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蕾
(作者單位:吉林日報社)
略論新聞報道中的“三貼近”原則
王卉蕾
(作者單位:吉林日報社)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三貼近”原則的內在實質?!叭N近”原則與時代主題相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貫徹落實的方針政策。新聞報道要時刻緊跟時代節奏,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所以,“三貼近”原則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聞報道;三貼近原則;正能量
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多元化的發展,我們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三貼近”原則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三貼近”為新聞工作者指引了一條正確的方向,使他們的新聞報道工作更為真實有效,起到了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對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和諧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叭N近”原則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起了推動作用的同時,在落實中也不可避免地產生的一些問題。對于一個新聞工作者來說,如何正確把握“三貼近”原則,并把它貫徹落實到實際的新聞報道中去,正是現在所要積極思考的一個問題。
1.1新聞報道在思想上與黨中央相統一
自從黨中央提出“三農”問題以來,一大批新聞工作者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開始深入農村、走近基層,報道新形勢下農村改革發展所產生的一些可喜變化?!叭N近”把黨中央“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的思想融入新聞報道,把鏡頭對準群眾,讓版面留給民生,搜取發生在人民身邊的事,用最質樸的語言撰寫出一篇篇讓群眾喜聞樂見的報道。
1.2還原新聞本身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新聞報道中最重要的一個點,一篇新聞報道如果喪失了真實性,那就顯得毫無意義了。由于近年來科技的迅速發展,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給新聞事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使新聞工作者面臨極大的考驗[1]。有些新聞工作者經不住誘惑,完全背棄了新聞報道要體現“真實性”這一原則,使虛假新聞層出不窮,給新聞事業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嚴重損害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新聞報道就是要還原新聞本身的真實性,讓新聞能夠真正反映事實,讓群眾能夠真正了解實事。
1.3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注入“三貼近”中
新聞工作者要有職業操守,也就是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底線。在新聞報道中,嚴格遵循事實,絕不為了博取眼球而捕風捉影、弄虛作假?!叭N近”原則的第一大點就是要貼近實際,“實際”就是要符合邏輯,不得夸大事實,要如實反映現實情況。只有真正貼近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為民眾辦更多實事。新聞工作者是時代的風向標,他們的新聞報道要時刻緊跟時代步伐,把人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反映出來。所以,只有提高新聞工作者的道德修養、加強監督,才能更好地使新聞工作者貫徹“三貼近”原則。
2.1基于新聞報道中注重正能量的宣傳
新聞報道一般以正面積極的事件居多,報道正面新聞并不是說就要杜絕負面新聞,負面新聞也同樣是新聞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般來說,國民需要的是一些宣傳正能量的新聞。因為在新聞事件的報道中,一些人物的先進個人事跡往往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給群眾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從而形成一個社會爭相學習的良好風氣。這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民眾潛意識里,需要樹立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而宣傳正能量恰恰能滿足民眾的這個需求。如新聞報道現在都會留下一個版面來專門報道一些基層工作人員或是一些真正為民眾辦了實事的政府工作人員,這些事例都能夠引起群眾的共鳴,因為他們貼近群眾,是為人民服務的楷模。
2.2“三貼近”原則與弘揚時代主旋律相結合
弘揚時代主旋律就是新聞報道要緊跟時代步伐,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報道什么。新聞報道的真正意義在于更好地把握住三貼近原則。群眾需要的是能了解國家對民眾的一些政策措施,而新聞報道就是把這些政策措施的實行情況報道給民眾,讓他們擁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知道這些政策是真正為群眾謀福利的,他們就會大力支持。弘揚時代主旋律與“三貼近”原則相結合,正是新聞報道真正的價值內涵,也是新聞報道意義之所在。
近年來,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向農村傾斜,特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出,人民的生活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新聞報道就是要融入農村改革發展中,走近基層民眾的生活實際,以人民生活的發展變化為主題,報道那些農村改革中發生的可喜變化,讓全民族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以“三貼近”原則為指導的新聞報道才能真正急民眾之所需,想民眾之所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共同富裕。
[1]趙萬普.突破“情感要素”實現新聞“三貼近”[J].記者搖籃,2011(1).
王卉蕾(1981-),女,滿族,吉林長春人,本科,中級編輯。研究方向: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