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然
(作者單位:南召縣廣播電視臺)
電視臺制播分離運營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
張浩然
(作者單位:南召縣廣播電視臺)
制播分離,我國廣電媒體內部機制改革中備受熱議的一個話題。縱觀我國制播改革進行得相對順利的電視臺,差不多都是以全新搭建為基礎而進行的,簡而言之就是新加入的人員班子以及實驗性質的內部機制。然而,在這些分離制播的改革探索中,又分為制作的利益關系在臺內或集團內分化,又或者是徹底分離到社會市場中兩方面而言,這歸咎于制播分離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加快中國電視產業化進程的一條必選之路。但是,在當下電視臺制播分離運營模式的構建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電視臺產業的發展。本文就電視臺制播分離運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有效的建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電視臺;制播分離;運行模式;構建
制播分離,它培育的是我國廣播電視節目內容之外的產業,其目的主要在于使產業逐步成熟壯大,形成產業鏈。因此,制播分離是廣播電視產業的優化產品,它不僅給資本市場帶來許多投資機會并且取得了較高的回報,從而促進著資本和產權的結合。同時,也促進了節目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然而,制播分離旨在將電臺電視臺全臺的運作轉移到以市場為中心,通過不斷發展壯大,從而贏得與國外傳媒抗衡的實力。但是,在電視臺制播分離的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阻礙了電視臺產業的發展。本文就這些問題展開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制定有效對策,希望能改善現下的狀況,推動電臺產業制播分離的順利運行。
1.1節目評估系統存在漏洞,規則不統一
在已有的制播分離的運行模式中,節目方案都是特定的,大多數由投資方或制作方擬定,然后經電視臺審核通過后直接進行制作,這樣做一方面保證了收益,使投資方一般都會選擇投入少、獲利大的節目類型,如此下去不僅造成了節目同質化等一系列問題。同時,節目的效益化也難以把控。盡管面向市場就必須把市場反響放在第一位,但畢竟電視節目屬于文化產品,因此其評價標準也不能單一依靠收視率和收益指標而定;另一方面播出方在節目評估系統上缺乏一定的規則,加之電視臺內部各頻道條塊管理,溝通有限,很容易造成各頻道之間缺乏統一的評價標準,這就使節目的選擇和評估隨意性增強,對節目的按質評價的建立也是難上加難,從而使節目的創新和制播分離的發展缺乏足夠的前提操作。
1.2主體地位不平等,市場交易無法做到公平公正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電視節目市場還尚未成熟,單方面的處在完全的買方市場,以至于播什么,不播什么,將完全由播出方的電視臺最終決定,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播出方和投資方以及制作方主體地位出現不平等現象。因此,在制播分離過程中,使制作方和投資方因議價能力不足而處于劣勢地位,致使雙方的交易往往只保障了播出方的利益,不僅如此使制作方和投資方在制播分離過程中也不得不因此承擔絕大多數風險。加之評判節目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使制播分離要想形成公平公正透明的交易市場簡直難上加難。
2.1制定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可行性模式
電視節目制播分離需要多部門協調,但在具體的分工過程中,首先,可以考慮以播出方作為節目制作分離操作為主的獨立部門,兼負責搜集臺內外創新節目方案,從而協調各頻道的實際需求,劃分所屬節目類型,推薦相應頻道接收。其主要職責是確定好播出頻道播出的節目后,一方面要負責節目方案的臺內匯報,另一方面要做好制作方的公開招標,選擇好的投資方。其次,投資方和播出方應共同成立項目公司,雙方分別以資金和播出平臺資源入股,按效益進行分紅。
2.2以項目公司為市場主體
在以項目公司為主體的市場運營中,可以對原有的版權自主化,可以都歸項目公司,在運營結束后,若項目公司不存在了,可以將其版權轉讓。同時,制作方、播出方和投資方均可出資購買,這樣在整個過程中版權歸屬清晰。因此,也可以避免許多因版權問題產生的糾紛,并且也為制播分離的發展掃除了障礙。
2.3項目公司為運行主體
以項目公司作為運行的主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平公正透明,因為項目公司是播出方,投資方共同建立的,具有代表性,也不偏袒某一方。同時,也可以保障股權,這樣經濟效益高了,自然收視率就提高了,那么股權拿到的分紅也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此模式健全了市場規則,并且最大限度地激發了投資方和合作方的工作積極性。
本文通過對電視臺制播分離運營構建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不難發現制播分離是廣播電視產業優化的產物,它不僅給資本市場帶來眾多較高回報的投資機會,促進資本和產權的結合,而且也促進了節目交易市場繁榮和興旺。因此,本文也根據問題的根源所在提出了一些相對有效的建議,希望能對當下的情況有所改善,從而壯大我國的電視臺事業。
[1]金莉萍.廣電制播分離在路上[J].數碼影像時代,2013(5).
[2]王蕾.廣電集團運營全媒體產業鏈的問題與對策——以湖南廣電集團為例[J].傳媒,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