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峰
(作者單位:太原廣播電視臺人力資源部)
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采編工作的轉型芻議
許 峰
(作者單位:太原廣播電視臺人力資源部)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現階段的科學廣播技術以及數字技術的應用和完善促進了媒介之間的有效融合,在這個過程中對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基于此,筆者簡單闡述了媒介融合的基本含義,對在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采編工作的轉型進行了一些探討。
媒介融合語境;新聞采編工作;轉型
首先,所謂的媒介融合就是指把傳統的報刊、雜志以及其他電視媒介進行整合,主要包括媒介的傳播模式、功能特點等關鍵要素。媒介元素是一個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進程,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其次,媒介融合主要有著以下的特點。第一,改變了新聞的傳播模式,加強不同媒體之間的合作,拓寬了聯合傳播的渠道,加強了新聞媒體的有效性。媒介融合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技術專業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本質特點,這些特點加強了媒介融合的核心競爭能力,專業的技術對于推廣媒介融合有著促進作用,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可以把大眾的文化與小眾的文化進行整合,提高高雅藝術的普及,推進了通俗藝術的發展,把各種文化進行不同程度的融合,豐富了媒體的傳播內容。第二,媒體融合改變了新聞傳播的途徑。在現代的媒介融合過程中,把信息通過各種聲音、文字、圖像等方式表現出來,通過網絡、電視以及報刊雜志等媒體融合的方式傳播出來,提高了傳播的途徑,拓寬了傳播的范圍,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終端以及其他網絡終端設備來進行信息的瀏覽以及獲取。
2.1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采編工作轉型的主要內容
首先,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傳播主體的變化。在全新的新聞采編背景下,新聞采編的信息主體有著一定的變化。在信息時代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信息獲取渠道的豐富性,加強了群眾的信息選擇權以及參與權,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群眾已經逐漸成為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這與網絡終端的智能化和普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也就意味著新聞采編工作的范圍和責任進行了一定改變。其次,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報道方式的轉變。在傳統的新聞報道過程中基本就是通過線性結構的方式進行報道,但是在媒介融合語境背景下,新聞報道的方法和思路得到一些創新性的突破,新聞媒體對于新聞報道進行了一定的整合和規劃,建立了一個多元化、立體化的新聞報道系統,也運用了全景式、全天候、數據化以及互動化的報道方式,提高人們對新聞事件的了解程度。最后,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業務流程的基本變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采編要充分的地運用現代化的傳媒技術,提高對社會新聞資源的挖掘整合以及利用,要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作為出發點,逐漸完善報道體系。通過網絡媒體的發展和運用,不斷拓展全新的新聞資源,有效地融合傳統媒介,實現新聞業務流程的整合,提高新聞資源多樣化以及資源共享模式,利用不同的新聞傳播角度、傳播形態進行新聞的傳播,充分挖掘新聞資源的整體價值。
2.2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采編人員的轉型的具體措施
在新聞采編工作中主要分為新聞采訪以及新聞編輯兩個主要部分,下面就進行詳細分析。
2.2.1提高新聞工作人員的采訪能力
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新聞采訪的本質就是針對具體發生的客觀事實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調研,旨在了解事實的真相。因此,新聞工作人員在面對媒介融合語境下的工作改變和轉型,要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加強信息的洞察力、提高信息判斷能力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這樣才可以在媒介融合語境下,排除復雜的信息,提高新聞采集的真實性,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可以在新聞采編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優勢,剖析事件、梳理線索,不斷提高新聞采訪能力,提高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采編工作的應變能力。
2.2.2加強新聞編輯能力
新聞編輯是新聞采編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內容就是對新聞事件進行有效地整合,充分地把握好新聞事件的知識性、真實性以及技術性。在媒介融合的語境下,新聞采編人員要提高自身的理論以及實踐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新聞編輯要改變傳統的新聞采編理念,調整自身的工作定位,摒棄傳統新聞編輯僅僅是通過文字整理的落后思想。另外,新聞采編人員要充分的運用高科技信息網絡技術,加強新聞制作以及傳播的專業性。
2.2.3有效的做好新聞報道的融合
在媒介融合語境下,網絡媒體的開放性,給新聞的真實性以及權威性帶來了一定的弊端。所以,在媒介融合語境下,要加強采編人員的媒介融合意識,提高融合新聞報道能力,全面拓展新聞信息,充分發揮媒介融合的時代特色,提高采編人員的綜合能力。
網絡媒體的興起和發展逐漸沖擊著傳統的傳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媒介行業的競爭和發展。所以,在媒介融合的語境下,新聞行業的采編工作也在進行著一場變革,新聞采編為了適應環境和大眾的需求,需要不斷創新和轉型。
[1]覃雄.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新特點[J].中國傳媒科技,2013(12).
[2]許穎.媒介融合的軌跡[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
[3]扈楠.媒介融合時代新聞記者的媒介素養再造[J].傳媒觀察,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