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生
(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縣文體廣電局)
新聞策劃與創新
黃雅生
(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縣文體廣電局)
新聞策劃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各大媒體開始應用,到現在更是成為了各大媒體在新聞競爭中制勝的法寶。但新聞策劃在地方電視臺尤其是縣一級電視臺開始嘗試并大膽應用卻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但筆者從多年來的新聞采編工作中體會到:縣級電視臺新聞從接近性來說是離當地老百姓最近的新聞事件,也是當地觀眾最關注的新聞,如果在新聞采訪中置入策劃這一“引擎”,將使老百姓身邊的新聞更具可看性,更有深度和厚度。但地域因素決定了縣級電視臺新聞在取材方向、新聞價值、影響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把握好新聞策劃的“度”,將使整個新聞報道更有活力、更具創新性。本文從縣級電視臺新聞策劃的必要性、新聞策劃技巧、新聞策劃應該把握的原則等方面進行論述,對提高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質量、增強可看性、提高收視率具有重要意義。
縣級電視臺;新聞策劃;新聞報道;真實原則;創新原則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信息接收途徑,電視媒體如何改變被動地位,從生活中深入挖掘新聞內涵,提高新聞的可看性是每一個電視臺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新聞策劃則是提高電視媒體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雖然新聞策劃應用于縣級電視臺時間并不是很長,但是其巨大的作用已經完全凸顯出來,作為在縣級電視臺工作的一名記者,以下就積累的一些新聞策劃經驗做初步探討。
新聞價值的要素主要是:興趣、影響、接近、及時、顯要、異常、沖突等。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我們獲取的新聞可能都會包含以上價值要素,但要讓我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生動的信息體驗,新聞策劃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見,新聞策劃對電視媒體的重要意義;同理,在縣級電視臺中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分析新聞策劃的必要性。
1.1新聞策劃是媒體競爭的需要
目前,在中央、省、市電視臺的沖擊下,縣級電視臺為了能夠吸引更多觀眾,只能通過在新聞報道中的精心策劃,提高新聞節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地方新聞媒體的整體形象,最大限度地開發地方新聞資源,以更多更好的報道吸引觀眾,從而樹立地方新聞的品牌效應。
1.2新聞策劃是媒體追求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
策劃,是圍繞確定什么選題進行的多維性思維活動。任何有意識的活動都是有目的的,新聞策劃也不例外。新聞報道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這一過程中新聞策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2012年11月,沾益電視臺接到縣委宣傳部的通知,要在黨的十八大開幕式當天做好干部群眾收聽收看開幕式盛況和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新聞報道。沾益電視臺對這一新聞事實做了精心策劃,在確定新聞主題、報道方式后,主要派出三路記者前往采訪,一路記者在珠江源頭第一村劉麥地村現場出鏡報道了農村基層干部群眾收看的情況;一路記者在玉林廣場現場出鏡報道了全縣各族群眾喜迎盛會召開的廣場文藝演出;一路記者在云維集團生產車間報道了工人堅守在生產第一線用扎實的工作業績來迎接盛會召開的現場采訪。整組報道通過《十八大喜訊傳到珠江源頭第一村》《珠江源各族群眾載歌載舞喜迎十八大》《技術工人用優異業績向十八大獻禮》三條不同側面的新聞,反映了全縣各級各部門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情況,角度新穎、主題突出、畫面現場感強,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1.3新聞策劃對于新聞采編、新聞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縣級電視臺記者來說,新聞策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提高其自身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通過新聞策劃,電視臺記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新聞導向、新聞敏感、攝影、采寫等技能。
