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宇懷
(齊齊哈爾廣播電視臺 黑龍江 161005)
民生新聞是體現“以人為本”、關注“人民福祉”、維護“公平正義”的新聞,民生新聞來源于百姓的生活,因而民生新聞也是平民新聞和群眾新聞,是傾聽百姓心聲、了解百姓訴求、解決百姓難題的新聞體裁,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民生新聞以民生為題材,通過平民化視角來體現平民精神和人文關懷,特別是通過其真實、快速、持續的報道,能夠讓眾多的民生問題通過民生新聞得到更廣泛的關注和更快速的解決。
盡管我國各級各類媒體都把民生新聞作為重要的改革方向,紛紛設立了民生欄目,努力提高新聞媒體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但從現實情況看,很多新聞欄目特別是地方新聞欄目,在民生新聞報道方面還存在過于零散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是“就報道而報道”,沒有將民生新聞形成系列化報道,一些民生新聞存在著內容膚淺和對生活沒有起到指導作用的問題,削弱了老百姓對民生新聞的期待,不僅沒有起到很好的民生作用,反而降低了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民生新聞的價值取得應當以關注民生、反映民生、解決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是民生新聞的魅力所在。但我國一些新聞欄目在進行民生新聞報道過程中,為了迎合一些受眾的“低級趣味”,對民生受損、家庭暴力、治安案件的報道過多,雖然在一定時期內能夠提高收視率和經濟效益,但卻嚴重地偏離了民生新聞的價值取向,對于涉及到老百姓姓切身利益的就學、就醫、住房以及生活當中的一些難題報道較少,影響了民生新聞的發展。
幫助老百姓解決民生難題,應該成為民生新聞的重要目標。盡管我國很多民生新聞對老百姓的困難和難題進行了報道,但由于缺乏跟蹤報道,導致很多民生問題解決不到位甚至不了了之。特別是許多民生新聞都與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有關,盡管新聞媒體致力于解決老百姓的民生問題,但由于缺乏與政府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系,很多時候當問題報道出來之后,政府職能部門常常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接受采訪,同時對一些問題的解決無法到位,導致民生新聞的影響力受到影響。
民生新聞的特性要求在主題選擇上必須以民生題材為主,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新一輪“市場化”改革將涉及到眾多的民生問題,因而在主題選擇上要改變過去零散的問題。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必須把主題選擇作為重中之重,從民生新聞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主題和角度,盡量體現“正能量”。這就需要新聞媒體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體“三貼近”原則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落到實處,深入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難,使民生新聞的選題更加契合老百姓的企盼和需求,特別是對一些涉及面廣的民生新聞,應當以“同期聲”的形式連續進行報道,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民生問題,而且還能夠提升民生新聞的影響力。
民生新聞就是要以“民生”為主,因而必須改變傳統的以“新聞宣傳”為主要目標的新聞報道方法,更要改變以提高“收視率”為主的“偏離主題”甚至“落入俗套”的新聞報道模式,而是要正確處理好“新聞宣傳”和“新聞價值”二者之間的關系,使民生新聞報道能夠時時刻刻體現“民生價值”,真正把民生新聞打造成老百姓的新聞。正確處理好“新聞宣傳”與“新聞價值”的關系,必須堅持“正面報道”與“問題報道”之間的關系,既要報道那些政府、社區、企業乃至居民小區解決民生問題的有效舉措,又要報道那些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創造新聞價值,服務社會發展,強化民生民愿。
所謂平民情懷,就是真誠地關注普通民眾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狀態,自覺地尊重并維護老百姓的各項權利,以提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為己任的新聞情懷。各級各類媒體在開展民生新聞報道過程中,應當把民生情懷落實到每一個環節當中,無論是新聞策劃、主題選擇還是新聞采編、新聞報道,都必須體現平民情懷,真正把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角老百姓之所需、破老百姓之所難落實到位,對于民生新聞報道絕不能“一報了之”,對于民生新聞的采訪一定要深入老百姓中去,對于民生新聞的報道一定要使用老百姓的語言,對于民生新聞的效果一定要報道內容切實解決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民生新聞的價值。
在我國大力實施新一輪“市場化”改革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將進入改革“深水區”和矛盾“凸顯期”,關注民生、保護民生、改善民生已經成為我國維護公平正義和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內容,給民生新聞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各級各類媒體應當從破解民生新聞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積極改進民生新聞報道機制和運行模式,推動我國民生新聞步入更加科學、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