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基層電視新聞報道骨干的業務素質一直是制約電視宣傳水平的重要瓶頸。武警四川省總隊電視宣傳工作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基層電視新聞報道骨干的業務素質,充分發揮基層電視新聞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1 配齊裝備,把器材保障作為電視宣傳的基本支撐
四川地域面積廣,自然災害頻發,新聞素材豐富,而總隊的基層單位眾多且高度分散,最遠的中隊距總隊機關有700多公里,單靠總隊宣傳人員的力量難以在第一時間輻射到每個單位。為此,我們努力為基層配齊拍攝和編輯設備,為電視報道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強保障。
注重基層電視宣傳裝備建設的整體推進和固強補弱,除積極鼓動基層單位自購器材外,總隊為25個基層支隊配備了小型專業高/標清攝像機和移動非線性編輯及傳輸系統。整套設備操作簡便,攝像、編輯、傳輸功能完善,效果清晰,攜帶方便,能夠很好地滿足基層電視報道,尤其是突發事件報道的需要。各基層單位在近年內也紛紛為中隊配置了DV攝像機,有的還配置了專門為電視宣傳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和無線網卡。據統計,總隊有90%以上的中隊有DV攝像機,有30%的中隊有編輯和傳輸設備。
2 搞活培訓,把學習作為提升電視宣傳能力的有效途徑
實踐證明,基層有一支過硬的骨干報道隊伍是成功開展好電視宣傳工作的關鍵。為此,工作站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以提高基層新聞骨干的能力素質。
2.1 集中輔導“系統訓”。從2010年起,每年組織全總隊電視宣傳骨干開展為期一周左右的集中培訓。培訓前,通過電話了解、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各單位電視新聞宣傳工作的現狀進行“把脈”,找出基層報道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周密制定培訓計劃,做到有的放矢。培訓中,邀請總政治部、武警總部上級業務部門,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知名編導、記者、攝像授課,采取線索匯報、答疑釋惑、集體改稿、總結交流體會等多種手段,確保培訓工作上層次、有深度、出效果,確保參訓學員長能力、開眼界、通渠道。
2.2 人裝結合“組合訓”。每次組織培訓,參訓人員都帶著設備參加,除進一步傳授設備的操作技能外,還采取課堂教學與外出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模式,分組到部隊實地采訪,培養大家從簡單的攝像人員到用新聞眼光發現新聞的記者轉變,讓參加培訓人員在培訓期間至少獨立完成一條電視新聞的采編。
2.3 多種平臺“日常訓”。堅持辦班集訓與自學成才相結合,送學進修與崗位練兵相結合,借助社會力量與挖掘內部潛力相結合,積極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形成了崗位自訓、警地聯訓、上級帶訓、任務促訓“四訓合一”的日常培訓體系。(1)崗位自訓。為每個支隊配發專業書籍,要求各支隊每月組織一次包括中隊新聞報道人員在內的集中學習,半年舉行一次業務講座,從事宣傳報道的人員每月落實1個業務訓練日。(2)警地聯訓。借助地方資源,與地方電視臺結對,開辦人才培養點7個,先后培訓80余人次。目前,基層電視新聞宣傳骨干50%參加過地方電視臺的學習或實習。(3)上級帶訓。推薦總隊級新聞從業人員積極爭取到總部業務單位和地方電視臺以幫助工作的形式參加學習,提高能力;堅持為支隊級新聞報道員提供帶訓平臺,每年二至三期,一期二至三人邊工作邊學習培訓。(4)任務促訓。通過搶險救災、安保執勤、重大演習等大項任務,采取上級給任務練、壓、逼等方法,促使任務單位新聞報道員的業務素質在完成任務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近年來,部隊參與所有的突發事件、重大活動通過上下協力,基本沒有漏報和誤報的情況。通過組織基層報道員參加大型活動或重要新聞的觀摩采訪、聯合采訪等活動,為各單位之間、報道員與媒體記者之間提供交流互動和相互學習的機會,在實踐和幫帶中提高能力。
3 健全機制,用制度來保障電視宣傳工作的順利開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實踐中,注重用制度規范秩序,用制度保障基層電視新聞宣傳工作的順利開展。
3.1 建立評分制度。制定《新聞報道用稿統計量化評分細則》和《基層單位上稿量化標準》,對在各媒體上稿的情況進行量化打分,明確了先進單位和個人評選標準,對用稿情況實施每季度通報一次,督促基層報道員尋找新聞點,積極主動作為。
3.2 建立用人制度。制定下發《新聞報道骨干隊伍建設實施辦法》,從制度上保證新聞骨干隊伍的健康成長。針對基層部隊人員流動快,新聞骨干來源渠道少的實際,結合干部調整、骨干配備、新兵分配等工作,優先挑選政治素質好、熱愛新聞工作、有一定寫作基礎的官兵充實到新聞骨干隊伍中。
3.3 建立獎懲制度。制定《新聞獎懲實施細則》,對新聞上稿的數量和質量做明確規定,與晉升提拔和士官轉改掛鉤,讓實干者得實惠、有奔頭,同時也對不作為者以調離崗位,推遲晉升、崗位轉改等懲罰。堅持每季度對各單位和每名新聞骨干上稿情況進行講評通報,從而促使各級對新聞工作予以高度重視。
3.4 建立通聯制度。密切與基層單位的聯系,制作下發《基層報道員通訊錄》,每半年更新一次;在內部網建立報道員信息交流群,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并通過信息群及時公布每月宣傳報道重點、通報重要信息等;采取線索匯報、請示報告、邀請采訪等方法密切與各媒體的關系,為發稿暢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