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與央視、省級衛視相比,城市臺在各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劣勢,但是城市臺也有其天然優勢。本文以電視健康欄目為例,探討城市臺的競爭優勢以及在電視健康欄目社區化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
打開電視機,從央視的《健康之路》《中華醫藥》到北京衛視的《養生堂》、山東衛視的《養生》、貴州衛視的《天天健康》、河南衛視的《國醫養生堂》等,健康類的節目欄目多達數十檔。健康養生類節目的大量出現,足以說明受眾對它的需求,但是對于城市臺而言,如何辦好健康養生類節目,如何在央視、衛視眾多的同類節目的重重包圍中,辦出自己的特色,得到觀眾的喜愛,需要相關從業者認真思考。
央視《健康之路》、北京衛視《養生堂》等養生節目的形式大體相似,通過邀請中西醫養生專家以演播室訪談輔以一些專題片的形式,把健康養生知識傳遞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如果城市臺健康節目也采用這種形式,僅僅簡單模仿,是沒有出路的,因為,無論從演播室舞臺等設備的投入、邀請專家的知名度、明星效應等,城市臺都無法和央視、衛視的健康節目相比。無論新聞節目還是健康生活類節目,城市臺的優勢就在于它的地域化,貼近觀眾接地氣,這也是城市臺所有節目在固定區域內競爭優勢所在。對城市臺的編導、記者、制片人而言,發揮城市臺在固定區域內的地域優勢的關鍵就是要轉變做節目的理念,以社區為依托,打造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健康養生類節目。本文結合徐州電視臺《天天新健康》這些年做生活健康類節目的實踐,探討一些具體的做法。
1 節目選題內容來源社區
制片人、編導、記者制作節目的理念要變化。目前,生活健康類節目很多,更多的是給觀眾灌輸生活健康知識,而這些知識很多來源于網絡,觀眾到底需不需要,是不是非常迫切地想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觀眾究竟需要和喜歡什么樣的節目內容,編導對此一無所知。在節目中,經常會出現了一些編導費了很大精力制作的節目,收視效果卻很不理想,因此,在報送健康節目選題之前,欄目組應要求編導一定先走進社區了解觀眾的健康需求,了解社區居民當前健康關注什么,養生熱什么;居民關注的和正在使用的養生方法是否有科學依據;了解小區里的健康達人;了解他的健康妙招是什么;了解社區這一階段什么疾病高發,又該如何防治等。這樣做出來的節目例如《泥鰍血治百病可信嗎》《百歲老人養生三招》《老年人感冒可不能隨便用藥》就非常接地氣,也能取得較好的收視效果。
2 節目現場制作到社區
既然演播室內健康節目無法與央視、衛視抗衡,那么城市臺就應該發揮自己接地氣的長處,把節目做到社區去。把節目做到社區有這樣幾層含義:一是在社區這一區域完成節目的采訪,可以在社區廣場,也可在居民家中,這樣本地觀眾收看時有親切感;二是節目編導盡量現場完成節目的所有過程,而不能靠后期畫面加配音來完成,以保持節目的現場感;三是即便是欄目的專家顧問也要深入社區,在社區和居民現場交流互動,這就避免了專家的枯燥說教,也更容易為本地觀眾理解和接受。例如,徐州臺制作了一檔《看手相識健康》,就帶著中醫專家到社區廣場,現場給大家看手相講健康,結果現場人越聚越多,專家越講越興奮,這樣做出的節目也理所當然深受觀眾的歡迎。
3 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節目制作
當節目和觀眾有了密切的聯系,觀眾自然會予以關注。對于城市臺的節目來說,和央視衛視競爭最大的優勢就是做節目時很容易貼近本地的觀眾,從而讓節目和本地觀眾建立某種聯系。如何利用這一優勢讓節目和觀眾建立聯系,可以說關系到城市臺節目與央視衛視競爭的成敗。健康類節目,除了深入社區,從和社區居民交流中選出節目選題外,另一個重要的做法就是盡可能讓觀眾參與到節目的制作中,或進行展示,或當群眾演員,讓普通市民成為節目的主角,讓節目成為市民展示自己生活智慧的平臺。
4 編導記者全方位融入社區
在盡可能讓社區居民參與節目的同時,欄目也要求編導記者理念有新的變化,不要為做節目而做節目。編導記者首先要融入社區,欄目要求每個編導記者都要負責十幾個重點社區,要成為這十幾個社區的“片警”,要了解這十幾個社區的基本健康養生概況,比如社區的養生達人,社區的各種健身俱樂部,熱心公益活動的積極分子,并和社區這些人交上朋友。
5 在社區開展多樣性的活動
把節目做到社區同時在社區開展各種活動,和社區居民互動也是爭取廣泛收視人群的一個手段。節目在各個社區都有自己的觀眾群,為此,電視臺把社區觀眾組織起來,成立養生俱樂部,觀眾表演俱樂部,并定期開展活動。另外還組織專家義診、專家進社區講座等活動,吸引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為節目凝聚了大量的人氣,也為廣告搭建一個很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