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超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
全媒體語境下影視文化傳播的兩極發展
秦明超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
摘 要:電影監管制度下的導向管理和消費市場利益驅動下的娛樂化,像兩個不同方向的拉力,影響著著當下我國影視文化的藝術審美價值,將影視文化引向相互影響和制約的發展的兩級:價值取向和娛樂化取向。
關鍵詞:全媒體;影視文化傳播;娛樂化
無論從什么意義上講,文化總是和傳播密不可分的,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迄今為止,許多文化學者對人類文化傳播的歷史做了精致的分期。大約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口傳文化階段、印刷文化階段和電子文化階段。電子媒介的出現,是人類文化傳播歷史上的一次空前革命,它極大地改變了文化傳播的方式和文化自身的形態,也改變了生存于其中的人類生活?;ヂ摼W的出現和應用,使每個人成為可以發聲的“自媒體”,標志人民大眾主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時至今日,我們不能否定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圖像的世界里。影視,無可爭議地已經成為最有滲透力的媒介。電影、電視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最佳伴侶”,不分晝夜的為我們提供資訊和娛樂,牽動我們的情緒、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作為文化的視覺表達,影視已經是我們最重要的社會和文化元素,成為現代社會的文化搖籃。
立足當今我國影視創作的環境,大體存在著兩種制約因素:導向因素和市場經濟因素。電影的監管制度和消費市場利益驅動,像兩個不同方向的拉力,撕扯和解構著當下我國影視文化的藝術審美價值,將影視文化引向相互影響和制約的發展的兩級。
我國的電影監管制度產生較早,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改變。中國的電影監管主要是電影內容方面的審查,在政治、暴力、性審查上較為嚴格。為了適應電影監管制度,有些導演會對故事情節做大幅度的刪改,甚至會拍攝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結局。這種實例可以列舉出很多:寧浩的《無人區》當初送審時,就因為批評不符合生活真實,設置的人物太暴力邪惡,故事情節太黑暗,于是寧浩在四年間,對《無人區》進行了六次刪改,多次補拍,最后加了一個正能量的結尾,最終通過審查,成功地跟觀眾見面。
張藝謀的《歸來》上映不久,一些學者就指責它不該過多地反映出那個時代對人性的摧殘。還有賈樟柯的《天注定》,也因為反映了過多社會的陰暗面,比方說“莞式服務”、“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等情節。內容監管是為了有效保障影視作品的價值傳播和導向正確,同時也對文化傳承具有積極意義。
這種嚴格的電影監管制度一方面能夠規范我國電影市場,但另一方面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影題材的豐富性。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完善相關制度的過程中借鑒一下電影分級等形式。我們的近鄰韓國電影的快速發展就得益于分級制的實行。我國應該在立足基本國情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進行借鑒。
暴力、色情和名人隱私,這是娛樂快感及其消費誕生的三大資訊元素。受市場利益的驅動,一些電影作品會將傳播優秀文化放在其次,轉而最大限度地呈現娛樂元素以滿足大眾的娛樂快感。綜藝節目及大電影《奔跑吧,兄弟》可以算是中國影視節目娛樂化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將幾個俊男靚女“整合”在一塊,進行一場充滿趣味性的游戲,從電影和節目本身的藝術價值和教育意義而言并沒有過人之處。《心花怒放》中也不乏很多情節都是為搞笑而搞笑,為煽情而煽情。由《心花怒放》管窺整個中國的影視作品的創作,基于商業利益上的娛樂化價值取向真正解構或者說消解影視作品的藝術教育功能和藝術審美功能。
相比于其他傳統媒體,電影電視以其特有的視聽屬性和傳播特性,具有與生俱來的強大的娛樂功能。在全球娛樂浪潮的推動下,影視作品的娛樂化、商業化傾向將越來越嚴重。影視具有商業性和娛樂性,但并不意味著其藝術性將屈服于娛樂。影視藝術工作者應該既尊重受眾的合理娛樂和情感需求,又要堅持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積極的引導,充分尊重影視創作規律,努力創新提高藝術作品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約翰·菲斯克著,祁阿紅,張鯤譯.電視文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2]朱大可.孤獨的大多數[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1).
作者簡介:秦明超(1990-),漢族,山東聊城人,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