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產業也得以迅速發展,其規模也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安全播出問題。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穩定已經成為新時期發展的難題,并在安全、穩定播出的要求下顯得特別重要。本文著重對廣播電視內容的安全播出進行分析,指出如何對安全播出技術進行維護及管理,以其廣播電視能夠安全播出。
廣播電視作為輿論導向的重要工具,越來越多的非法信號干擾,破壞了廣播電視的信息網絡,給我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帶來了不良影響。廣播電視播出系統是電視臺內外信號的聚集中心,,要保證播出的安全,就需要加強對廣播電視播出技術進行有效地維護及管理。
1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論述
安全播出是指廣播電視播出和傳輸網絡系統的軟硬件及其他相關數據安全正確地運行,在傳輸的過程中信號不中斷、內容不被修改,廣播電視用戶能夠正常接收廣播電視節目傳遞的信息。安全播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廣播電視播出的安全基礎保證,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廣播電視節目中的各種傳輸機構與播出機構的所有節目都是安全的,并且在播出的過程中也是安全的;廣播電視傳輸的系統安全,指的是各個傳輸機構進行抗擊與防范一切破壞節目傳輸的干擾信息及非法信號,進而保障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所具備的現實安全;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安全,主要指廣播電視節目符合黨的發展道路,承擔著傳播科學文化,引領正確輿論導向的使命,對社會思想、文化意義的宣傳具有重要作用;信號接收安全,指用戶能夠安全地接受和存儲所需要的電視節目信息,并且傳播的信息是被授權的、是允許被傳播的。
2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特點
2.1 政治性較強
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不受任何年齡、學歷、經歷、素養的限制,只有做到能聽、能看才能夠有效地從廣播電視節目中獲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此外,廣播電視新聞作為我國社會信息的輿論導向,肩負著黨和國家重要的話語責任權,黨和國家的重要信息是通過廣播電視的途徑傳給億萬大眾的,由此,民眾對廣播電視的依賴性很強,并在民眾中具有較高聲望。
2.2 即時運作
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過程中,會有一些現場直播,如:新聞聯播、大型晚會等一些節目,這些節目不僅關注度高,而且采取即時運作,播出期間出現的任何差錯都無法更改。
2.3 制作背景復雜
廣播電視節目從制作到播出經歷多個環節,其正常工作的步驟包括節目制作、傳輸及入戶環節,并且所需要的設備較多,操作人員的隊伍比較龐大。可以說,在這期間任何一個設備出現故障都會導致事故發生。另外,廣播電視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線路影響,因此,環境的相對復雜性影響著信號傳輸的不確定性。
3 廣播電視節目技術維護的特點
3.1 系統逐漸復雜
近些年來,我國現代化進程速度加快,傳統的電視節目制作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為了迎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相關技術人員研制出了一套復雜、多變的播控系統。此播控系統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整體系統。播控系統是與總控制室聯系在一起的,并且節目在播放的過程中摒棄了節目的單一性,因此,可以播放大型視屏,還可以進行隨意切換,最重要的是還添加了同步電機、格式轉換器等功能,實現了各大播控系統的相對統一和有效的資源優化配置,可以更好地為廣大群體提供大型活動。
3.2 積極引進固體發射系統
廣播電視的發射、調頻和短波三個方面共同構成了信號覆蓋。但是,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在使用的過程中耗能多,但是效果并不明顯,還會因工作量大導致系統受到損壞。因此,廣播電視技術部門應當重視電視傳輸系統維護及管理工作。科技時代下,高科技不斷涌現的同時帶動了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廣播電視播控的過程中,實現了高效能、低維護的目的,并且因該技術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有效地縮小了使用空間,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損耗,進而提高了其安全可靠性,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3.3 增加了播出頻道、頻率及時間
隨著電視媒體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節目日漸增多,其頻道和頻率也在日漸增多。截至目前,國內的電視頻道基本上都達到了數字化,高清數字電視頻道也已經高達幾十個,而西方發達國家的數字電視頻道高達上百個節目。截至日前,筆者所在的電視臺具有7套頻率計3個頻道,每天節目播出時間不低于16個小時,甚至有不少電視臺的節目已經24小時滾動播出,這一現狀與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相比得到了飛速發展,并且還能夠為觀眾帶來多元化需求的學習及娛樂效果。
3.4 多功能化系統及數字化系統
當下,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方向是向現代化的數字模式推進。電視要向HDTV 過渡、DVB 過渡,而廣播向 DAB過渡,現如今,我國廣播電視節目正處于過渡階段。在這一發展轉型的過程中,傳輸、發射及播出系統采用的是數字化的播控模式,并且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設備進行不斷地更新和完善。此外,信息傳輸渠道大大地增加了傳輸內容,與此同時,數字信息傳輸技術、多聲道傳輸技術及圖文電視技術等相應的多功能化技術都相繼地發展起來,并且極大地提高了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
4 提高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技術維護及管理策略
4.1 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
