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賞析】
?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意思是說,有了錯而不改正,這才是真的錯了。人生旅途中,沒有誰能不犯錯,最悲哀的是不知錯,最糟糕的是知錯而不改過。我們只有做到過而能改,才能讓生活更有意義,生命更有價值。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國的古人就已經做出了這樣的定論,認為敢于承認錯誤,勇于改正錯誤,皆是品德高尚的表現。誠然,人犯錯誤是難免的,知錯就改,本身是以自覺的道德信念和疾惡如仇的道德情感為基礎的,比起那些知錯不改,矢口否認自己的錯誤的人,或千方百計為自己的錯誤作辯護的人,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了。
?然而,人們不能滿足于知錯就改,要盡可能地避免犯一些錯誤。因為如果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那不是愚蠢就是頑固。
?最可怕的不是犯錯誤,而是犯了錯誤,不愿意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錯誤;可貴的不是承認錯誤與改正錯誤,而是能及時地總結經驗教訓,盡量地避免犯一些錯誤。
?有錯誤不承認、不改正,固然可惡;而犯了錯誤,勇于承認,卻始終不能避免犯錯誤的人,同樣是可恨、可惡的。
?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誰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犯了錯卻不懂得悔改,甚至一錯再錯。懂得認錯的人是值得原諒的,能夠改錯的人才是值得夸獎的。希望我們永遠記得這條古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