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默,周 健,吳友偉,張 健,史麗萍
(陜西省人民醫院消化內二科,陜西 西安 710068)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飲食結構發生顯著改變,糖尿病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近年來隨著超聲檢查與糖尿病相關檢測指標、檢測技術的普及,發現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占有率逐年增高[2],目前國內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還鮮有報道,為此筆者收集我院經診的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研究,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采用連續入組的方式收集2010年至2014年我院門診及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485例,男性262例,女性 223例;年齡 61~82歲,平均(68.25±6.15)歲,根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檢測及肝臟超聲檢查結果,單純糖尿病患者245例,為對照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40例,為觀察組。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測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診斷標準[3],FBG≥7.0mmoL/L,PBG2h≥11.1mmoL/L;②年齡>60 歲;③觀察組患者符合2010年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的診斷標準[4],并經超聲檢查確診為脂肪肝;④相關因素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內分泌系統疾病者;②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過量飲酒者;④不排除病毒性、藥物性、自身免疫性、遺傳性肝病,膽道梗阻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脂肪肝者;⑤患者對調查研究不認同,或相關資料不全者。
1.3 觀察指標:①觀察不同性別、年齡、病程、吸煙史、飲酒史、體重指數(BMI)[BMI=體重(kg)/身高2(m2)]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②觀察兩組患者FBG、PBG2h、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糖化血紅蛋白(HbAIC)、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
1.4 HOMA-IR評價方法:空腹12h后采肘正中靜脈血測空腹血糖(FBG)與空腹血胰島素(FINS),HOMA-IR=FBG×FINS/22.5,該指標呈非正態分布,取自然對數統計[5]。
1.5 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應用SPSS17.0醫學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如P<0.05則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單因素分析:病程≥10 年、飲酒、BMI>24.0kg/m2、HOMA-IR>1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明顯高于病程<10 年、不飲酒、BMI≤24.0kg/m2、HOMA-IR≤1 的糖尿病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病程χ2=0.973,飲酒 χ2=0.799,BMI χ2=0.784,HOMA-IR χ2=1.184,P<0.05),見表 1。

表1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單因素分析
2.2 兩組患者體脂參數、糖脂代謝及HOMA-IR比較:觀察組 HOMA-IR、TG、HDL-c、LDL-c水平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HOMA-IR=9.445,tTG=9.832,tHDL-c=10.314,tLDL-c=9.87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體脂參數、糖脂代謝及HOMA-IR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體脂參數、糖脂代謝及HOMA-IR比較?±s)
組別 n FBG(mmoL/L)PBG2h(mmoL/L)HOMA-IR HbAIC(%)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觀察組 240 8.29±1.46 15.76±2.88 1.60±0.31 8.85±2.08 4.69±1.32 2.79±0.51 1.19±0.31 3.22±0.49對照組 245 8.11±1.49 15.21±2.92 1.15±0.33 8.67±2.11 4.72±1.34 1.68±0.42 1.58±0.36 2.51±0.37 t 值 1.351 1.813 9.445 1.867 2.099 9.832 10.314 9.876 P 值 0.289 0.277 0.024 0.265 0.206 0.023 0.021 0.022
2.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病程、飲酒、BMI、HOMA-IR、TG 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獨立危險因素(OR病程=0.973,OR 飲酒=0.799,ORBMI=0.784,ORHOMA-IR=1.184,ORTG=0.763,P<0.05),詳見表 3。

表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因素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消化內科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之一,病理學檢查證實肝細胞內脂肪沉積大于肝凈重的5%稱為脂肪肝[6],臨床通常通過影像學檢查進行證實,大部分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部分患者僅表現輕度轉氨酶增高和肝臟腫大,易被忽視。近年來有研究分析,約15%的患者可從單純脂肪肝轉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約3%的患者可出現嚴重肝功能障礙、肝衰竭[7],目前逐漸被臨床所重視。文獻資料報道,糖尿病患者脂肪肝患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為21%~78%,且老年人群比例較高[8],本研究收集的4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240例患有不同程度脂肪肝,發病率達到49.48%,因此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險因素,為臨床制定預防措施提供幫助。
本研究發現,糖尿病病程長、飲酒、BMI>24.0kg/m2及HOMA-IR>1的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發病率較高,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HOMA-IR、TG、HDL-c、LDL-c水平高于單純糖尿病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證實病程、飲酒、BMI、HOMA-IR、TG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獨立危險因素。
分析原因認為,糖尿病患者血清與肝內脂肪酸含量明顯增加,導致肝臟合成甘油三酯(TG)的量持續性增高,超出正常肝臟分泌的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向肝外轉移TG的能力,使得TG在肝內成為泡狀沉積或大泡狀沉積[9],病程越長這種作用機制越顯著,因此病程與TG水平對糖尿病脂肪肝的形成構成影響。多方報道證實飲酒量與脂肪肝發病率有相關性,研究認為與乙醇在體內代謝速率優先于脂肪,且其代謝產物乙酸能夠抑制脂質氧化,而促進脂肪的合成有關[10]。
國外研究發現HOMA是脂肪肝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當血中存在胰島素拮抗劑、胰島素作用靶組織缺陷、胰島素受體改變等情況下,自胰島素激發至完成整個促代謝作用的過程中任一環節出現異常,即可出現HOMA[11],HOMA 狀態下葡萄糖利用發生障礙,機體的能量代謝途徑亦發生明顯改變,進而誘發脂質代謝紊亂,肝糖原不能及時得到分解供能,而不斷轉化為脂肪蓄積在肝內,導致脂肪肝的形成。
臨床將BMI>24kg/m2人群定義為肥胖人群,肥胖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細胞對刺激相對敏感,以致腹部脂肪細胞向肝的輸送脂肪酸量較多,合成大量TG,當肝臟合成TG超過轉運出肝臟的能力時,即導致甘油三酯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1] 李愛民,伍春燕,黃露.健康體檢314例脂肪肝檢出率分析[J].河北醫學,2012,18(1):59~61.
[2] 李英華,李莉,聶雪瓊,等.中國六省城鄉居民糖尿病高危因素和風險意識調查[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7):555~560.
[3]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10.
[4]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中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4(7):4~10.
[5] 陳維煜,方玲.脂肪細胞因子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1):3199~3202.
[6] Gagnon C,Brown C,Couture C,et al.A cost-effective moder ateintensity interdisciplinary weight-management programme for individuals with prediabetes[J].Diabetes Metabolism,2011,37(5):410~418.
[7] Sakane N,Sato J,Tsushita K,et al.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in a primary health care setting:three-year results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Japanese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BMC Public Health,2011,11(1):40.
[8] 楊璐,宋美情,張秋玲,等.吡格列酮、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4、脂聯素水平的影響比較[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3):309~312.
[9] Katula JA,Vitolins MZ,Rosenberger EL,et al.One-year results of a community-based translation of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healthyliving partnerships to prevent diabetes(HELP PD)project[J].Diabetes Care,2011,34(7):1451~1457.
[10] 郭敏,郗光霞,楊娜,等.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代謝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8):631~635.
[11] 李琪,王曉峰.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脂聯素與胰島素抵抗及鐵代謝的相關性[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29(3):3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