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蒙小文 郭 建 本刊記者 鄭德忠
新蒲新區,一個朝氣蓬勃、厚積薄發、日新月異的新區。
新蒲經濟開發區,作為新蒲新區四大組團區域之一,是由遵義市委、市政府,按照國家級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遵義上海產業園區、遵義新蒲綜合保稅區、遵義臨空開發區“四區融合”戰略建設,并力爭用三至五年時間打造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加工為主導的新興產業,建成貴州領先、西部一流的千億級產業園區。
蓬勃發展的新蒲經濟開發區,肩負著時代賦予的重任,站在歷史的全新坐標之上,正以改革為舵,創新為槳,一路乘風破浪前行。
冬天的遵義,寒風凜冽。置身于遵義市蝦子鎮的新蒲經濟開發區,一處處新開工的企業加快建設,一排排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的大道不斷延伸……這片土地上熱火涌動的強勁發展旋律感染著每一個人。
“開工以來,我們堅持24小時施工,工人們輪流休息,晚上沒有外界干擾,施工進度更快,整個工程比平??煲话??!苯ㄖと藙⒂罆f,這個工程是他十多年來,看到的速度最快、施工組織最有力的工程。
“太快了,我們根本沒想到,一天一個樣,兩天大變樣。”家住工地50米遠的張大媽談起這段時間的變化,興奮不已。在建筑工地記者看到,鋼筋、方木、水泥等建材堆成一條條長廊,一棟棟即將橫空而出的漂亮廠房隱隱呈現。
白手起家,夜以繼日,萬般豪氣。從2014年2月中旬啟動征拆到7月中旬建成以晴科技園15萬平米標準化廠房并投產,同步啟動科研區、綜合保稅區、航天緊固件基地、主干路網等20多個項目建設。短短幾個月時間里,經濟開發區干部職工和施工單位放棄所有節假日,以驚人的建設和效率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新區速度”。速度背后,是新區人堅韌不拔、奮力拼搏的強大力量;是新區人科學謀劃、后發趕超的無窮智慧;是新區人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的信念追求。
新蒲經濟開發區于2012年8月由貴州省政府批準成立,位于遵義中心城區東部,北距遵義機場9公里,南至杭瑞高速,規劃范圍130.85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50.85平方公里。借助緊鄰機場和上海對口幫扶遵義的大好機遇,遵義市委、市政府正著力把新蒲經濟開發區打造成遵義的“浦東”。
2013年底,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提出“爭取在貴安新區、遵義和貴陽臨空經濟區設立綜合保稅區,建設自由貿易園區”的工作意見。這一決策迅速掀起了經開區的建設熱潮,一場不負使命、只爭朝夕的開發建設攻堅戰迅速開啟。
2014年2月,遵義市委、市政府提出“四區融合”戰略,計劃用3-5年時間打造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加工為主導的新興產業,建成貴州領先、西部一流的千億級產業園區。搶抓機遇、砥礪前行。新蒲經濟開發區各級領導、干部和施工單位放棄所有節假日,24小時施工、24小時調度,按時間節點形成責任倒逼機制,確保開發建設快速、高效推進。如今的新蒲經濟開發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白天不行晚上干,晚上不行晝夜干,不完成任務,決不罷休?!毙缕呀涢_區副主任魯成軍告訴記者,為了完成工程進度,新蒲經濟開發區制定了工程推進時序,實行日報制,當天未完成的任務,次日必須補上。工程管理堅持24小時值班,安排專班監督施工,確保進度和質量。
新蒲經濟開發區建設的第一道難題是征地拆遷。說起這項工作,蝦子鎮黨委書記張光翔很有心得,他告訴記者,從2014年春節到現在,鎮黨委政府干部沒有一天休息過,為了確保項目建設早日動工,鎮黨委政府在征地拆遷工作中,采取一位領導包一個項目,一天一調度的方式,及時了解項目工程推進情況,同時兩天一研判,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尤其在征地拆遷工作中,鎮政府將當地的老黨員、村民組長、有威望的群眾、一些提前富裕起來的百姓,還有平時有點“牛板筋”的群眾召集起來,通過統一思想,做通工作。其次,鎮政府對干部職工進行分組,丈量組專管丈量,拆遷組專管拆遷,確保一支隊伍干到底,同時對群眾的賠付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再次,對拆遷后的失地農民,按新蒲新區出臺的一份醫療保險、一份養老保險等“五個一”優惠政策關懷,解除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拆遷工作得到蝦子鎮群眾的理解擁護,實現征地拆遷“零上訪”,保證了經濟開發區的順利推進。

