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無線安全傳輸的自動化控制平臺在我國實現正常運行之后,我國廣電事業的發展逐漸向信息化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如何更好地對廣播電視的先進化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是實現發展的有力保障,同時也是眾多從事廣播電視工作的相關人員應當了解和掌握的內容。本文主要從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的使用、檢測以及維護等方面進行研究。
1 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1.1 突發故障及預防
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的突發故障實際上是指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突然性故障,其特點主要表現為發生故障時間的隨機性。當發生故障的時候,很可能導致整個設備完全喪失運作功能,所以必須立即停機開始檢修。針對這類故障的處理只能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以確保對于設備的合理利用。其中較為典型的比如健全以《發射機檢修制度》為代表的一系列管理方面的制度,有效加強值機和維護人員的責任心,減少或防止突發故障的發生。
1.2 劣發故障及預防
1.2.1 初發故障期
此類故障的發生往往是由于設計的疏忽所造成的,具體表現為制作工藝的欠缺或者是操作層面的失誤。在此期間,啟動階段的故障率相對較高,但是隨著時間的逐漸推進,故障率就會越來越少。因此,在設備故障的初發期,就要經常性地針對故障進行分析、調整以及改造,從根本上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
1.2.2 偶發故障期
在這一階段,設備已經逐漸進入的正常的操作階段,故處于故障較少的階段。而產生的故障也絕大多數都屬于操作不當或事物所引起的偶然性故障。這時,就需要定期加強相關方面的技術培訓,提高操作水平,養成定期保養和維護的制度,將故障率減小到最低。
1.2.3 老化故障期
在本階段,設備當中的一些組件已經出現了老化的現象,因此故障率急劇上升。而此時則要加強對設備的檢查、維修工作,及時針對那些已經出現故障的組件(電子管、二極管、三極管、電容)進行更換,提高故障發生的預報效果。
2 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的檢測與維修
2.1 供電系統的電力穩定
為了確保不中斷地實現對于每個發射機的正常供電,一定要保證兩路不同電力網供電的高壓市電以及高壓一臺200kW的柴油發電機的配備。同時還要采用自動切換供電裝置實現對于三路電力供給的有效轉換。同時為了保證電力的充分供給,配電柜則要安裝供電的缺相保護以及二路供電、斷電自動保護裝置。一旦發生兩個電力網的電源都出現故障的情況,柴油發電機可以立即啟動,確保發射中心設備的正常供電。
2.2 發射機器設備技術指標的穩定
2.2.1 熟知電路工作原理與狀態
在日常的轉播工作中,一旦發射機器相關的設備出現了故障之后,首先要根據設備的故障特征作出判斷,初步確定設備出現故障的范圍 [1]。然后根據那些待機設備的工作原理、電路特點進行全面分析,最終確定出現故障的具體位置,之后再有效地處理故障。因為全固態的廣播電視發射設備在電路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模塊化結構以及大量的小信號微功率所組成的集成電路芯片,這使得針對設備的維護和檢修工作變得更為復雜和困難。具體來講,同電子管設備產生的故障相比,全固態設備的故障因為應用了大量的電子元件、模塊結構以及集成電路,所以一旦發生故障,則首先需要從電路工作原理以及結構的理論層面進行分析,同時還需要有效地應用儀器和設備進行技術化檢測,逐項排查之后,才能真正確定故障所在,恢復機器設備的正常運轉。
2.2.2 建立完善的設備技術檔案
首先,應當從廣播電視機器設備出廠的驗收資料階段開始建立專業化的檔案搜集工作,而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設備出廠的資料實際上也是技術維護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一定要妥善保管好。除此之外,還應當包含有每次參加設備的調試工作內容以及相應層面上重要時期的維護記錄。在故障發生之時,有效利用設備技術檔案則可以更快地分析出具體的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2.3 天饋線系統的質量指標的穩定
很多時候,加強針對天饋線系統的日常維護對于設備的維護而言具有相當程度上的重要意義。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針對天饋線的日常維護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是針對入水故障、緊固件、駐波比檢測以及駁頭接觸的穩定性的處理等問題,其次則是要注意在開展針對設備日常維護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作到仔細檢查、及時維修,防范于未然 [2]。除此之外,針對技術及設備的維護工作千萬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通過綜合化程度上的判斷能力以及相關層面經驗的總結來有效確認故障的范圍。同時還要求相關方面的維護技術人員都盡可能地做到了解廣播電視設備的工作原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對問題的有效解決。另外,還應當不斷針對實踐中經驗進行分析和總結,積極做好針對廣播電視設備的技術維護工作,提高相關設備的可靠性及穩定性,以確保廣播電視節目安全保質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