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視節目極大地影響和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拓寬了視野,增進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上網沖浪一樣,收看電視節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休閑活動。電視新聞節目縮短了人們與外界的聯系,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電視節目具有時效性、教育性等特點,對于新聞信息的采集整理,圖文包裝,都是屬于電視媒體者編輯制作的工作范疇。
所謂電視新聞,就是運用現代電子技術,通過電視屏幕,形象地向觀眾傳遞新聞信息的一種手段,既傳播聲音又傳播圖像。具體地講,它是通過電視攝像、記者采訪、鏡頭設計、拍攝、剪輯、寫解說詞和配音這幾個程序來完成。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是一個復雜的工作,需要處理的問題很多,要處理圖文等元素的關系。
1 素材的采集
人們常用未雨綢繆這個成語形容對于還未發生始料未及的事情提前采取措施,預防或阻止問題的發生。電視新聞節目也是一樣,一個好評如潮、栩栩如生的新聞節目,要有一個優良的素材,有好的素材才會有好的收視率。可見提前對素材的收集、整理是至關重要的。
1.1 采集素材的方法途徑
1.1.1 經驗教訓
經驗教訓是日積月累長期磨練總結出來的。一切來源于生活實踐,其實電視新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只不過它是以音頻圖像的形式呈現在大家的眼前。電視新聞節目信息的采集也應該遵循從生活實際中發掘的原則,收集的素材不要過于單一化和普通化,那樣顯得毫無意義了。素材可以取自教育、交通運輸等各個方面,以多渠道的形式收集信息,分類整理 [1]。
1.1.2 現場調研取證
眼見為實,對于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事件的調研取證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這也體現了新聞具有時效性的特點,可以通過對現場觀眾及知情人士的詢問采集信息,確定事實的真實性。
1.1.3 信息采集的其他途徑
網絡作為新興的信息化產物,也在新聞事件的傳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借助網絡這一載體,瀏覽網頁,搜集有利用價值的新聞素材。圖片是新聞事件最好的證明;也可以拿起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彌足珍貴的畫面;也可以從熱心觀眾,從事新聞工作相關專業的工作人員那里以及向看似與事件無關的路人咨詢。
1.2 素材的檢查
素材搜集完之后,并不是馬上就可以進行后期的編輯工作。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新聞素材的處理也是如此。素材收集整理之后,下一個重要環節是審看。發現有問題的素材應以補拍的方式補救。
審看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要檢查畫面信號質量如何,檢查鏡頭畫面,畫面的色彩、聲音的清晰度等。
做出記錄整體也是處理素材的一種有效方法,這樣可以在制作過程中尋求到與之匹配的圖文音像,以便于在日后的編輯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2 畫面的處理
在完成素材采集整體審看的工序之后,就進入到了最關鍵的編輯環節。電視新聞節目是圖文音像視頻諸多單元的有機結合,進行二次編輯創作。掌握一定的基本思路與途徑是很重要的。
2.1 鏡頭的剪輯原則
電視中看到的圖像視頻都是由若干個鏡頭拍攝的圖像視頻拼接而成的,電視新聞節目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的。鏡頭組接要考慮鏡頭銜接、場景變化、段落層次等方面。鏡頭銜接方面,鏡頭攝制的內容是否銜接,是否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系,銜接是否連貫;場景變化方面,需要考慮場景的變換會對編輯工作帶來哪些影響,并針對場景的變換制定出方案;段落層次方面要體現美觀簡潔的特點。另外還需要處理好故事情節發展、時空變化、人物事件三者之間的關系。
