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硯池王 冰
(作者單位:1.四川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達州市達川區文廣局)
芻議基層廣播電視在經濟轉型升級時期的探索與實踐
鄒硯池1王 冰2
(作者單位:1.四川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達州市達川區文廣局)
現階段,基層廣播電視在發展過程中,進入經濟型升級時期。基于客觀角度而言,這一大環境下對媒體行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同時,使基層廣播電視臺面臨巨大挑戰。基層廣播電視臺處于我國“四級”辦廣播電視中最的基層,因處于廣播電視事業鏈的末端,在發揮作用的同時還受到不少制約。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基層廣播電視如何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基于此,本文分析探索經濟轉型升級時期基層廣播電視的實踐,以求實現全面蛻變。
基層廣播電視;經濟轉型;探索
基層廣播電視是位于最基層的廣播電視媒體,同樣擔負著溝通上級媒體和傳遞基層信息的橋梁,其主要任務是上達傳播上級精神,下至傳遞基層服務。在數字媒體時代的背景下,移動媒體、網絡媒體迅猛發展,其方便快捷的優勢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對基層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發展空間帶來影響。因此,面對當今嚴峻的發展形勢,基層廣播電視媒體亟需轉型,而在經濟轉型的攻堅時期,基層廣播電視臺的發展是當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新世紀到來的十多年時間,國內廣播電視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媒體的出現即給廣播電視業帶來突飛猛進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競爭。過去難以見到的視覺盛宴,現在已成日常,廣播電視也是城鄉共享,城鄉普及。廣播電視節目是改革開放后中國老百姓獲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和最重要的娛樂消遣方式,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正面臨全面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政府的管理與引導是我國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得到新的創新,廣播電視的公共服務建設得到新的突破,并且廣播影視產業的發展方式有著新的創新和變革。此外,國家交流與合作穩步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在穩步推進,但這一高速發展的背后,我國廣播電視在新媒體環境下依然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于基層廣播電視而言,因我國電視臺實行分級制,基層電視臺的覆蓋范圍小,受眾面小,加上網絡環境下,新媒體層出不窮,基層廣播電視的受眾正逐步減少。雖然基層電視臺有一些忠實受眾,但這些人群也正逐步接受其他的傳播方式。此外,缺少新鮮活力的注入,最終讓基層電視臺“腹背受敵”。基于此,經濟轉型背景下,基層廣播電視臺如何突破瓶頸,在大浪潮中獲得全新的發展及突破,時相關從業者需要思考和積極探索的。
2.1法制不健全,行業管理執行困難
當前,基層廣播電視機構行業管理依據的國務院129號令《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是1993年頒發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部當時具有前瞻性的法規,在現在基層廣播電視管理部門執行起來已經有著相當的困難。具體表現有幾個方面,一是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由多個部門管理,造成管理脫節。二是審批程序復雜,促使老百姓違規安裝使用。需要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的用戶都是是處在農村偏遠山區的老百姓,但是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的審批不在鄉鎮一級的基層管理部門,也沒有在縣一級管理部門,終審權在市級管理部門,偏遠山區的老百姓感覺這樣的審批很復雜。三是法規里的個別條款沒有可執行性。如“個人不得安裝和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這條款,在農村已缺乏可操作性。現代農村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提高,開路轉播的少量電視節目已經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了,而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傳播的多套節目正好滿足填充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因為基層廣播電視機構的宗旨就是保障人民群眾聽好廣播,看好電視的權利,而在管理中依據的法規條件在某種意義上產生了矛盾,這造成管理人員在行業管理中就無從下手。
2.2管理混亂,人員管理難度大
基層廣播電視部門是所屬縣人民政府的直屬部門,行政劃分為事業型單位。但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由于不夠規范,在制定人員編制管理等問題中還處在相當混亂的局面。例如,在基層廣播電視機構的人員編制中編制類型多種多樣:公務員編制、參照公務員編制、全額撥款編制、合同制等。其中,領導層大部分都是從公務員干部隊伍中選調到廣播電視部門擔任領導職務的,有的地方公務員身份的干部到了廣電部門工作就因為單位性質劃分而被列入參照公務員管理范圍;而同屬在廣播電視部門工作的正式在編職工又分為全額撥款和自收自支編制兩種,同一工種兩種身份的設置同樣會在干部職工之間造成不公平的印象。因此,會大大挫傷廣電干部職工的積極性,造成管理難的現象,不利于廣電的長遠發展。
3.1關注基層民主,側重引導服務
基層廣播電視臺作為基層媒體,其身在基層,普遍反映基層的民生民情。在基層的新聞報道中,最普遍涉及到的是“三農”新聞的報道,但是這些報道關于對農業的宣傳來說,還僅僅只是對表面進行宣傳,而且都是對老百姓熟知的農業進行宣傳,缺乏創新。針對這類情況,基層廣播電視新聞應該注重增加報道的寬度和厚度,增加一些政策解讀、農村建設、農村發展等方面的報道。積極引導當前的基層廣播電視新聞的報道內容,讓廣播電視新聞的報道內容更好的服務廣大農村老百姓。在對農業宣傳的過程中,具體到某一方面,如對果樹種植的施肥、管理和修剪等進行具體講解,幫助到農民的果樹生產。
3.2調整有限廣播節目,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
基于基層廣播電視而言,想要利用經濟轉型升級時期得到較大的提升,可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基層廣播電視應該定位基層受眾群體,在鞏固自身形象的同時逐步發展健全,并提供更多反映現代農民生活的信息;其次,加大力度,打造“三農”品牌欄目,當今,國家尤為重視“三農”問題,因此以“三農”為基礎,加大力度,打造一系列品牌欄目。追回市場份額,并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最后,提高濃郁的生活氛圍,文化生活在現階段已經成為所有人追求的生活環境。
3.3縮短政務新聞,增加農業新聞的報道時間
各個基層電視臺幾乎都擁有一檔自己的主打新聞欄目,一般時長15分鐘左右,就時間的劃分上大部分當地時政會議,領導講話大都占據了新聞的主要時間。對于農民感興趣的農業生產、民生等內容往往作為新聞簡訊、短消息的形式播報。這些內容的時間很短幾乎是畫面一閃而過,難滿足農民的信息的需求,老百姓對關心的新聞只是略知皮毛,因此,這就要求基層廣播電視臺在貼近老百姓上做文章,縮短政務新聞的報道時間,增加農業的報道時間,騰出更多的時間給觀眾,將廣播電視新聞的鏡頭對準群眾關心的、感興趣的事件上去,在滿足群眾需求的同時,正確引導輿論的方向。
本文基于基層廣播電視的轉型做了一些探究,希望可以在客觀與主觀上建立良性循環,使基層民眾喜歡基層廣播電視。此外,新的社會背景下,基層廣播電視應該積極選用創新思路,打破陳舊的節目形式,彰顯現代農村生活氣息。
[1]陳愛平,寧本俊.進入 深入 融入——荊門廣播電視臺“三百活動”創新“走轉改”[J].新聞前哨,2013(7).
[2]李愛娟.基層電大轉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甘肅廣播電視大學白銀分校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4(27).
[3]洪昕.淺析新媒體時代下區縣級電視臺的轉型之路——以廈門市海滄區廣播電視臺發展為例[J].東南傳播,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