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才,張建平
(1.黑龍江省能源研究所,哈爾濱 150001; 2.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哈爾濱 150001)
蒙煤的應用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影響
徐明才1,張建平2
(1.黑龍江省能源研究所,哈爾濱 150001; 2.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哈爾濱 150001)
文中通過對近幾年黑龍江省內應用蒙煤的調查和研究,呈現了蒙煤應用的基本情況,通過揭示蒙煤大量涌入黑龍江的內在原因,在分析其對省內經濟、環境、運輸及煤炭生產方面的影響基礎上,提出了改善蒙煤影響的措施。
蒙煤;經濟發展;影響
0.1 省內用蒙煤特質
目前省內廣泛應用的蒙煤指產自內蒙古地區的褐煤, 褐煤是煤化程度較低的礦產煤,內蒙古的褐煤產地大部分是露天開采,成本低易于大規模開采,其褐煤產量居全國之首。在調研的14個樣本用能單位中,依據2011、2012、2013年3年取樣均值,內蒙產褐煤(以下稱蒙煤)統計數據, 低位發熱量在14 581 kJ/kg(3 483 kcal/kg)左右,揮發份36.4%左右,收到基水分29.3%左右,收到基灰分12.23%左右。蒙煤的總體性能是揮發份較高,著火點低,容易著火,但由于水分大,有效燃燒物質少,導致使用量加大。已獲應用蒙煤的主要煤質分析指標見表1蒙煤的主要分析指標(樣本平均值)。
0.2 燃用蒙煤概況
0.2.1 大型發電企業
(1)燃用蒙煤情況
目前黑龍江有隸屬四大發電集團的大型發電企業18家,其中有14家占78%的發電企業進行摻燒或全部燃用蒙煤。近幾年燃用蒙煤的數量不斷增加,2014年似有放緩的跡象,2010年到2013年發電企業燃用蒙煤及各年度摻燒比例見表2大型發電企業蒙煤各年度用量及摻燒比例情況。

表1 蒙煤的主要分析指標(樣本平均值)

表2 大型發電企業蒙煤各年度用量及摻燒比例情況
注:表中2009年摻燒比為所有企業數據,2010年~2013年為已摻燒的企業為基數。從表2中可見2010年到2013年增加比例分別為92.97%、68.31%、19.46%、-7.13%,2013年使用蒙煤有所減少。
0.2.2 利用蒙煤的原因
(1)省內電煤供應資源不足
一是國有煤礦動力煤產量下降。進入2009年以來由于采掘難度及原煤入洗量增加等原因,龍煤集團煤炭動力煤產量下降幅度較大,2010年上半年龍煤集團動力煤產量同比減少320×104t,電煤供應受到了較大影響,2010年省內四大發電集團所屬電廠電煤需求2 714×104t,但與龍煤集團簽訂電煤重點合同數量僅為1 263×104t,比2009年減少539×104t,訂貨量僅占電煤總需求比例的46.53%。各電廠電煤重點合同發運計劃受到壓縮,合同兌現率不足80%,電廠主渠道逐步萎縮,供應難以保證。
二是地方煤炭產能不足,電廠供煤量缺口增大。2009年后,省政府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井采取了強制性關停措施,地方煤礦開工率嚴重不足。同時雞西、雙鴨山、七臺河、鶴崗煤炭產地陸續興建了規模較大的煤化工企業,地方煤礦所產的煤能用于煉焦、配焦的資源均被利用,電廠采購地方煤炭作為缺口煤量的補充措施,受到資源供給的制約,處于無煤為繼的局面。
(2)蒙煤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
①電煤訂貨數量逐年減少
一直以來電煤價格實行“雙軌制”,每噸電煤的價格一般要比市場價低100~200元左右,用煤300×104t的發電企業年可節約成本3~6億元,發電成本可降低0.05元/kWh。自 2010年以后省內四大發電集團所獲得的電煤重點合同數量一再減少,在后續低價資源無法保障的情況下,蒙煤成為煤源采購對象。而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已明確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點合同,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自主協商確定價格,會壓縮應用蒙煤的套利空間。
②電煤價格連年上漲
2009年龍煤集團電煤重點合同價格為342元/t(5 000 kcal/kg),到2013年漲至538.87元/t,折標煤單價噸煤上漲275.62元;而蒙煤2009年合同價格為156元/t(3 600 kcal/kg,表3均值為3 482 kcal/kg),到2013年漲至177.20元/t,折標煤單價噸煤上漲41.22元,電煤上漲幅度為蒙煤的1.76倍(以上均是產地價)。發電企業自2008年開始陷入了大面積巨額虧損的困境,在省內動力煤供應剛性缺口已經存在并不斷加大的形勢下,各發電企業只能采取摻燒燃料采購成本較低的蒙煤來維持正常的發電、供熱,燃用蒙煤已從最初的保持機組運行穩定發展為降低成本的必要手段。2010年到2013年用能企業采購蒙煤價格及運費見表3蒙煤各年采購蒙煤價格及運費情況。

