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的發展,電視轉播臺的主要設備儀器都是基于現代化微電子信息技術的,這些技術極大地提高了電視轉播系統的高效可靠和安全性。但是正是由于其依托于電子設備,雷電雷擊現象對電視轉播系統構成了很大的威脅,特別是對于高山電視轉播臺,是其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山電視臺轉播系統的防雷關鍵技術,以期對高山電臺的防雷技術有所提高,進一步提高高山轉播臺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1 高山電視轉播臺的雷害類型
雷電對于高山電視轉播臺的儀器設備系統造成破壞的形式有很多種,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1.1 直接遭受雷擊
通常情況下,電視轉播臺儀器直接遭受雷擊的概率也是比較低的。但是,一旦遭受雷擊,破壞的結果往往是摧毀性的,等于說電視轉播臺對于直接雷擊沒有任何抵抗力。所以說高山轉播電臺一定要想辦法克服遭受直接雷擊破壞,以避免直接雷擊給高山電視臺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和損失。
1.2 電磁感應破壞
在雷電天氣,往往伴隨雷電對大地和雷云之間的放電雷擊現象。當發生這種情況后,就會對其附近埋在大地的電纜傳輸線、地上的相關電線和設備儀器產生一定程度的電磁感應破壞,特別是對電纜電線上串聯或并聯的電子設備儀器造成很大的損害。
1.3 反擊破壞
如果信號發射塔遭受雷擊,附近電視轉播信號設備網很有可能伴隨著點位的急劇升高,這樣就會在配電電壓器和轉播設備之間產生很大的電位差。當電源設備和信號轉播設備產生巨大電位差的時候,電位差就會隨著設備外殼向內部電子設備進行擴展,給電視轉播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
1.4 電磁脈沖破壞
裝置信號設備,比如信號桿、信號塔、建筑物、地面突出設備,遭受雷電直接襲擊的時候,往往會產生電磁脈沖現象。這些電磁脈沖現象,會對高山轉播臺設備系統產生過電壓和過電流現象,從而造成損壞。
1.5 雷電浪涌破壞
當轉播臺電子系統設備遭受雷電襲擊后,時常會出現通訊電路和電源設備內部電流浪涌,這是我國電臺轉播系統遭受雷電破壞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可見防御雷電對于轉播臺電子設備的電流浪涌破壞是十分必要的。
1.6 沖擊波破壞
沖擊波對轉播臺的破壞是十分嚴重的,雷電現象中沖擊波往往造成轉播臺系統設備、供電線、變壓器等設備的電波沖擊破壞。主要是因為,信號電子設備的電壓承受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雷電所產生的沖擊波很容易超過這個限值。所以沖擊波破壞問題是非常嚴重的。
2 高山電視轉播臺防雷的關鍵技術
對現階段我國高山轉播臺所實施的主要防雷技術,總結概括可分室內防雷技術和室外防雷技術兩大類。
2.1 室外設備的防雷技術
由于室內防雷技術有很多種形式,但是關鍵有效的只有幾種,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2.1.1 裝置避雷設備。避雷是最為傳統最主要的防雷技術和手段,其形式豐富多樣,目的都是直接把雷電引導入大地。在室外信號設備比較集中的地方,比如信號設備密集區,主要電子設備以及塔架電纜,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安裝避雷設備。選擇安裝避雷設備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在引雷的時候,再次對周圍設備造成雷電感應現象,所以選擇合適的位置安裝避雷設備也是十分重要的。
2.1.2 選擇屏蔽電纜。
室外信號電子設備在進行電纜連接時候,要對電纜采取屏蔽措施,避免電纜的雷電襲擊。在進行屏蔽電纜安裝時候,要保證屏蔽電纜接地的良好導地性。
2.1.3 接地技術。接地技術是十分有效的一種避免室外雷擊破壞的手段。室外的所有電臺轉播設備都需要有效的接地手段,特別是對于信號發射塔、發射接收設備、電源設備,在安裝時候都要進行重要的接地安裝工作。接地技術可以有效避免電擊時的電磁脈沖沖擊。
2.2 室內設備的防雷技術
由于高山轉播臺的室內設備都是弱電設備,因此其室內防雷技術主要是防止設備過電壓技術。
2.2.1 在室內,連接各終端通訊設備時候,最好選擇光纖作為數據傳輸主要介質,這樣不但能保證通訊電路的準確度和靈敏度,還能保證很大的安全問題。
2.2.2 等電位連接。發生雷擊現象后,往往伴隨強大的電流通過儀器設備接地進入大地,然后形成電位的放射性分布現象,這種現象會對周圍電子設備造成電位差,形成反擊破壞。避免這種方法的有效措施是,裝置等電位連接線,從而消除設備之間的電勢差。等位線的連接能有效避免信號線,電源設備、電
(下轉第2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