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王曉光(前排右一)到新蒲經濟開發區調研(宋 亮/攝)
3個月完成征地5500畝、房屋拆遷3200戶,這是新區基層干部的“踏破鐵鞋”,不厭其煩登門宣傳、做好群眾工作的結果。4個月建成15萬平米標準化廠房并投產,是新區建設者用責任、真情和汗水奏響的一曲曲建設者之歌。
清坪村總支書姚龍淑告訴記者,2014年3月份是她最忙的時候,每天早上7點鐘就出發,到晚上12點鐘才回家。那段日子由于早出晚歸,孩子沒有人照料,只好送到外婆家?!凹揖拖舐灭^一樣,我在醫院上班早早的就走,她一下隊到深夜才回來,就算是感冒了她也只是問我要點藥,然后背起藥就走。” 姚龍淑的丈夫在采訪中告訴記者。
廠房項目經理、59歲的楊士誠,每天忙上忙下,指導數千名工人施工,即使是妻子住院動手術需要人照料,也只請了一天假后立馬趕回工地堅守……
為確保新蒲經濟開發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遵義市委、市政府堅持“開放領銜、產城融合、低碳發展、民生為本、先行先試”的理念,著力將新蒲經濟開發區打造為“黔北增長極、內陸開放高地、高端產業集聚區、綜合物流樞紐區、休閑度假區”。
目前,該區組建了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專業招商小組,瞄準重點發展領域,密切關注國家相關規劃和政策動向,跟蹤國內外行業前沿發展態勢,深入研究項目落戶關鍵需求,制定針對性招商方案,實現專業化、精準化招商。
良好的基礎設施,優質的投資環境,軟硬環境共提升,打造出一片創新創業創造“新高地”,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內外投資者的目光。如今,前來新蒲經濟開發區考察和投資的客商紛至沓來,形成了招商引資強大“磁力”。臺灣工業園、辣椒綜合物流園、航天精工緊固件基地、以晴科技園項目、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已相繼入駐。數據顯示,2014年,新蒲經濟開發區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5個,總投資464.21億元,引進省外到位資金51.28億元;簽訂融資協議合同60個,合同金額284.13億元,到位資金131.3億元。
“我們不遠千里來新蒲投資創業,是沖著這里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毙聟^一家進駐企業負責人吳先生說:“更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這里的服務,這里不僅給我們提供了摯友般的幫助,還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們入駐園區企業也將最大限度吸納被征地農民,通過培訓等方式解決他們就業?!?/p>
“新蒲經濟開發區承擔著遵義三化同步、后發趕超的戰略使命,將是今后各類資源要素加速集聚、招商引資開花結果的重要平臺和陣地,更將成為遵義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動力引擎。2015年是新蒲新區開發建設的第二個五年的開局之年,我們將按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調研新蒲新區關于堅持產城景一體、“鐵公機”聯動、山水田融合、村社園統籌、文教醫配套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探索新常態下新型城鎮化的新路子。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發展戰略上采取重點突破,以點帶面、以點示范。戰術上以問題為導向,堅持規劃引領、完善功能、產業為先、以景帶城的理念推進城市開發建設和工業化發展,少拆房、多整治,少占田、多保護,少毀林、多植樹,少低產、多高產,少開山、多制宜,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弊窳x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新蒲新區(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張繼勇說道。
新新蒲、新定位,新起點,新形象、新發展、新征程,新跨越。在激烈的發展競爭中,新蒲經濟開發區將以高起點謀大發展,以大手筆提升大戰略,以大開放促進大跨越…… (責任編輯/張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