表3 蒙煤各年采購價格及運費情況
雖然目前龍煤價格有所下降,但在西北部地區由于運距較短,蒙煤價格優勢仍較明顯。
(3)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
經改造的火電企業燃用蒙煤產生的污染物排放總量與煙煤相比呈下降趨勢。灰渣和煙塵排放取決于灰分,通常煙煤收到基灰分大于30%,而褐煤灰分一般在15%以下(本文研究樣本均值12.23%),理論上褐煤比煙煤灰渣排放減少50%,雖然由于褐煤發熱量較煙煤低,增加燃煤量在20%~30%左右,綜合兩方面因素,灰渣量仍呈減少趨勢。蒙煤硫份通常在0.28%左右,折合含水10%時,硫份應在0.35%左右,與煙煤相當,因此,燃用褐煤與煙煤相比SO2排放指標、總量差別不大。對于NOx排放則因褐煤揮發分高于煙煤,且褐煤含氮量和煙煤相近,通常來說,揮發分較高NOX排放較低。據環保部門組織相關方面專家對發電企業燃用褐煤污染排放進行研究,認為火電企業燃用蒙煤產生的各項污染物均呈下降趨勢。在應用蒙煤大型電廠調研中,煙塵、SO2、NOx的排放指標均滿足該時限的國家標準,燃用蒙煤可實現節能減排。
0.2 小型熱電聯產及供熱企業
(1)燃用蒙煤情況
中小型熱電及供熱企業近幾年應用蒙煤的趨勢亦是連年遞增,據統計2010年應用蒙煤量是200×104t左右,2011年達到1 200×104t左右,而2012年采購蒙煤量就達到了2100×104t,已占全省社會用蒙煤量的50%~60%。應用分布范圍亦較廣,從西部的鎮賚、富裕,北部的克山、嫩江,中部地區的安達、肇東、慶安、鐵力、海倫,南部的賓縣、尚志、木蘭、通河等地均有廣泛使用。雖然小型企業單獨個體用量較小,但由于黑龍江采暖耗煤是民眾生活必備之需,分布面大,累計消耗量巨大。
(2)利用蒙煤的原因
小型供熱企業供熱成本中,煤炭占比60%左右,是影響供熱成本的主要因素,而熱為基礎公共產品,定價機制較繁鎖,企業話語權輕弱,欲在競爭中生存,就必須進行在降低成本上做好功課。另一方面小型企業由于沒有類似電煤的渠道(歷史上),燃料市場全部由市場調節,受趨利性引導,蒙煤具有價格低廉的獨有優勢,地方小企業大量使用蒙煤是必然的選擇。
0.3 蒙煤利用總量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黑龍江外購蒙煤量是1 100多×104t,2011年近3 000×104t,2012近4 000×104t,2013年購入蒙煤量幾近5 000×104t。
1.1 造成新的環境污染
大型發電企業由于環保投入充足,且國家對大型發電企業要求嚴格,因此實際運行反響較好,未對環境造成新的壓力。小型企業利用蒙煤的環境影響則較大,造成的污染較為嚴重。首先小型企業先天環保投入不足,即使有環保設施也屬簡陋配置;其次對于僅有鍋爐的供熱企業,國家環保排放標準要求原本就較低;其三是蒙煤為典型褐煤呈二高特征(含水高30%以上,揮發分高40%以上),大多數的層燃鍋爐是按二類煙煤設計的,燃燒揮發物含量在30%以下的燃煤效果較好,而蒙煤中的揮發物高達40%以上,如果直接燃用蒙煤,不對設備加以有效改造,將有10%左右的揮發物無法充分燃燒,可能直接轉化成PM2.5,以煙塵的形式排放到空氣中。從以上情況分析小型企業燃用蒙煤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遠超過大型企業。
1.2 對現有環保設備的壓力
不論大型鍋爐還是小型鍋爐現有設備鮮有為燃蒙煤專門設計,為適應蒙煤燃燒必須進行燃燒設備改造,大型企業由于其企業的性質和環保標準的重壓 ,可以投入上億元甚至更多的資金,但小型企業資金來源無法解決,設備不能及時改造,所面對的環保設備改造壓力巨大。
2.1 拓展煤炭供給途徑
根據黑龍江能源發展規劃,煤炭生產和應用缺口將會逐年變大,顯示出強烈的對外依存性。電力企業和中小供熱企業除切實加強需求側管理外,煤炭采購應從單一品種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和多渠道保障供應,從戰略層面開始對煤炭采購結構做出適時調整,開辟蒙東地區、俄羅斯煤炭供應通道,改變黑龍江省煤炭資源不足的局面,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蒙煤的進入可以在未來一段時間里緩解省內用煤企業煤炭供應緊張的狀況,對省內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2.2 對本地煤炭生產的影響
近幾年俄煤、蒙煤和外蒙精煤直接沖擊東北市場,區域煤炭供大于求的矛盾凸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對省內煤炭生產影響較大。作為黑龍江煤炭生產龍頭企業的龍煤集團受影響尤為顯著,長期積淀的改革不到位、體制不順暢、企業辦社會職能剝離不徹底、礦井老、災害重、成本高等矛盾和問題比較突出,綜合競爭力無法承受市場變化的沖擊。反映到產品競爭上即價格高居不下,尤其是作為一般煤炭的蒙煤侵入勢頭迅猛,嚴重干擾了地產煤炭事業的發展,也影響黑龍江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3 對運輸環境影響
