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萍
(作者單位:張家港廣播電臺)
縣級臺不間斷安全播出保障的實現
黃愛萍
(作者單位:張家港廣播電臺)
在如今設備數字化、傳輸網絡化的高科技條件下,縣級臺應合理有效地利用設備資源,挖掘影響安全播出的薄弱環節,提高系統設備的可靠運行,并加強日常維護和管理,以提高不間斷安全播出水平。
電臺;不間斷安全播出;技術維護
根據“廣電總局62號令實施細則中第四十四條規定:三級廣播中心安全播出停播率要≤60秒/百小時,就是說以現在全天播音18小時為例,允許平均1天中出現停播的時間只有10.8秒?!安婚g斷”是安全播出的基礎,如此高的標準應該如何?隨著我國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張家港廣播電臺于2014年開始使用數字化、網絡化的播控系統,這一技術的應用使不間斷安全播出成為可能。下面結合自身實際講講縣級臺是如何確保廣播信號安全播出的。
廣播電臺安全播出不僅是一項具體的專業技術工作,更是一項政治性極強的長期的工作任務,不能有絲毫馬虎,各項管理制度、操作規程、維護檢修規程都一一上墻,落實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針對播出及相關系統的各個環節都制定了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包括供配電故障應急預案、播出重要環節故障應急預案、非法破壞事件應急預案等,值班人員在實際操作中能夠應對突發事件,以保證安全播出為第一目標,采用各種方法,保證廣播信號的不間斷播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縣級廣播電臺播出系統的各種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和完善,隨著自動化播出和總控技術的運用,廣播也應向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發展,這些先進的自動化系統設備承擔了安全播出的重要任務,然而,再先進的設備系統都會出現故障,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處理,就會對不間斷安全播出產生影響,為此,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有效防止播出事故的發生。
2.1供配電系統
電力系統是不間斷安全播出的重中之重,在前端接入兩路外電(工藝應急電為常用,照明電備用),當常用的工藝電發生故障時,會自動切換到備用的照明電上;主要播出負荷采用不間斷電源(UPS)供電,UPS電池的后備實際負荷工作時間在2.5小時以上;當兩路外電故障啟用UPS供電時,外接的報警器會發出報警蜂鳴聲,當UPS電池的電量不夠支撐時還會自動切換到另一路照明電上。同時,播出系統和總控系統的所有雙電源的主備播設備都分別接入不同的電源排,這樣就確保了電力供應的無縫對接。
2.2播出系統
張家港廣播電臺數據庫服務器采用主備雙機熱備方式,并且能自動切換,備服務器能對數據庫進行實時備份,當啟用備服務器時,播出站無需重啟或設置就可直接播出。在整個播出環節,針對縣級臺資金、場地、技術等方面的客觀因素,難以做到主備播同步并實時切換,無法為每個直播室單獨配置1個備播室,只能配備1個多功能錄制室來兼做備播室。這個錄制室配備有全套播出系統和播出設備,平時當錄制、編排站點用,當某一主直播室播出通道遇到突發故障不能正常播出時,此時只需啟動備播室的相應播出系統,將信號切入主通道即可,既能保證安全播出,又極大地利用了現有資源,避免設備重復投資。
另外,制播系統跟外網是隔離的,工作站拆除了軟驅、光驅、禁用了U盤,內外部的連接靠音頻防火墻來導入導出音頻文件,音頻防火墻對音頻文件進行嚴格檢測,能有效阻止病毒的入侵。
2.3總控系統
針對播出過程中一些無法避免的故障,在播出的后級添置了1臺IASP智能音頻切換器,IASP-401智能音頻切換器是針對廣播電臺安全播出開發的新型專業級智能數字音頻控制裝置。該設備采用模塊化的輸入輸出通道設計,4路平衡立體聲外加4路網絡立體聲音頻信號輸入,1路立體聲模擬和立體聲AES/EBU輸出。先進的幀檢技術,保證音頻信號的幀切換,能實現各路音頻通道間的無噪音切換。對所有輸入輸出信號進行實時檢測,如出現靜音、信號電平低于設定值、反相等就會判斷為故障,并做出提醒和應急自動切換處理。當主通道故障恢復后,將事先設定好的是否允許回切參數,決定自動回到主通道。當發生嚴重的斷電故障時,切換器的輸出端將自動和第一路輸入端口旁通,以保證傳輸鏈路的暢通。
在iASP-401智能音頻切換器的實際應用中,我們把主直播室信號作為第一信號源接入其第一路輸入通道中,第二路接一播四系統(目前還沒上),第三路接入備播室信號,第四路加配了MP3播放模塊作為應急補樂音源,當檢測到第一、三路無輸入信號時,便優先切換的第四路的MP3補白音樂;與此同時,備播室播出系統啟動后,智能音頻切換器檢測到了備播室信號后,便自動回切到第三路的備播信號,如果主直播室信號恢復播出后,切換器又能自動重新接回主信號,這樣就完全確保了不間斷安全播出。
智能化的總控系統為不間斷播出加強了保障,減少了人為的影響因素,它能實時監測各個播出通道關鍵環節的信號電平,某一監測點出現故障時能及時給出語音報警,并且流程圖上故障點也會閃紅,自動啟動補樂系統,值班人員也能通過各機房的監控視屏來判斷人為或設備故障,如為某一設備故障,除啟用備播室外還可利用矩陣或跳線排進行音頻信號的切換。
有了先進的技術,還得有一群踏實、有責任的技術維護人員,張家港廣播電臺使用的是杭州聯匯的prolink自動播出和總控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較高;但設備故障也是難免的,針對縣級臺技術人員實力不足的情況,專業的日常維護、保養和科學規范的維護制度相結合尤為重要。首先,值班人員值班時要勤巡視,注意查看各儀器儀表的顯示、讀數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記錄下來,為維護提供有規律的依據;其次,技術人員應該熟悉系統和設備的性能、技術指標,對故障進行分析、判斷,總結規律,積累處理故障的經驗,并且向專業的工程師多學習、多請教、多摸索。
在日常的管理和維護上,技術人員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軟件系統運行的維護管理:定期對各軟件進行檢測、清理數據庫、檢查檢測數據備份是否正常、軟件升級與維護、系統殺毒等一系列安全策略;(2)硬件系統的維護管理:定期重啟服務器,對計算機電源系統、硬件、主機等硬件系統的定期檢測保養,包括機箱除塵、散熱、機房清理等;(3)突發問題的應急處理:平時應多設想一些突發問題,然后針對問題做好最便捷的應對措施,如對系統的應急維修、數據修復等,平時做好系統恢復盤,在數據丟失的情況下,切換備播后利用數據恢復軟件高效快速地完成丟失數據的恢復工作。
“不間斷安全優質播出”是電臺工作永恒的話題,時代在變,技術在發展,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要做的是未雨綢繆,進一步完善現有播出系統的軟硬件設施,進一步規范和標準應急預案和操作守則,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合理正確地運用到播出中,為安全播出保駕護航。
[1]羅正洪.縣級廣播電視臺安全播出系統技術維護管理問題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4).
[2]鮑磊.電臺硬盤自動播出系統的安全維護[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