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茂
論攝影活動當中燈光效果與感覺的呼應關系
袁正茂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在攝影活動中,除了必備的攝影攝像技術外,充分把握燈光效果、使之與攝影師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呼應亦十分重要。其不僅有助于提升攝影工作者對藝術氛圍及瞬間靈感的把握和控制,還有助于提升其對藝術和審美的修養?;诖?,以“攝影活動中燈光效果與感覺的呼應關系”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分析了主導光源與畫面主調的關系,然后研究了輔助光對烘托效果的積極意義,接下來分析了背景對氛圍渲染的積極意義,最后對燈光攝影進行了整體概述與總結。望此研究能對攝影活動中光與影的使用與把握產生積極意義,促進我國攝影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光影關系。
攝影活動;燈光效果;氛圍情境渲染
所謂攝影工作并非單純凝結于按動快門的那一剎那,要想真正創作出具有美感、具有情感,并能為他人帶來心靈愉悅以及完美情感體驗的作品,需要長久的磨練。所謂的攝影技術有三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構圖、光、角度。只有充分把握這三點并加以合理利用與選擇,才能呈現出完美和優秀的效果。而在這三者中,筆者認為,對燈光效果的把握、對燈光與攝影工作者個人之間情感要素的把握,在其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將決定攝影畫面的最終呈現效果與風格。
主導光源即通常所說的主光,擁有決定畫面主調的關鍵性作用。在攝影過程中,以主光為基礎與核心,方能確定接下來的背景光、輔助光以及輪廓光等。而主光的確定是基于被攝體其質感、造型、主體與背景的分離情況以及明暗分配等情況來考慮主導光源的強度和光性。通常意義上,主導光源必須高于被攝體,因為科學實踐證明,人體最為舒適的感光角度就是模擬太陽照射的光效,如果主導光源過低,那么就會讓被攝體產生一種反常態的底光照明效果;但如果主導光源過高,則又會在無形之中造成一種居于被攝體之上的頂光效果。
由于主導光源照射會讓被攝體產生一定面積的陰影,因此在非畫面需要布置強烈反差的情況下,為了改善畫面的層次和光影效果,需要在知道光源外布置一定的輔助光。通常情況下,這種輔助光以柔光為主,并且要注意控制好光比(被攝體暗面與兩面之間的比例關系),恰當的光比一般控制在1∶3~1∶6。如果被攝體較為淺淡,則光比應控制在較小的數值,反之則要大些。另外,根據畫面的特殊需要,輔助光并非局限于一個,還可以根據畫面布局以及效果的需要,增加一個或多個輔助光,大膽使用與背景搭配合理的燈光,將會使攝影畫面呈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進而提升整體質感與美感。
在攝影活動中,背景主要起的作用在于烘托攝影主題和渲染氣氛。因此,在選擇背景光和對其進行處理時既要注重畫面的和諧,又要把握對比的原則。在對被攝體和背景光的具體把控過程中,可以通過選擇合適角度、照明范圍以及距離來對其進行控制,或者采用各類不透明的遮光霧或者半透明的漫射體在主導光源與背景軸線的適當位置上進行背景控制,調制到合適的亮度;而如果被攝體與背景之間擁有足夠的距離,并且與鏡頭較近時,則可以選擇單獨背景布光,這樣背景光就不會干擾到主導光源,還能對自身的覆蓋面、角度、亮度以及均勻程度進行良好地控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把握背景光的同時,對于基調、顏色以及氛圍的選擇也十分重要。比如,在被攝體后添加具有一定顏色的背景,再加上不同的燈光效果烘托背景,使被攝體產生不同的膚色效果,那么攝影畫面呈現出的視域將會更加寬闊。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被攝體的情感態度、表現姿態,以及對最佳表現力時刻的抓取,才能取得較好的攝影效果和極佳的情感表達方法。
不同的藝術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表現手法。在攝影活動中,對于燈光的布置和選擇,對于其最終藝術效果的實現,以及攝影師個人、被攝體的情感態度與表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人造光源,燈光攝影如今廣為存在于廣告攝影、婚紗攝影以及寵物攝影和人像攝影等棚攝環境中,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相對于室外環境中一開始便存在的自然光源——只需要考慮如何利用自然現象即可,而對于人造光源的可控性、技術性和可利用性,需要攝影師更為充分地對其加以研究、分析和理解,從而才能達到熟悉使用的程度。燈光本身的存在形式、使用方法是多樣化、多角度的,攝影師只有充分認識這一攝影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加以合理地選擇和利用,才能實現攝影藝術中的最佳表現效果,使其更加明確地表現出被攝體的情感、思想概念以及體現其特征,從而在光影的律動中,充分發揮其潛在功能與價值。
[1]孟慶國.攝影棚燈光淺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1).
[2]孫雅琦.影棚燈光系統在攝影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