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雯
融合背景下傳媒產業的管理創新研究
趙 雯
(作者單位:山西傳媒學院管理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傳播的媒介處在不斷融合中。在新的時代下,傳媒產業需要應勢而動,有效分析相關研究術語,結合國外先進經驗,并根據本國特殊國情,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本文對融合背景下傳媒產業的管理創新進行研究,以期有所成果。
媒介融合;傳媒產業;管理;創新
人類社會進入現代化以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尤其是在信息傳播上,進展神速。隨著互聯網及通訊工具的更新,各傳播媒介之間的融合快速發展,面對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我們應該進行有效的闡釋。
任何新事物的產生都需要通過不斷摸索、不斷研究,才能逐漸對該事物有清晰的認識。對于媒介融合這樣的新事物,我們只能通過其內在的機理來闡釋其中的含義。
1.1手段更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人類信息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誕生了很多具有高新技術的媒介工具[1]。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美國科學家發明了電話,使相隔天涯的人實現了無障礙的便利交流;在二戰結束后,陸續發明了電視機和互聯網,從此,人類通訊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2產業深入
企業都是追求利潤的,市場上任何有利潤出現的地方,企業都不會放過機會。產業的深入主要體現在企業經營戰略的多元化,傳統的產業不再囿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展、需求的變化,逐漸跨出自己原本的行業,從通訊到互聯網,從電視廣播到出版,這種擴張,有效促進了產業的融合。
1.3服務多樣
商品經濟進入了新的時代,人們的需求不再是被動地被滿足,而是被創造出來。同時,年輕人成為消費的主力,他們的個性化需求需要被滿足,這就促使相關行業的從業者注重差異化,提供多樣性的服務。隨著技術的進一步開發與應用,媒介使用者潛在的服務要求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媒介服務均將成為可能。
國外的傳媒產業經過了相當長的發展階段,在相關行業的運行和企業的經營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媒介進一步融合的背景下,這些行業和企業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積極學習。
2.1高效運行
美國的媒體行業運行效率非常驚人,他們在固定的場所工作,員工之間的分工與合作非常明確,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可以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在此基礎上進行熱烈的討論,集體化協作的優勢躍然紙上。也正是由于這種高效的運行使人們能夠很好地將各產業融合。
2.2互通有無
在傳媒集團內部有相關媒介工具的具體部門,各部門各司其職。但既然是媒介融合,就需要各個部門之間信息的流通[2]。外國企業在這一方面做的很是突出。他們的信息能夠毫無保留地放在一個平臺上,在這一產業所產出的產品會很快在另一平臺上也出現,大大提升了整個媒介的融合度。
2.3共同創作
媒介融合的程度是否足夠深入,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產品是否由各部門(各行業)共同完成。相關的企業人員,通過共同的探討、協商、交流、進行共同的策劃和制作,再經過眾人的團結和努力,創作出成品,在這一過程結束之后,產品也會通過不同的形式向外傳播,收到不同的效果。
3.1建立統一的“三大”中心,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作戰
“三大”中心是指互聯網、電信、廣播電視。在這3個經營主體中建立有效便捷的信息中心,保證三者的新信息能夠及時快捷準確地互相收發。建立這樣的一個中心能夠有效整合資源,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保證利益的最大化,降低邊際成本,實現產品生產的經濟性和規模性,進而牢牢地把握市場主動權。
3.2采用扁平管理
扁平化管理模式有相當大的好處: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整個組織的運行效率,改變傳統的人浮于事的行事風格,每一個部門都受統計部門的監督,這種透明化的辦公將大大減少員工忙里偷閑開小差的現象;另一方面,有助于上級與下級的溝通交流,組織內部上下級的信息暢通是非常重要的,上級既可以準確地向下級傳達工作目標,也可以準確地了解基層的工作情況,大大減少了管理的冗雜程序,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3.3實行跨媒介的新聞生產
跨媒介的生產,對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可以在團隊內部進行相關政策的宣傳和培訓,使領導層的管理意圖很好地深入到工作人員頭腦中,提升其處理協調工作的能力。二是可以引進相關的人才與專家,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需要有科學的指導,只有如此,才能提升新聞品質,創造佳績。
[1]詹新慧.與世界傳媒經濟大師對話——訪世界傳媒經濟學術會議創始人羅伯特·G·皮卡特[J].傳媒,2005(7).
[2]黃玉波,戴文君.我國傳媒制度變遷中的“潛規則”現象[J].傳媒,2005(10).
趙雯(1968-),女,管理學碩士,講師,畢業于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媒介經營管理、傳媒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