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志
加強無線覆蓋確保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
馬文志
(作者單位: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局)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范圍日益壯大,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生活。為了使農村廣播電視服務得到有效保障,還需要繼續加強無線覆蓋工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更大助力。
無線覆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
廣播電視作為一種現代化傳媒,因其直觀、簡單的特點,得到了快速、廣泛的傳播,這給深遠地區農村了解外界提供了機會。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文化建設是不可缺少的,而廣播電視服務保障作為農村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對于豐富村民生活、傳播文化知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此,必須繼續加強無線覆蓋,使更多的農村居民享受到廣播電視帶來的優質服務,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發展提供助力。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已經解決了滑坡問題,有了無線發射臺站,可以使無線覆蓋的發展速度變得更快。在農村無線覆蓋率持續擴大的情況下,還要注意保障農村居民的視聽收益。然而,在當前農村廣播電視發展中,無線覆蓋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沒有建立明確的管理機制以及村民對廣播電視存在“盲區”問題等,拖慢了農村廣播電視的發展速度。不僅如此,農村無線覆蓋還存在著資金問題,很多區縣在財政上有一些困難,不能為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提供足夠的資金所需,這在一定程度上很大程度影響了農村廣播電視的發展。
2.1衛星直播,優化公共服務
給農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無線廣播電視是其中的基本手段。在我國,廣播電視覆蓋還是以無線覆蓋為主。但是,針對當前農村無線電視覆蓋的“盲區”問題,應采取衛星直播的辦法解決。衛星直播的優點在于,不僅能保證接收質量,也不必花費太多的建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無線覆蓋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衛星直播也能接收較多的節目套數。組件衛星平臺的資金由國家提供,衛星接收的資金由政府撥付,如此一來,對廣播電視存在“盲區”的村民不用花錢就能夠收看電視節目。而且,接收的節目套數可以多達幾十,為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的發展提供了助力。解決了無線覆蓋的“盲區”問題,對于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農村地區,可以考慮發展有線電視互聯網,更好地滿足村民需求,如此對于保障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也有很大幫助。
2.2考慮數字化連接,推廣數字電視
單載波、多載波結合是強制性的數字電視傳輸標準,對此,相關部門早有頒布,不管是哪一個地區的數字電視傳輸,都必須執行這一強制性標準。而國家廣電總局的責任,是通過各種措施落實數字電視傳輸,通過規范化的標準制定,建立系統化的、行之有效的標準數字電視體系。但是,在標準實施階段,為保證技術參數沒有錯誤,還必須有技術試驗。所以,還需要提出數字電視無線覆蓋規劃,制定相應的方法實現模擬電視與數字電視二者之間的轉換。同時,對于數字電視技術,還要有配套的管理方法。但是,在這一過程的實現中,還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推開、試點等工作,完成模擬和數字同播,方可繼續開展新業務。考慮到我國城鄉發展的較大差異性、東西地區農村發展的較大差別,要想實現模擬與數字的轉換,勢必要經歷較長的時間;而且,這一過程中也可能發生不少問題。因此,保障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一定不能拖到數字化完成后才進行。根據中央指導,必須繼續加強無線覆蓋,發揮無線發射站的作用,滿足農村居民廣播和電視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數字化連接,在農村中推廣數字電視。
2.3建立行之有效的監測管理機制
現階段,我國廣播電視發展十分迅速,無線覆蓋涉及的范圍日益壯大,為保障農村廣播電視服務,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其所屬的廣電單位,都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監測管理機制,理順關系,制定系統的工程建設管理辦法。同時,為使無線覆蓋工程的質量得到落實,還要健全規章制度,在無線覆蓋工程建設中加強監督管理。除此之外,為了保證無線覆蓋的專款專用,還需要制定科學的資金補助管理計劃;為了保證無線覆蓋率,為村民提供更好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還需要立足于農村實際情況,建立與之相對應的、長效的無線覆蓋方案,并做好工程驗收,從而使無線覆蓋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確保工程效益。
當前,在農村電視廣播建設中,無線覆蓋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使農村廣播電視服務得到有效保障,相關工作者必須加強監測管理,建立系統的管理體系,優化服務,擴大無線覆蓋范圍,以使農村居民享受更優質的廣播電視服務,從而更好地推動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1]楊飚.健全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制研究報告[J].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學報,2012(1).
[2]曾巖.新一輪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J].廣播電視信息(上半月刊),2011(1).
[3]楊飚.健全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基于四川省的案例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