廣播電視臺應當依據自身情況和相應的程序實現安全技術維護與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依據各種程序的特征,其規章內容應當包括:安全、考勤、檢修、監督、網絡、用戶、維護等一系列的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運轉有序、高效精干及協調統一的規章制度,進而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的各個程序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及程序化的需求。廣播電視規章制度的完善能夠實現所有環節都比較清晰的管理目標。完善規章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地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傳輸。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規范電視臺員工的行為,同時還需要對監督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廣播電視安全管理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有效監督,有效地確保所有管理者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作用,把好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觀,落實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傳輸。
4.2 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所有技術環節進行管理
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群體是人民群眾,此外,廣播電視節目承擔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設,自身覆蓋面較廣,并且傳輸速度快,因此,廣播電視節目是黨和國家關心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因此,廣播電視節目的技術安全及宣傳安全的意義重大,并且,這還是廣播電視部門應當堅持的最根本原則。廣播電視節目中,一部優良的電視節目作品問世不僅技術質量要求高,并且要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優良的電視作品除了需要同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之外,還需要精良的制作、嘹亮的伴奏、精彩的內容及高清的畫面。因此,優良電視節目的制作需要制作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及較高的審美標準。最后,作品在播出之前需要經過嚴格審查,合格之后才準許播出。加強節目的驗收工作,需要以國家及廣電總局制定的標準為準則,對節目中要求的所有技術指標進行嚴格審查,杜絕不良電視節目出現,有效提高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
4.3 提高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
在廣播電視節目播出的過程中,技術人員安全操作是廣播電視節目安全播出的前提與基礎。因而,技術人員的個人素養及相應的技術水平是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當前,互聯網時代性,信息傳輸速度快,因而,廣播電視節目中開始越來越多地引進各種網絡化與數字化的發展技術。在此基礎上,相關的培訓部門應當重視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在技術培訓的過程中,通常可以采用專家培訓、交流學習及實踐訓練等一些形式去實現技術人員自身修養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另外,廣播電視的技術人員尤其要重視自身的自主學習,對各種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熟練掌握,并在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中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
4.4 對廣播電視系統進行維護和管理
廣播電視播出設備每天不分晝夜地連續運行,長時間的運行必然會導致運行設備出現磨損狀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播出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工作的難度。因此,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正常運行的保障離不開對播出設備的保養工作。
此外,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出現了較多的先進技術與設備,其廣播電視頻道數量的不斷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維護方面的要求。廣播電視播出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應當按照時間對數據庫的服務器進行檢查和維護,數據庫在整個廣播電視播出系統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其數據庫的安全在廣播電視節目傳輸過程中意義重大。第二,日常對視頻播出服務器進行檢查與維護,視頻播放過程中,磁盤作為其讀寫裝置,在視頻播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廣播電視節目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信息量,出現物理破壞和邏輯錯誤的幾率較大,而且磁盤需要頻繁地讀寫,容易造成磁盤損壞。因此,在日常的系統檢查過程中,需要對磁盤的運行狀態進行重點檢測,便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三,對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進行強化,除了對特別重點的系統進行維護之外,還應該對素材管理系統、播出控制系統以及節目單編輯系統等進行日常維護,尤其應當引起注意的是,需定期對廣播電視系統進行檢查及巡視,制定每月停機檢查制度,還需要從整體上對系統進行維護,確保系統的安全運行。
5 結語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廣播電視節目承載著傳遞安全信息的重任,其自身安全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對廣播電視的發展有著全方位的重要影響意義,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的維護與管理能夠確保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并且還能夠為廣大民眾提供高質量的廣播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