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縣級電視臺是我國四級電視網中最基礎的單元,是聯系最基層受眾的主要通道。然而,近幾年面對覆蓋面愈來愈廣的央視、省級衛視及方便快捷的新興可視媒體的沖擊影響,縣級電視臺因其規模小、專業人員少、設備落后、觀念守舊等原因,生存空間日益狹小,事業發展舉步維艱。本文根據當前縣級電視臺實際情況,就縣級電視臺如何突破生存困境,走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進行了探究。
1 造成縣級電視臺發展困境的原因
隨著數字電視在縣級區域的普及,觀眾由原來的只能收看幾個臺,發展為可收看上百個臺。縣級電視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受中央、省級及市級電視臺的沖擊影響很大,與一些新興媒體更是難以比拼,這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
1.1 觀念陳舊,管理體制落后:目前,大多數縣級電視臺基本還是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人的傳統思想觀念很深,比較保守,不愿進行探究式改革。造成縣級電視臺越來越缺少吸引力,越來越難以受到觀眾的關注。
1.2 資金投入不足:廣播電視是重裝備高投入行業,設備更新快,需要不斷投入資金。而絕大部分縣級電視臺只有少得可憐的財政撥款,維持運轉的資金主要靠廣告和企業贊助。但是地處中西部地區的縣域經濟普遍不好,很少有企業在電視臺打廣告,再加上其他媒體與電視臺爭搶廣告份額,廣告收入很有限,造成縣級電視臺沒有充裕的資金來用于發展。
1.3 人才嚴重匱乏:縣級電視臺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特別是高素質的人才。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縣級臺從業人員中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專業高校畢業生人數極少,在高校系統學過電視業務知識的更少。
1.4 節目不新穎,安排不科學:因受資金和人才的限制,縣級電視臺拿不出新穎的電視節目,再加上節目安排的隨意性,難以吸引觀眾。而且因為地域狹小,新聞資源儲量小,只好多次重播節目,由于反復“燙剩飯”,使本來就有限的觀眾群產生了審美疲勞。再加上設備陳舊,播出信號質量差,更加重了觀眾的厭煩心理。這是造成縣級電視臺觀眾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
2 縣級電視臺如何突破生存發展瓶頸
縣級電視臺面對一系列的生存和發展困難,在人員、技術、設備都比較落后的狀態下,如何挖潛改造,發揮自身優勢,進而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已成當務之急。
2.1 深化改革整合內部機制:首先,要擯棄因循守舊的傳統思想觀念,大膽進行深化改革,一是要嘗試進行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即通過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組織合理調配的方式,來實現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機制。讓真正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其次,進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打破原有的管理運行機制,通過對內設機構的有效整合,建立一套與新時期廣播電視工作相適應的運行機制。
2.2 建立激勵機制,“多勞多得,效率優先”:因為電視臺沒有人事任免和自主招聘人員權,不稱職人員不能辭退,有能力的人才又難以招進來。只有建立內部激勵競爭機制,通過制定相關的激勵懲罰制度,以制度規范人,實行“按崗定酬、按職務定酬、按質按量定酬”,體現“多勞多得,效率優先”的基本分配原則,以此來調動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3 凸現地方特色,創造精品欄目:縣級電視臺身處基層,擁有群眾易于關注、參與、觀看并傳遞身邊事等優勢,所以,要圍繞這些優勢對欄目進行定位,在地方特色上下功夫,著力打造能夠彰顯當地特色的品牌欄目,以便擴大穩固的收視人群。
2.4 與時俱進,走創新辦臺之路:縣級電視臺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如今隨著形勢的發展和種種外因的變化,逐步呈現衰落下行的態勢,嚴峻的形勢倒逼著縣級電視臺必須要走與時俱進,創新辦臺之路。一是要在節目內容和節目形式上搞創新。通過創新吸引觀眾,擴大收視群;二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欄目和本地“名牌主持人”,通過這些品牌欄目、名牌主持人來穩固擴大觀眾收視群,有效提高收視率;三是要在廣告經營、制作、播出方式上創新下功夫,同時,積極開發新型廣告傳播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微信等新型傳播媒體,來擴大廣告覆蓋范圍。爭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總之,盡管造成縣級電視臺的生存和發展難題有許多,但不外乎客觀和主觀兩種因素。客觀原因是資金缺乏、設備陳舊、人才不足;但思想僵化,缺乏危機意識和創新理念,這些主觀原因才是問題的關鍵。所以,縣級電視臺如何擺脫當前的困境,闖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是值得深入探討和摸索實踐的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所幸的是,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提速,經濟建設的重心和企業商機已呈現出從城市逐步轉移到城鎮的態勢,給縣級電視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縣級電視臺應當抓住這一難得的契機,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找準影響生存,制約發展的癥結,對癥下藥,才是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