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微博、微信的興起,微電影作為一種新型的娛樂傳播方式也悄然興起。微電影以它趣味創意的題材、便捷的播放方式和較短的放映時間,方便人們的時間安排,也符合人們的接受心理,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青睞。
微電影這個新生事物,因為它的“微小”而得名,具有“微時、微制作、微投資”三大特征:“微時”指的是放映時間短,一般才四五十分鐘;微制作指的是制作周期短,在一周左右;微投資指的是制作投資在幾千元到數萬元之間。
1 微電影產生的背景
微電影產生的背景離不開信息時代的碎片化信息特征,網絡產生以來,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地涌向互聯網,人們生活中的時間、注意力都被先進的通訊工具切割了。一天之中,隨時隨地都有新信息影響人們的生活。這樣一來,人們逐漸習慣于獲取碎片化的便捷信息,對一些深刻的知識失去了理解力。和以前在傳統媒體中獲取權威信息不同,現在人們更熱衷于與自己的朋友一起討論感興趣的話題,以便構建自己的信息體系。
碎片化信息主要特點是信息短,三言兩語就是一條新聞,像微博,一般不超過140字,人們可以借此發布新聞,抒發自己的感情,發表評論。這兩年出現的微信和微博相比更方便,它不需要借助電腦,在手機上就可以進行,不受空間和時間制約。
因為這些碎片化信息的影響,人們逐漸習慣于這樣短小精悍的文化交流方式,微電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它的特點就是時間短,一部微電影最長不超過50分鐘,和一集電視劇差不多,但卻能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可以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
微電影的產生也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智能手機的產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人們上網不再依賴電腦,走在路上,坐在公交車上都能用手機上網,這樣在較短的時間里欣賞一部微電影,既可以打發坐車或等車的時間,也可以得到精神享受。
2 微電影的敘事
2.1 微電影的敘事主旨
一般來說,在敘事主旨方面,微電影都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緊扣時代生活,在大時代背景下描寫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習慣于將大事件消解在小敘事中,像微電影《桃紅色的分叉口》,就是敘述在2014年東莞掃黃之后,那些以前依靠色情行業生存的女孩們自新的故事。在掃黃之后,人們感慨這樣凈化了環境,可是很少有人去細想那些色情行業的女孩也各有自己的苦衷,很多人在家鄉人面前也不會說自己從事該行業的,如果回家,以前從事的行業就會暴露。
戲謔與審丑也是微電影所要表達和批判的主題。在《桃紅色的分叉口》中,一個色情行業的女孩依傍“干爹”給自己買名牌,另一個女孩則以賭為生。這些帶有諷刺意味的情節給時下的“拜金主義者”“消費主義者”敲響了警鐘,看了讓觀眾發出會心一笑的同時,留下的更多是思考。
2.2 微電影的敘事結構
微電影因為它的時間短,在敘事方面不可能像大電影那樣細細鋪陳,為了更快地表達主題,在結構方面采用多種敘事結構,有傳統的按故事順序敘述的,也有采用非線性敘述的,也就是寫文章中用到的插敘和倒敘手法。像《十三槍》這部微電影就是利用非線性表現手法,開始是女主人公年老時候收到一個包裹,包裹的主人叫路志遠。然后時間又回到60年前,一個八路軍戰士在看一張撕下一半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年輕女孩。此后,八路軍戰士和他的戰友都相繼犧牲。在犧牲前戰士還念念不忘他的一只鐵盒和半張照片。然后又回到60年后,女主人打開鐵盒,里面有幾份書信和半張照片。她回憶起當年,路志遠給她一張兩人合影的照片,兩人都想讓對方保存,最后女孩將照片撕成兩半,男女雙方互相保存對方的照片。最后的鏡頭是老年女主人顫巍巍地拿出另一半男方的照片合在一起。這個電影才8分鐘,卻表現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就采用了這種特殊的手法。
微電影的另一種表現手法是碎片化,將生活中的片段組合在一起表達電影主題,如《老男孩》。
由于微電影的“微”,在電影里情節不能過于復雜,人物也不宜過多,在敘事上和傳統的“鳳頭、豬肚、豹尾”不同,在結構上采取的是“頭尾弱,中間強”的方式,將開頭部分弱化,有的甚至沒有交代背景就進入主題,在主題部分通過對話來交代背景。有的結尾在影片中不交代,讓觀眾去思考,如《66號公路》。
2.3 微電影的敘事技巧
微電影雖然篇幅短小,但和大電影一樣,都是利用電影鏡頭來敘事。在敘事節奏方面,微電影采取的是緊湊又充滿張力的方式,這種緊湊的方式常常需要拍攝者找好角度,通過鏡頭轉換來表現,如《看球記》,通過拍攝視角、場景變換和人物表情變化,在極短的時間表現了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