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娟
光纖活動連接器的簡介與維護
楊偉娟
(作者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722臺)
對光纖傳輸系統中,光纖活動連接器的種類、技術指標進行簡單介紹,并對該器件在實際使用中的常見問題和日常維護時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闡述,有助于光纖傳輸系統應用與維護水平的提高。
光纖傳輸;光纖活動連接;技術指標;使用維護
光纖傳輸是以光信號作為傳輸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傳輸方式。因為光纖容量大、損耗低、電氣絕緣性好、干擾小、保密性好及造價低廉等優勢,而被廣泛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在光纖傳輸系統中,為了實現光源到光纖、光纖到光纖及光纖與設備之間靈活可重復拆裝的連接,常常使用這種能在光纖與光纖之間活動連接的元件,即光纖活動連接器。光纖活動連接器是可以穩定但并非永久的連接兩根或多根光纖的無源器件,它要把2根光纖的端面精確地連接起來,并完成發射光纖輸出的光能量最大限度的傳輸到接受光纖中,而且因此產生的損耗比較小。實用的活動光纖連接器必須具有損耗低、體積小、可靠性高、便于操作、重復性、互換性好及價格低廉等優點;同時,還要求它能承受一定的機械沖擊和適應一定的溫濕度環境條件。
1.1光纖活動連接器的類型特點
光纖活動連接器的種類繁多,式樣五花八門,每一種都是為了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而產生的,它們有著不同的技術指標。光纖活動連接器可分為單芯型和多芯型,也可以分為單模型和多模型。常用的套筒型單芯連接器主要由套筒和插針2部分組成,插針端面設計有各種形狀,如平面型(FC)、球面型(PC)、8°斜面型(APC)和超級球面型(UPC)。光纖活動連接器按的接頭又可分為FC、SC、ST、LC、D4等不同的結構形式。最常見且使用最廣泛的是FC(圓形帶螺紋,配線架上使用多)、SC(圓形卡接式)和ST(路由器,交換機上最常使用)3種結構形式。
選用一個光纖活動連接器,必須確定光纖的模式類型(單模還是多模)、連接頭的類型、所連光纖的長度和光纖的外徑尺寸。例如,OFC-S-FC/PC-30-10表示單模光纖連接器、FC/PC型接頭、光纖外直徑3mm、長度10m;再如,OFC-M-FC/APC-09-5表示多模光纖活動連接器、FC/APC型接頭、光纖外直徑0.9mm、長度5m。
1.2光纖活動連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活動光纖連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有以下幾點。插入損耗:因接入連接器而對光信號帶來的附加損耗,要求在0.5dB以下。回波損耗:對來自于光纖耦合面的反射光的損耗,要求大于45dB。重復性:每次插拔后其損耗的變化范圍,應小于0.1dB。互換性:同一種連接器不同插針替換時損耗的變化范圍,應小于0.1dB。插拔次數:連接器在滿足上述損耗范圍的情況下,可插拔的次數,應在上千次。工作溫度:在工作溫度范圍內(一般在-25℃~+75℃),連接器的損耗變化量應控制在0.2dB范圍內。
2.1光纖活動連接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光纖連接時,產生的損耗主要來自制造技術和光纖本身的不完善,光纖的橫向錯位、角度傾斜、端面間隙、端面清潔度及纖芯直徑、數值孔徑、折射率分布的差異和光纖的橢圓度、偏心度等都會影響連接質量,其中,軸心錯位和間隙對損耗造成的影響最大。
為減小插入損耗,加大回波損耗,在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為使連接器之間精密配合,達到最佳耦合,在同一鏈路中盡量使用同一類型、同一批次的連接器;二是避免拉拽、彎折等機械沖擊,轉彎時增大彎曲半徑,連接器因人為因素或其他機械沖擊造成損壞時,及時更換連接器;三是拆卸時及時帶上保護罩,保護插針端面和插針體,防止外物摩擦碰撞插針端面;四是光纖連接對連接頭的清潔度要求非常高,手印和灰塵都可能對連接器的性能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要時刻保證連接器的潔凈。
2.2光纖活動連接器的清潔與維護
光纖活動連接器在通信網絡的安裝、調試及維護過程中,往往要經歷多次的插拔,而這一過程經常會造成連接器端面受損或受到污染,從而增加連接器的插入損耗,降低回波損耗,影響到光鏈路的傳輸性能,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傳輸失敗。因此,在日常的操作和維護中,應該嚴格執行操作規范,確保連接器端面的清潔度。如果光纖端面被污染了,就要按規范程序進行清潔。下面就2種常見的清潔維護方法做具體介紹。
2.2.1使用專用的無塵紙或無塵布加無水酒精擦拭
取一張專用無塵紙蘸上無水酒精反復擦拭光纖活動連接器的陶瓷套管柱面和連接器的傾斜端面。擦拭時力度要適中,防止損傷連接器的端面。
2.2.2使用卡帶式清潔器清潔
這種方法是使用強力粘膠黏掉連接器端面的污染物。它采用成卷的擦拭帶裝在可轉動的外殼中,外形與錄放機的磁帶相似,使用時轉動外殼,用擦拭帶擦拭連接頭端面,黏掉污染物。這種方法不用酒精,且清潔效果明顯。
光纖活動連接器作為最便捷有效、價格低廉的光纖連接原件,已經廣泛應用于光纖通信網絡、光傳輸設備和光測試設備中。在日常的使用和維護中,不僅要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范,還需要總結實踐經驗,提高維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