。甩鏡頭也是常常要用到的,它一般用于對急切心理和失控跨越等的展現。
甩鏡頭就是從一個拍攝物迅速甩到另一個上,既可以連續甩,也可以單獨甩。但在甩的過程中要用虛,在起始點和落點鏡頭處要采用虛的拍攝法。通過對虛實和靜動的不斷變化來產生節奏感。
通過鏡頭的組接來產生節奏感。把不同景別、不同長短的鏡頭組接在一起,也能產生不同的節奏感。特技鏡頭也能對節奏起到調節作用,它主要是通過運用特技來改變拍攝對象動作的快慢,快動作是用壓縮時間的技術來改變節奏,讓動作失去正常的速度,給人造成驚異和緊張的感覺。慢動作則是將拍攝對象的動作時間拉長,讓其動作放緩,這種特技的運用可以改變人們的正常心理感受,給人以細致的感覺。
另外,還可以運用對鏡頭焦距的調整,及推、搖、拉、升降等運動的綜合運用來拍攝,這種綜合運用所拍攝的畫面也叫綜合運動鏡頭。這種綜合運動鏡頭不僅能在視覺上給人以深度感,還能產生氣勢感。因此,這種拍攝方法多用于多場景的展現或事件的展示上。
2.3 聲音節奏的把握
聲音效果也是專題片拍攝節奏的重要方面。聲音可以起到烘托氛圍的作用,不同的聲音所體現出來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專題片的拍攝中要根據聲音的快慢強弱來確定拍攝的節奏。若果聲速較快拍攝時就要采用快節奏,相反,若聲速較慢,且主題展現也要求緩慢時,則宜用采用慢節奏的拍攝法。
3 總結
在電視專題片的拍攝中,對拍攝節奏的把握,不僅是電視專題片主題內容的要求,也是專題片內涵體現的要求。在拍攝節奏的把握上,要根據聲音和景別特點,利用好鏡頭技法,以突出專題片的節奏感和層次感,從而更好地展現專題片的藝術魅力和獨特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