2.1確定報道題材
從概念上來講,報道題材和我們常說的新聞選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主要是指對報道對象的選擇。對于縣級電視臺來說,過去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更多的是從政府宣傳的角度來進行的,如縣領導有活動、縣里有會議,我們的新聞報道就以這些為主。新聞資料的來源也往往不是直接從現場獲得,而是依靠政府部門提供。事實上,一個有價值的新聞報道,報道題材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找到一條好的新聞報道題材,往往意味著新聞報道成功了一半。例如,在建縣十周年之際,沾益電視臺推出了大型系列報道《魅力珠江源》,在前期策劃中,確定了以煤化工為主的新型工業;以萬壽菊、中藥材為主的特色產業;以規模化生豬養殖為主的養殖業;以滇東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為主的現代農業;以新城區建設為主的現代山水園林城市;以珠江源、七彩峽谷為主的旅游業;以黨員示范崗為載體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等多個選題,并對每個選題進行分策劃,確定出鏡記者、現場切入點、重點采訪單位、采訪對象、拍攝要點等,全方位、立體式對建縣十年來經濟社會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進行了報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
2.2確定報道主題
沒有內涵深刻的主題,新聞報道就難以產生社會影響,好的報道主題主要來源于對生活的大量調查研究。例如,2010年7月,沾益縣種植的3萬畝萬壽菊競相綻放,按照往年的慣例,我們只是簡單地做一條萬壽菊促農增收的新聞。在實地采訪之前,我們了解到近年來沾益縣通過種植萬壽菊、中藥材、蠶桑等特色產業,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在前期策劃中,我們確定了“特色產業助農增收”的主題。在萬壽菊基地,記者以花農采收萬壽菊作為背景進行現場報道,并選擇一種植大戶圍繞增收這一主題展開采訪。第二個現場報道點選在蠶農的養殖房,背景是蠶農正在給蠶寶寶喂食桑葉。這種多個現場出鏡、主題鮮明、畫面豐富的報道,使《特色產業鼓起農民錢袋子》這條新聞獲得了市政府電視新聞一等獎。
2.3選擇報道典型
典型報道是通過對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件、問題等的報道,總結經驗教訓,給讀者和觀眾以啟發、教育和指導。有了報道主題,我們就需要尋找相關的典型事件來支撐報道主題。從本質上來說,新聞報道是一項用事實說話的藝術,沒有典型的案例是很難取得社會效應的。因此,報道典型的原則對新聞報道有著重要意義。2013年“八一”前夕,我們準備做一條以“擁軍愛民”為主題的新聞報道。在前期策劃中,我們了解到武警沾益中隊附近住著一位曾經是軍嫂的大娘,多年來一直像母親一樣關心照顧武警戰士,過年過節還會把自家養的雞送給戰士們吃。我們決定選擇這一典型做一條新聞,策劃中我們確定了三個創新點:一是采用紀實拍攝方式,二是注意抓拍人物細節,三是同期聲采訪要“點題”。
2.4選擇報道角度
角度指的就是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往往得出的結論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要選擇最佳角度,使新聞報道變平庸為新鮮,變枯燥為生動,變膚淺為深刻。2015年8月,由于蠶價下跌,引起蠶農上訪,縣委宣傳部指示,做一期引導蠶農正確應對市場風險的新聞。我們接到任務后,深入盤江鎮養蠶專業村調查采訪,得到的結論是即使繭價降到當前最低,比起其他的產業來說仍有可觀的經濟效益,于是做了一個系列報道《沾益桑蠶業如何應對價格挑戰》。通過老百姓算對比帳、從國內形式分析、縣委政府出臺的應對措施及桑蠶業前景展望等角度進行報道,使蠶農認識到繭價漲落是一個周期性規律,從而引導蠶農樹立正確的抗擊市場風險的意識。
2.5選擇報道形式
電視新聞報道,不僅要有精彩的內容,還要有與之相適應的、且為觀眾所喜聞樂見的報道形式,大膽的構想,獨特的創意,是新聞策劃的重要元素。每年的四月初,都是珠江源野生大樹杜鵑盛開的時候,也是沾益縣盛大賽事——珠江源登山越野挑戰賽舉辦的時候。2015年春天,珠江源的大樹杜鵑開得尤其繁盛,沾益電視臺策劃了主題為“杜鵑花開迎盛會”的新聞選題。通過精心策劃,我們把報道形式確定為組合式和散文式,通過《杜鵑花開珠江源》《挑戰賽賽道穿越十里杜鵑花海》《杜鵑花笑迎中外運動健兒》三篇組合式報道來突出報道主題。三篇報道無論是鏡頭語言的應用還是解說詞的寫作,都采用散文創作的手法,極具文學性和抒情性,整組報道給人一種環環相扣、精美流暢、生動鮮活、主題鮮明的美感。由此可以看出,一個成功的電視新聞策劃再加上適宜的報道形式,可以使一條好的新聞錦上添花,在競爭中超越他人。
3.1真實原則