隨著蒙煤的輸入省內各地,每年蒙煤4 000×104t~5 000×104t的運力對西、中部地區運輸通道將產生重要的影響,按哈爾濱鐵路局跨省區鐵路運力配置指導,蒙煤調入占其計劃的60%,在運力緊張的條件下,將擠占其他貨物的運輸空間,影響省內其他行業的國民經濟建設。
2.4 造成長久的環境影響
首先近半的蒙煤由小型供熱企業利用,目前小型供熱企業基本由社會資本運營,管理分散與大型發電企業區別較大,設備管理、技改資金、社會責任承擔還需深入研究。其次污染物排放標準上針對小型企業鍋爐與大型發電企業有較大區別,雖目前國家修訂《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271-2014),但在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指標與《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比相超66.6%、200%、200%,污染影響顯見。再則小鍋爐分布面大,且大多為民生項目監管難度較大,長此以往將對環境治理產生較大影響。
3.1 強化環保監督管理
提高環保監督力度,制定更加嚴格的管理措施。應根據不同的地區和污染程度,制定較國家標準更嚴格的地方標準,加強環保監督人員的現場巡查和在線儀表實時觀測。在部分地區進行蒙煤的限燒,宏觀調整蒙煤燃用區域的分布,減少重點地區的污染。
3.2 整合地產煤生產,加大蒙煤監管
加快地產煤種生產的整合,發揮龍煤集團的龍頭作用,支持其轉變經營方式,提高競爭能力,利用其悠久的生產優質動力煤的優勢,鞏固市場份額。建立煤炭交易平臺,推出供需銜接、競質競價、統一配送,提高整體與蒙煤的競爭力。加大蒙煤進入的監管,在保障省內用煤的前提下,制定煤炭質量管理檢查辦法,提高劣質蒙煤進入省內的門檻。
3.3 科學合理對蒙煤應用進行疏導
在監管的同時,實現從盲目應用到科學應用的轉變,科學合理地對蒙煤應用進行疏導,優先安排使用效率高、環保設施完善及已對設備做了適用性改造的企業利用蒙煤,限制環保設施簡陋的小型企業利用蒙煤,在緩解煤炭供給不足問題同時,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1] 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關于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蒙煤發電情況的報告》.201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271-2014).201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2011.
Effects of Application of Mongolian Coal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XU Ming-cai1, ZHANG Jian-ping2
(1.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2. Heilongjiang Provinc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Harbin 150001,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cation of Mongolian coal, present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Mongolian coal application, by revealing the inner reason of Mongolian coal the influx of Heilongjiang, in the analysis of its impact on the foundation i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transportation and coal producing areas, propose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Mongolian coal measures.
Mongolian co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luence
2014-11-10
2014-12-27
徐明才,男,黑龍江省能源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節能技術與管理工作。
10.3969/j.issn.1009-3230.2015.02.001
TD849.2
A
1009-3230(2015)02-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