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倩
泰國青春校園題材影視作品淺析
——以電視劇《為愛所困》為例
吳亞倩
(作者單位:山西傳媒學院)
青春校園題材電視劇《為愛所困》自去年播出以來就極受追捧,在泰劇字幕組的翻譯制作后于中國網絡平臺播出,也收獲了大量中國粉絲。以《為愛所困》為代表的一系列泰國青春題材電視劇中,呈現出明顯的與中國青春題材影視作品的不同特點。本文圍繞這部作品分析泰國青春校園題材電視劇所帶有的特點,分析本題材影視作品中泰之間的不同。
泰劇;校園青春題材;為愛所困
泰國作為亞洲地區國家,由于其地處熱帶的地理位置、全民信佛的宗教信仰、獨特的民族語言,構成了鮮明的國家文化特點。中泰兩國之間也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擁有共同的亞洲文化和價值觀念,從根本上講,中泰兩國之間的文化上具有趨同性。與此同時,韓國電視劇“韓流”的冷落,也使極具異域風情的泰國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度;因此,國內觀眾對于泰劇的接受也就自然而然。這些可以說是近些年泰國電視劇在國內流行的一大主要原因,而我們今天所談論的是其中最受青少年群體歡迎的一個類型——青春偶像式的校園題材影視劇,它的流行可概括為以下幾個元素。
目前,國內由電視臺引進的泰劇相對較少,比較常見的是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所引進的電視劇節目由《海外劇場》欄目播出。但由于此欄目所引進的電視劇的題材相對傳統,播出時間也較晚,所以多數青少年群體選擇他們更為熟悉的網絡渠道進行觀看。
多數泰國電視劇視頻在YouTube可以在線觀看,經字幕組翻譯添加字幕后上傳至國內視頻網站,如優酷網、嗶哩嗶哩動畫彈幕網等視頻網站,隨時觀看、隨處觀看的優點得以凸顯,越來越多的泰國電視劇通過這種方式走進觀眾的視線中。泰國2014年推出的校園青春題材電視劇《為愛所困》正是如此,本劇第一季共有8集,在嗶哩嗶哩初次上傳的時間是2014年7月,第一季平均播放次數達到了每集32.6萬次,平均每集的彈幕達到了3.4萬條之多,其中第1-2合集更是達到了8.5萬次這驚人數字,足以體現出本劇的火爆。
在國內有眾多由泰語愛好者組成的字幕組存在。字幕組的成員大多是泰語專業或英語翻譯愛好者,對泰國電視劇及相關影視作品具有極大的熱情。大家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通過各種途徑獲得視頻資料后,將泰語或英語的字幕文件翻譯成中文,最后完成字幕特效及相關壓制,發布到網絡上供廣大泰劇愛好者觀看。字幕組的存在,極大地促進了泰劇在國內的傳播。
目前,我國內的青春題材影視作品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在情節上多狗血俗套,早戀、墮胎等幾乎在每個作品中都有所涉及,如《同桌的你》等;另有多數青春題材影片把重點放在傳統應試教育下倍受壓迫的學生掙扎、叛逆、迷茫心理。在藝術手法的表現上也相對單一。而對于豐富的校園文化等積極向上的主題,作品展現卻少之又少。對比之下,泰國青春偶像題材的影視作品無論從題材切入上,還是在內容的安排上、演員的表演上,都顯得更富有趣味。以《為愛所困》為例,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設定在一所貴族男校,主人公No是這所學校音樂社的社長,Pun是學生會的秘書長,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同學好友,有拉拉隊隊長(Earn)、游泳隊成員(Kom)等。從人物的設定可以看出在這部劇中存在多個社團,在社團活動的進程中,不僅推動了人物之間的關系進展,也表現出了校園生活的豐富。
4.1非專業演員的表演
在《為愛所困》中的幾乎所有演員,都是從各個中學選拔出的非職業、非專業演員。在這部電視劇中,所有的演員都是由適齡的高中生出演,用高中生來扮演高中生,最為真實不過。大多數演員的挑選是經過海選與試鏡的,也有個別如劇中拉拉隊成員Pete的扮演者August,因帥氣斯文的絕佳外形條件,其照片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瘋轉,被該劇導演慧眼識珠“空降”為該劇演員。
