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的發展一直與教育產業有著的密切關系。很多出版社的利潤增長中,教材的出版發行貢獻頗大。可以說教育產業和出版產業的結合一直處于雙贏狀態,互相支持,攜手發展。
1 當前網絡教育現狀
當前中國的網絡教育可謂發展得風生水起。網絡教育也稱為遠程教育,是利用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起來的新型教育形式。我國的網絡教育始于l994年實施“中國教育科研網示范工程”,僅20年時間,以年環比增長18%左右的速度飛速發展,到2014中國網絡教育市場規模就達到1096億元。李克強總統在15年兩會上提出以“互聯網+”帶動中國產業升級的號召,教育產業的“互聯網+”更是引人注目,網絡教育、數字出版的上市公司(全通教育等)甚至創下了中國股市史上最高股價,可見全社會對網絡教育的強烈看好。
2 傳統出版業的應對策略
傳統出版業要在網絡時代贏得生存空間,需要從觀念上打破行業界限,把出版業作為信息產業的一部分來發展,與信息產業融為一體。在很多發達國家已開始了電子電信業和傳統傳媒之間的兼并重組。在我國,出版和教育產業經過長期整合, 2014年出現了中國網絡教育集團有限公司、新東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的網絡教育-出版集團,開始把出版業和教育業很好地融合在信息產業中。
這種融合是出版業的趨勢,出版社必須要加強網絡出版。自1995年中科院的《神州學人》雜志首次發表了電子版的期刊,拉開了中國互聯網出版的序幕以來。至目前互聯網出版產業發展的速度很迅速。現在網絡出版主要以四種形式在發展:第一種是簡單出版,以文字和圖片為主;第二種是數據庫出版;第三種是多媒體出版,即流媒體出版,是把文字、圖像、視頻等信息素材融為一體的出版形式;第四種出版形式是混合出版,它更有發展前景,即把簡單出版和多媒體出版混合,同時特別強調互動、溝通、交流,形成一種帶有社區氛圍的傳播出版形式。
3 網絡教育的發展對出版產業的影響
網絡教育的發展對出版產業是個極大的機遇。網絡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出版資源,開發出了大量的網絡教育讀物來滿足人們的需要。而網絡出版中的混合出版,強調互動和交流,和教育的本質相得益彰。另外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網絡出版產業高投入收益慢不同,教育網絡出版具有高贏利性。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網絡教育用戶消費需求專一,產品具有非競爭性、流通快速、成本低廉、投入產出比例高。在傳統出版時代,教材的出版就是出版社的贏利“奶牛”。在網絡時代,網絡教育出版也將成為出版業帶來巨大的利潤空間。
4 出版機構的發展方向
在如今國內教材教輔出版市場競爭慘烈供過于求的情況下,出版機構也到了關注網絡教育出版,追求出版業新的增長點的時候了。網絡教育出版業將會成為投資和產業的熱點,要做好網絡教育出版,需要做好如下幾點。
第一,要充分發揮網絡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開發適應網絡教育形式的網絡教育出版產品。“傳授、互動、溝通、交流”是教育的基本方式,這就要求網絡教育產品不能僅是枯燥的文字和聲音,要根據具體學科及教學內容的需要,用非線性編輯設備把圖片、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料各種素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網絡教育的一大特點是授課與學習在時空上的分離,這種時空分離使師生間的互動變為非實時。所以產品需要提供大量的支持性資源,比如習題庫、補充資料、參考書目等,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并且教材之外,可建立論壇,讓師生互動,消除學習的非實時性。總之網絡教育出版要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建立完善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才能避免進行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才能提供適合學生學習的產品。
第二,利用網絡的宣傳發行優勢創建暢通的發行機制。網絡教育出版產品也要和傳統的出版物一樣建立完善的宣傳發行途徑。當前,網絡宣傳和電子支付手段的成熟,使網絡本身就具備良好的推廣發行基礎。網絡教育出版產品可乘這股“互聯網+”的東風,以“互聯網+宣傳+發行”的方式,以低廉的成本擴大市場。
第三,重視合作,提高網絡教育出版物質量。國內網絡教育出版的發展時間不長,市場上難免魚龍混雜。要推出高質量的網絡教育出版產品,就要重視和相關的出版社和院校的合作,實現技術、市場和學術的三方共贏,有利于合作開發出符合網絡特點和市場需求的優質的網絡教育產品,這當然也需要各方認識到網絡出版的重要性,在人員、設備、經費等上面給予支持,使其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第四,注意出版物的版權等相關法律問題。在網絡出版發展初期,互聯網的版權問題并沒受出版社重視;近年來,一些出版社都遇到過版權官司,2005年僅北京海淀區法院受理的網絡侵權案就達150多件。現在出版業必須要重視網絡出版的版權問題了,規范數字出版產品交易、傳播及使用,從確權、示權、維權全方位保護版權,以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法律為基礎,強化互聯網產品版權意識,認真搞好出版物的版權保護。
作者簡介:王貴平(1974-),男,湖北荊州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