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目前來看,新媒體傳播與數字出版呈現一個快速發展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出版事業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數字出版與新媒體傳播進行深入分析,探究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的差異性、新媒體傳播的優勢以及數字出版與新媒體傳播的發展趨勢。
1 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1.1 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之間的聯系
1.1.1 版權保護存在缺陷
由于數字產品的散發、傳輸、復制以及檢索所需要花費的成本非常低,若沒有相關法律法規與先進的數字版權保護技術作為支撐,那么盜版現象將會嚴重影響數字出版產業的正常發展。針對這一狀況,各式各樣的電子書均采用了不同的電子格式與版權保護技術,雖然有效預防了盜版現象,但是卻在很大程度增加了電子書格式相互轉換、移動閱讀、統一檢索等一系列增值活動的難度,制約了電子圖書的發展。
1.1.2 以綠色環保為目標
目前,隨著各種環境問題的出現,人們開始逐漸重視生活環境的保護與生活質量的提高,一系列環保口號已經開始落實于實踐行動。傳統的紙質出版存在油墨污染、林木資源浪費等多個弊端,需要尋求一種更加節能、更加環保的新型發展模式;數字出版的出現,無疑為新型發展模式奠定了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綠色出版,只需要一個終端,就能夠儲備大量的內容。
1.1.3 以數字技術為基礎
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均應用了數字技術,將電視中的出版內容或紙質載體(刊物、報紙、書籍)中的內容均轉換成二進制數字形式,這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出版內容的編輯加工流程與傳播流程,節省了大量的存儲空間,提升了傳播效率。
1.2 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不同之處
1.2.1 出版主體
傳統出版的出版主體為傳統出版單位,具有一個成熟的模式、響亮的品牌以及明確的定位,但是這些在新時代變革過程中已經成為了傳統出版單位的一個負擔,對創新思維的發展有很大制約。數字出版的出版主體為新媒體企業,它還處于發展階段,正在不斷摸索新生的事物,新媒體企業具備的發展周期特征使其能夠更容易發現受眾的主要需求。
1.2.2 新技術運用程度
現階段,大多數傳統出版單位在紙質內容數字化轉化、網絡推廣等一系列工作方面,只是簡單地采用一些現成的數字出版系統或互聯網技術完成,而新媒體企業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通過自身對技術的創造性、敏感性,充分利用與開發一系列數字出版技術,對數字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對各種不同的媒介終端進行開發,創造了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與消費模式。
2 新媒體傳播的優勢
媒體是一種媒介,其作用主要是傳播訊息,傳統媒體傳播在空間上與時間上存在偏向性,例如:泥板文字與石刻文字具有較強的耐久性,但是運輸不便,使用難度大,而羊皮紙或牛皮紙的運輸比較方便,信息傳輸的距離較遠,通常用來對當時的信息進行傳遞。前者在空間方面存在偏向性,后者在時間方面存在偏向性。
隨著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其具備的便捷性、及時性以及快速性等一系列特點,使其在時間、空間上不會受到太大限制,能夠有效處理時間問題與空間問題,在時空上形成一種互補。新媒體傳播的出現不會完全對舊媒體傳播的偏向形成遏制,而是逐漸取代舊媒體傳播。新媒體時代,只要發布于網絡上且未被刪除的信息,就能夠被檢索出來,光盤儲存與硬盤儲存的信息更是如此,雖然光盤與硬盤在材質方面有相應的保存期,但是存儲的信息數據可以利用轉存繼續保存;新媒體傳播技術具備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傳統的兩種不同媒介之間存在的界限。
3 數字出版與新媒體傳播的發展趨勢
數字出版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電信、電子、網絡、傳媒以及出版等多個行業的界限,內容行業正在逐步被納入服務業范疇,而且商業模式在不斷地創新,數字出版正在逐漸模糊傳統媒體之間的邊界,例如通信、報紙、廣播以及電視等,也模糊了信息接收者與信息發送者之間的邊界。新媒體建設平臺正在逐漸整合傳統出版社的內容資源,低價利用資源內容的過程中,對傳統出版社進行了有效的宣傳。讀者可以利用移動閱讀載體對傳統出版社的內容資源進行分享。
人本傳媒是新媒體傳播的主要發展趨勢,其最為重要的就是體現出內容的個性化、表達的自由化以及話語的平等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傳播的方式與信息內容逐漸呈現異質化、多樣化以及個性化等特點,在傳播信息數據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傳播媒介,同時新媒體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予人們在媒介選取方面更多的權利。在此背景下,受眾與新媒體之間的選擇是自由、平等、雙向的,因此新媒體傳播已經逐漸向人本傳媒轉變,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受眾越來越廣泛;信息數據在傳播過程中,被編輯、組織信息量越來越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