新聞報道與客觀事實的本來面目保持一致的特征,是新聞的主要特性之一。新聞必須真實,這是報紙、廣播、電視等一切新聞傳播媒介都必須遵循的工作原則。無論編輯如何策劃,新聞報道都要實事求是、取信于受眾。因為新聞策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增強報道的責任感、使命感,是向受眾提供新聞精品,使新聞報道更好地入耳入腦。新華社記者徐占錕在其《新聞寫作基礎與創新》一書中歸納總結了新聞用事實說話的5條經驗:第一,新聞要五要素俱全;第二,要有全局性的概括材料;第三,善于選擇和應用典型事實;第四,盡可能描寫現場情景;第五,按照事實本身的邏輯去展開新聞。對于新聞策劃來說,這5條經驗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缺少一條就會對新聞報道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此我們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3.2創新原則
創造,就是創新,是創見性地解決問題。創新需要一種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富有進取心的思維方式,它要求記者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以辯證、系統的觀點,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去觀察、剖視事物;它勇于探索未知的領域,敢于提出新的見解。“策劃”的價值在于通過精心謀劃和周密組織使報道取得不同凡響的傳播效果。因此,從報道選題到報道方案設計都要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在策劃過程中,突破傳統思維方式的創意、集思廣益的智力碰撞、源源不斷的創造靈感構成了策劃的精彩內核,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報道。如果失去了創新,策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在新聞策劃中大量運用創造性思維,可以拓寬記者的思維空間,發掘更多更新更有價值的報道題材。即使有些報道不再屬于獨家新聞,文章已經做“老”,運用創造性思維,也可使思路豁然開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3.3變通原則
新聞策劃本身就屬于一種對未來新聞報道行為的預判,因此在實際的報道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出乎預料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完全的依靠新聞策劃來進行新聞報道,必須要具有一定的變通能力,能夠根據新聞報道的實際情況來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新聞報道的順利進行,并取得預想中的效果。
3.4實效原則
對于電視臺來說,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其進行新聞報道的主要目標,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社會效益是最為主要的,經濟效益只是次要的,一般情況下經濟效益都是通過優秀的新聞報道轉化而來的。因此,在進行新聞策劃的時候要注意實效原則,所謂的實效原則就是要求新聞策劃在客觀上要求編輯把策劃作為手段,而非目的。除非有意宣傳媒介發起的社會公益性活動,策劃手段越隱蔽,獲得的傳播效果往往越好。因為策劃得成功的報道是那些能夠讓事實本身說話、讓受眾自由思考,最終達到傳播者所期望效果的報道,而不是那些由策劃者跳出來表現自己或者強加于人的報道。
3.5導向原則
縣級電視臺作為最基層的電視臺,仍然擔負著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喉舌作用。因此,在進行新聞策劃的時候要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引導的原則,從社會、國家、政府、黨的角度出發,新聞報道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在進行新聞策劃的時候,一方面,要選擇鮮明的主體,確保報道的新聞主題始終立于社會時代的前沿,向人民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宣傳社會主義建設成果;另一方面,要積極披露人民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境,通過新聞途徑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營造出一個和諧穩定的改革開放環境,切實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1]朱羽君,王紀言,鐘大年.中國應用電視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168,200,571-573.
[2]趙淑萍.電視采訪與寫作[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56,200.
[3]葉子.電視新聞學[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108,302.
[4]葉春華,連金禾.新聞采寫編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76.
[5]邱沛篁,吳信訓.新聞傳播百科全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