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作者單位:錦州廣播電視臺)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職業素養探究
劉 丹
(作者單位:錦州廣播電視臺)
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新聞節目是比重較大的一個節目內容,也是具有更強現實意義的節目內容。作為一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具有更加高要求的職業素養,才能保證新聞節目的社會價值,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诖耍P者深入探討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以幫助新聞編輯人員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輯;職業素養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相比于一般的電視娛樂節目要求具有更正確的政治導向性,新聞內容應該更有真實性、輿論引導性,通過對時事新聞的傳播,幫助更多觀眾了解新聞信息。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也與其他編輯不同,具有更加嚴格的職業素養要求,只有嚴格要求編輯自身,才能保證新聞內容的正確性,從而起到正確的政治引導作用。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既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更豐富的形式了解社會新聞、政治事件,并且也起到了一種政治引導作用。因此,首先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在編輯對新聞內容進行選擇和整理的時候,應該具有更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在保證觀眾知情權的同時更應該注重政治導向性。要求新聞編輯具有很好的政治理論和政策水平,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堅持政治原則。同時,在進行編輯工作時要秉持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時傳遞人民希望了解的新聞內容,使其在節目中真實、準確地播出。
廣播新聞編輯比記者、策劃等人員要求具有更強的專業業務能力,如對文字的處理能力、對信息的加工能力等。除了考察對編輯的信息安排整理能力以外,還要考察編輯的專業技術能力,如對于文字信息的編輯能力,如何使稿件更具有邏輯,條理清晰,在保證信息真實性的前提下,如何對文字進行合適程度的處理,使新聞內容更能夠吸引觀眾。同時,在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中,還要求文字內容與視頻影像的配合程度,如果對圖像內容進行合理剪輯,使聲音、影像、字幕相互配合,達到更好的視聽效果,為觀眾提供更加具有沖擊性的新聞節目放送。廣播電視編輯除了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以外,還應該具有豐富的學識,新聞信息的編輯需要編輯人員具有豐富的社會知識,并且最好在其他學科方面如政治、歷史、社會科學等方面也具有較為豐富的知識,才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新聞內容的價值,并且能夠對不同類型的新聞進行更準確的判斷整理,提高新聞內容的分類整理標準。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具有新聞節目風格,具有更加良好的工作作風。新聞節目的播出往往具有嚴格的標準,如果編輯人員不按時按質完成工作,就很可能影響新聞節目的正常播出;如果編輯人員在稿件編寫中出錯,即使是出現一些小的語法錯誤也會嚴重影響新聞節目本身在觀眾心里的評價地位,會給觀眾留下不嚴謹的印象。因此,廣播電視的編輯更應該嚴格要求,對稿件、資料等進行嚴格審核,從語法到內容都要進行認真仔細地檢查;編輯應該對新聞內容進行嚴格求證,不能為了吸引觀眾而發布虛假新聞,對新聞素材進行嚴格審查,確保播出的新聞具有正確性、權威性;新聞編輯更應該注重對內容的編輯和安排,在進行了詳細完善的準備工作后才能確認新聞節目的播出,在編輯工作中應該不怕辛苦,反復修改,才能保證節目質量。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將其作為考察自己工作的基本標準,保證新聞節目的質量,為觀眾提供更有價值的新聞節目。
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既給觀眾一種嚴謹、權威的正面形象,也會帶給觀眾一種刻板、老舊的印象,為了使新聞節目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編輯人員更應該改變思想,培養和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現代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賦予新的活力。新聞編輯的創新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為滿足現代人們對信息需求的需要,打破傳統的新聞節目按照時政、文教、社會等內容進行選題的傳統,增加一些更加貼近人民生活的新聞內容,擴寬新聞播放的主題范圍,使新聞節目內容更加貼近觀眾,更能夠滿足觀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也能夠為傳統的新聞節目增加一些趣味性和豐富性。除此之外,新聞編輯也可以從其他方式進行創新,例如,新聞播報的形式,除了講解以外可以配合更多視頻,編輯人員通過對視頻和文字信息的結合用更豐富的方式來組織新聞節目。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秉持創新意識,在合適的地方進行創新,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注入新的生命力。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應該具有更加高標準的職業素養,通過對專業素養的培養,以更加嚴謹負責的態度進行新聞編輯,進而為觀眾呈現更加有價值的新聞節目。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明確自身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在編輯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進步,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這不僅是對自身的修養提升,更是對新聞工作的一種責任感的體現,是對觀眾權益的一種保護,也是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質量的重要保證。
[1]李巧蓮.淺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新聞世界,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