2.2 景象的過渡
做事情都是要經過由陌生到熟悉的過渡,新聞剪輯中尤其要做好景別的變化過渡。一般采用遞進的方法,可以從大景別與小景別之間的相互過渡。禁止出現同一主題的畫面銜接和景別變幻莫測現象的發生。
2.3 段落層次的有序銜接
鏡頭位置方面在新聞編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據主題內容的不同性質,將處于同一主體的內容放置在鏡頭的同一側。否則,會影響正常的節目制作,影響節目播出的質量,影響觀眾理解錯亂。
2.4 剪輯方式的選擇
鏡頭組接需要講究一定的節奏,動接動、靜接靜是剪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靜接靜是針對兩個固定的鏡頭,主體是靜止的,還有兩個相互運動的主體相互連接;動接動是對運動中的主體進行切換。這兩種方式的剪輯點的選擇是不同的,采取什么節奏就要采取什么方式的剪輯點選擇。
這兩種方式都是電視新聞編輯最常用的,但從實際中靜接靜這種方式是使用比較普遍。因為這種方式能夠保證畫面穩定流暢,使電視觀眾一目了然。
2.5 不同景別的固定鏡頭時間
電視新聞節目給人的最大感覺就是短小精悍,在有限的極短時間內傳遞信息。
很多人對電視新聞是如何做到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遞信息這一問題感到好奇疑慮。它是這樣做到的,由于新聞節目時間短,在編輯制作中它的鏡頭長度是很短的,這取決于不同的景別。一般情況下,不同的景別鏡頭固定時間分別是全景7-8秒,中景4-5秒,近景2-3秒,特寫1-2秒 [2]。這種方面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鏡頭的長度還要依據表現形式與情節節奏來定。
3 圖文字幕的設計
圖文作為一種傳播信息的重要方式,在電視新聞節目中被廣泛應用。如何制作出高質量的節目,使節目滿足大眾需求,快速高效地實時傳遞信息,還需要做好圖文包裝的工作。
3.1 字體顏色等方面的選擇
圖文是電視新聞編輯的重要內容,一般都需要對圖文加以包裝。字體一般采用黑體字,字號在30-40號之間,顏色選擇醒目的顏色,如白色、黃色、藍色等,字幕要與背景顏色匹配 [3]。
字幕簡潔,避免過于繁多復雜,過于長篇大論,那樣反而會大大吊足人們的胃口,影響人們的興趣,使人們感到節目枯燥無味,將人們誤入歧途。
3.2 文字出現停頓的時間掌握控制
字幕往往起到增加人們的記憶理解作用,因此在實際的編輯制作中對字幕在屏幕的出現停留的時間掌握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字幕停留的時間不宜過短,保證觀眾有足夠的記憶理解空間。重點突出時間、地點和人物,這些重要的內容要反復出現,自然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
3.3 字體書寫規范
電視新聞節目不同以往的報紙等傳統媒介,它是一個文字圖像音頻多元素的有機結合重組。對于字幕的設計一定突出規范。不能出現繁體字和錯別字,盡量少使用術語。字幕轉換要與人物的語言相一致,注意標點符號的運用,最好不要頻繁使用標點符號,通常以空格代之。
4 監督與備份
完成所有編輯工作以后,一定還要對整體進行細致檢查,查缺補漏。檢查的項目主要有表述的邏輯性,鏡頭是否銜接正確連貫,聲音圖像是否清晰,字幕是否正確,文字圖像音頻之間是否銜接一致。確定檢查無誤之后,做好復制備份工作。
5 結語
新聞節目指以新聞材料為基礎,加工制作而成的電臺或電視節目,新聞節目可包括現場或預先錄制的訪問、專家的分析、民意調查結果,偶爾會包含社論內容。電視新聞節目研究,要立足于新聞規律和電視語言兩者的結合,對電視新聞性節目作深入探討、研究。在理論體系對電視新聞做宏觀、全面闡述的基礎上,側重對各類新聞性節目的個性、采攝報道特點、要求及報道形式與技巧等做具體探討。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制作關系著節目的質量,電視節目的影響力,關系著電視臺的聲譽。優秀的電視新聞節目不僅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給電視臺帶來巨大豐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