在這些高中生被選為演員后,雖然有上一定課程量的表演培訓班,但毫無表演經驗的他們在初期的表現仍會讓很多挑剔的觀眾感覺到“出戲”,但也正是這種純粹的、不帶任何偽裝的少年感、青春感,使這部校園青春劇“小清新”起來。這些稚嫩、偶爾會略帶尷尬的面龐,是《為愛所困》充滿真正青春氣息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季新參與的演員中,2000年出生,年僅14歲的Min憑借各方面優秀的條件獲得角色Mic,并且受到粉絲好評,具有很高人氣。反觀我國內各種青春影視作品的演員選擇,基本都是從有一定知名度的青春偶像中挑選,盡管已有一定娛樂影響力和粉絲號召力,但“扮嫩”的表演與“原生態”的真實表演還是會有一定的差異,這是中泰兩國青春偶像題材影視作品的一大不同。
4.2熱門流行歌曲的穿插
《為愛所困》第一季第一集開篇,就將故事放置在一個Party上——Pun為自己女朋友舉辦的生日會。本集一連使用了三首歡快活潑的背景音樂,劇中所有的角色伴著音樂群體亮相,在這樣的出場設計中,集中凸顯了故事中角色青春無敵的特點。在本劇第二季中,有一個核心事件就是校園音樂會的舉辦,每位主要角色都有演唱的機會。在這場音樂會中,多首泰國本國流行的音樂得以展現。這些歌曲的選擇一方面表現了角色的心理活動,一方面也增加了這部劇的青春流行的氣息。
在上文中我們已知本劇演員多為適齡高中生,在演員的選拔中,導演組也十分注意這些高中生們才能的考察,幾位主演大多有上好的表現。而像幾位唱功出眾的演員,甚至為電視原聲帶錄制了歌曲。比如,Earn的扮演者Ngern,不僅作為拉拉隊隊長在音樂會上演出了兩首歌曲,還為本劇錄制了插曲《轉變的聲音》。
4.3BL元素的大膽表現
相對單一、保守的題材選擇一向是中國青春偶像影視作品最受人們詬病的地方,或是修飾成分過多,或是主題相對單一。而在泰國青春題材的影視作品中,BL(Boys Love)的元素卻是屢見不鮮。《為愛所困》中的No與Pun,因為一次預算失誤相熟,漸漸走到了一起。Earn作為No的追求者,因不能得到No的回應,最終和同在拉拉隊的隊友Pete結為CP(Couple)。這種同性戀愛組合的方式在我國內的青春校園劇中是罕見的,不僅局限在本題材中沒有,在幾乎所有的影視劇作品中都幾乎避免了這一內容的直接表現。
“耽美”在目前的文化領域中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泰國,像《為愛所困》同樣題材類型的電視作品不在少數,近些年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除此之外,也有電影作品,如《愛情來了》《我的兄弟情人》等。但在國內幾乎沒有任何主流電視臺播出同性題材的影視作品,更不用提青春校園題材。不過近年來,網絡上卻開始了一股“耽美”題材網絡劇制作的風潮,先后涌現了《類似愛情》《逆襲之愛上情敵》《上癮》等網劇。這些網絡劇的制作,由于政策、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雖在成片上略顯粗糙,且僅局限在網絡平臺上的播出,但卻是我國影視作品中“耽美”題材表現的突破。
綜上所述,泰國青春校園影視劇給中國同類型題材影視劇提供了一些可資借鑒的參考,如大膽嘗試啟用新人演員;努力回歸到真正的青春狀態,還原真正的校園生活;在政策允許內放寬劇情表現等。但值得強調的是,由于受眾群體基本是年紀尚輕的青少年,他們仍處在“三觀”形成或完善的階段,獨自判斷的能力還較弱,所以在這一題材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我國具體國情,注意價值觀導向的輸出一定要具有正確的引導性。期待日后我國能夠創作出越來越多既有我國特色,又深受廣大年輕朋友喜愛的青春校園佳作。
[1]王麗佳.泰劇在中國網絡中的傳播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4).
[2]鄧靜.泰劇熱播中國的受眾接受心理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3(5).
[3]陳棻.泰國電視劇在中國的傳播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1(11).
[4]楊藝.中國耽美題材網絡劇的發展現狀與受眾心理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0).
[5]楊雪.泰劇悄然走俏 泰風席卷熒屏[J].商業文化,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