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萬暉
(作者單位: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文體新廣局)
用思想鑄就品牌
——關于打造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思考
馬萬暉
(作者單位: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文體新廣局)
新聞評論是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形式,也是向民眾傳播社會新聞的重要媒介,對于引導社會輿論、提升新聞的影響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廣播作為新聞評論節目的重要載體,在電視新聞評論與網絡新聞評論類節目不斷涌現的背景下,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只有進一步把握尋找新聞切入點,傳達出更為深刻的思想與內蘊,才能始終維持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生命力,才能最大化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影響力與作用力。
思想;廣播新聞評論;具體方式
新聞評論是新聞傳播的旗幟和靈魂。隨著傳播方式的多元化,各媒體也從信息之爭轉向觀點之爭,一時間,與之相呼應的各種評論類節目應運而生[1]。廣播新聞評論是新聞評論類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眾了解新聞資訊,洞悉國際變化的重要方式。近年來,隨著電視新聞評論以及網絡新聞類節目數量的增加,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處境更加艱難,如何把握尋找新鮮、獨特的新聞評論點,凸顯新聞評論的思想性,成為打造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優質品牌的法寶,更是提升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影響力與作用力的必然選擇。
當前,人們可以獲取新聞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手機、電腦、電視等都能夠滿足人們隨時了解新聞資訊的需求,如何讓人們主動選擇廣播這一方式去了解新聞資訊是當前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首先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新聞,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客觀事件,但是如果能夠選擇一個較為新穎的新聞評論切入點,不僅僅是突出廣播新聞思想性的重要方式,也能夠給聽眾帶來不一樣的聽覺體驗。比如,近年來,“該不該扶起摔倒的老人”一直是各大新聞評論類節目討論的熱點話題,絕大多數新聞評論節目都將討論的重點放置在“道德”與“責任”的層面,但這一現象折射出的深刻內涵并不僅止于此,廣播新聞節目可以嘗試從“如何保護熱心人的合法權利”“怎樣才能讓熱心人不心碎”等角度去設計新聞評論的主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與其他新聞評論類節目內容重復,也讓新聞評論更加貼近民眾,更是凸顯廣播新聞評論思想精髓的具體體現。
播音員是確保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順利開展的主體,其專業能力、綜合素質與綜合技能水平等直接影響著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整體質量與影響力。同時,從某種程度上說,播音員的相關論點會極大地影響著社會大眾對新聞事件的認知與理解。因此,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為準確傳達新聞的思想,構建播音員與聽眾之間互相溝通的橋梁,播音員除了要具備專業的播音技能之外,更要強調播音技巧以及各種綜合能力,如隨機應變能力、新聞分析能力、語言轉換能力的提升,用心體會新聞本身要傳達出的思想與內涵,并通過多種方式將這種思想與內涵轉換成自己的語言與播音風格,根據新聞類型選擇不同的節目語言,注重新聞播報中的情感傳遞,更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地調動聽眾的新聞感悟能力,在播音員的引導下去主動探析新聞事件背后真實的思想,這才是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一致追求并不斷為之奮斗的根本目標。
新聞評論類節目的內容多種多樣,軍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都可以作為新聞評論類節目的重要素材,為了進一步提升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挖掘新聞事件內在思想性的能力,除了注重播音員素質的提升,以及新聞切入點的選擇之外,還要注重新聞評論員的引入,這些新聞評論員可以是專業的新聞評論員,也可以是關注新聞事件的大學生,也可以是某一領域的名人等。通過播音員與新聞評論員聯合進行廣播新聞播報的方式,全面傳達各個階層、各個領域的民眾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觀點,也讓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形式更為新穎、更加生動鮮活,富有變化性,從而不斷擴大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影響力,這對于突出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特點,打造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優質品牌都是非常有力的。
現今社會正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除了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外,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也正急速發展,瓜分原來屬于傳統媒體的受眾資源。要在這種競爭激烈的媒體環境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定要充分展現本媒體的優點[2]。用思想鑄就品牌不僅僅是當前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改革的重要目標,也為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與思路,是凸顯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優勢與特色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提升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影響力與作用力的必然選擇。
[1]程文杰.用思想鑄就品牌——關于打造廣播新聞評論類節目的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討論與思考,2014(5).
[2]劉夢雯.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新聞評論類節目現狀研究[D].新疆大學,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