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浩
論非線性思維在電視節目編輯中的作用
張 浩
(作者單位:錦州廣播電視臺)
電視節目編輯是廣播電視產業的重要基礎,其所編輯的節目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快慢與狀態好壞。在當今科技發達的社會環境下,利用非線性思維來提高電視節目編輯質量正成為廣播電視行業的重點工作。本文主要討論非線性思維的內涵及其在電視節目編輯中的優勢與作用。
非線性思維;電視節目編輯;優勢;作用
電視節目制作與編輯同人們的日常生活、歷史文化、社會活動等息息相關,伴隨人們精神文化素養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電視節目編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這一發展形勢下,非線性思維被廣泛應用在現代電視節目編輯中,對電視節目編輯質量提升、編輯思路創新等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與依據客體思維方式線性發展歷程對問題進行思考與解決的線性思維相對,非線性思維指的是以非線性系統作為基礎思維方式,以發展觀為支撐平臺,從發展角度尋求問題解決方法的一種發散性、系統性和全面性的思維方式。運用非線性思維能夠真實反映出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且非線性思維具有整體交互性和多元開放性特征,將其應用在電視節目編輯中,可以為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聽效果。
與傳統的電視節目編輯相比,非線性思維編輯具有編輯水平高、信號質量強、使用壽命長、投資少成本低、網絡化程度高等諸多優勢。編輯水平高體現在非線性思維將所有素材事先儲存在電腦內,使用時只需簡單搜索即可[1];信號質量強體現在非線性思維可以有效解決以往因磁帶極易受損而引起的節目播放效果問題;使用壽命長體現在非線性思維將制作設備數量降至最低,且設備使用次數非常少,從而大大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3.1打破了傳統鏡頭剪輯原則的局限
傳統電視節目的編輯基本上都是以只有具備一定關聯的鏡頭、場面等才能夠被剪輯在一起的蒙太奇理論為基礎,而非線性思維在現代電視節目編輯中的應用,打破了這種傳統鏡頭剪輯原則的局限。它通過更為豐富多樣的剪輯方法與先進剪輯工具,對音效、視頻、腳本等各相關因素進行重新組合與處理,從而制作出畫面更為生動形象、審美效果更為強烈、服務更為優質、視覺沖擊更具震撼力與感染力的電視節目[2]。另外,電視節目編輯人員為提高節目收視率,增強節目視聽效果,吸引更多觀眾,往往會充分運用非線性思維來不斷提升自身的基礎、綜合及推理能力,提高自身編輯水平與電視節目編輯質量,并積極改變以往編輯方式,這就為電視節目編輯方式的改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2有利于電視節目編輯的創新
當下,為滿足不同人群對電視節目的個性化和多元化需求,非線性思維要求電視節目編輯工作者從編輯思維、意識、操作三方面做重點加強。即在非線性思維的運用下,電視節目編輯更加注重對編輯工作者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創造性思維主要通過直覺、靈感和經驗等體現出來,其中靈感與耳直覺是非線性思維的重要內容與基礎,也是創造性思維順利發揮的關鍵。要想編輯出具有創造性的電視節目,直覺與靈感缺一不可[3]。靈感是大腦潛意識對信息進行加工的結果,而直覺是對新事物的觀察,是一種原始思維創新活動。所以,非線性思維在電視節目編輯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激發編輯人員的創造性思維,并在長期的應用過程中不斷提升編輯人員的創新能力,進而推動電視節目編輯的快速創新與改革。
3.3給編輯提出了全新要求
非線性思維在電視節目編輯中的運用給編輯人員的編輯思維、編輯意識和編輯操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在編輯思維層面,編輯效果是編輯人員在編輯工作中借助語言等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概括的一種反映,而編輯工作是一種創造性工作,所以非線性思維的引入,要求電視節目編輯者的編輯更具表現力與創造力,在編輯思維上更具發散性、開放性與靈活性[4]。在編輯意識層面,編輯意識是編輯主體對編輯對象所形成的一種自覺的、能動的、帶有情感體驗和系統化的一種心理反映,即非線性思維要求電視節目編輯者積極建立起服務意識、受眾中心意識和互動意識。在編輯操作層面,由于非線性編輯系統幾乎將字幕機、編輯機、調音臺、特技臺等全部后期制作設備功能集于一身,所以其在電視節目編輯中的應用既賦予了電視節目更高的技術含量,改變了電視節目編輯的環境,又為編輯者提供了更為廣闊靈活的創作空間。所以,電視節目編輯人員需要更為熟練地掌握與運用影視制作理論方法和軟件。
電視節目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既能緩解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能向人們傳播更多知識與信息。因此,運用非線性思維來提高電視節目編輯質量,提高編輯人員的創造力,強化節目視聽效果,提高服務水平,推動電視節目行業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韓凌.非線性思維在電視節目編輯中的運用[J]. 西部廣播電視,2013(15).
[2]恩和阿木爾.淺析非線性思維在電視節目編輯中的作用[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5).
[3]董婭鈿.非線性思維方式在電視節目編輯中的體現[J].新聞傳播,2012(12).
[4]張瑩.非線性思維的培養對電視編輯創新的意義[J].科技傳播,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