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技術最先是好萊塢電影制片商發布的一種新的分辨率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根據屏幕比例不同,4K電影分辨率對于16:9的家庭數字電視來說分辨率為3840×2160,4K電視擁有800萬級別像素點;而以往分辨率為1920×1080的全高清電視則是200萬級別像素點。前者是后者的4倍,業內人士趨之如騖。
1 4K技術在國內的應用
4K大有引領電視技術發展潮流之勢。特別是最近的一兩年,從電視信號接收端——電視機的經銷商們就大張旗鼓地開始了對4K電視機的宣傳,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著傲視群雄的清晰度,可以把家庭客廳的電視機從現在的50多寸擴展到80寸以上;如今,《舌尖2》、張藝謀的《歸來》獲得觀眾們的巨大認可,精雕細琢的構圖,唯美的畫面,把4K技術展現得淋漓盡致。
2 4K技術在電視臺的應用面臨的問題
2.1 目前有線網絡的狀況離傳輸4K信號的要求差距很大
真正意義的4K電視信號傳輸當前面臨無路可走的尷尬形勢。以往都是影院系統取得的經驗總是走在家庭娛樂系統的前面。4K電影的場地、電影播放機都自成體系,相得益彰,4K電影的推出無疑獲得巨大成功,已經猶如一粒灑落在中國大地上的種子,逐漸生根發芽。在電視方面,雖然現在4K攝像機和4K電視機這兩個關系著電視信號源和接收終端的設備比較成熟了,然而4K電視能否嫁接4K電影的成果,同樣在中國的電視用戶上取得成功,還要看網絡傳輸技術同步跟進情況。
以有線電視傳輸網絡為例,全國的有線電視網絡大多以高清數字電視的標準設計建設,因此4K電視信號受到傳輸網絡系統的制約。而且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改造建成投入使用大約才數年時間,而其中這段時間內,絕大多數網絡公司推行了免費的標清數字電視的整體平移,免費贈送標清電視機頂盒,整個數字電視的系統工程花費上數億的經費,絕大多數的有線電視營運商都處在艱難收回成本的階段。現在又要網絡運營商們立馬緊跟4K發展的尖端技術,再次對網絡進行適應4K電視技術的改造,而且還要向用戶推廣4K機頂盒,肯定是力不從心,這將嚴重影響4K技術在中國的開花結果的進程。有線電視網絡尚且如此,互聯網承載4K信號傳輸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2 電視臺攝制設備還跟不上發展4K技術的要求
電視臺全面實現4K技術并不現實。雖然市面上4K攝像機并不算太貴,對電視臺來說這并不是什么負擔,但4K攝像機拍攝的素材存儲耗費巨大。由于4K的素材太大,當前電視臺的非編網絡根本不能承載,只能單機使用,因此,素材的存儲、讀取就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以索尼FS700為例,攝像機本身并不算太貴,但是,為了解決4K素材存儲問題,電視臺又投資10多萬,勉強解決燃眉之急,而且今后還要不斷投入,沒完沒了地進行存儲擴容。
4K電視素材最終目的是要給千家萬戶的電視觀眾們收看,而不是長時間地存儲在硬盤中。但由于網絡的承載瓶頸問題,4K信源在有線電視傳輸網絡傳輸需要進行下變換,在互聯網中傳輸需要大幅壓縮,并且壓縮時間相當漫長,一部1小時的素材,壓縮需要4、5個小時才能完成。這樣傳輸給電視觀眾的信號,還有4K的原汁原味么?顯得很不“接地氣”。
如果,4K技術要像現在電視臺的非編網絡這樣組網運行,至少需要花費數千萬資金,對區縣級電視臺來說,絕對不堪重負。即便費盡周折,花費數年時間,辛苦建立了4K電視制播系統網絡剛投入使用,說不定8K、16K、32K……又面市了,4K又落后了。如此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讓你應接不暇,技術革新讓你時時刻刻都處在痛苦的選擇中。
3 結語
4K技術本身十分優秀,但它需要大筆資金進行系統建設的投入。這筆資金的投入,到底誰把錢賺去了?有媒體報道,在非洲中國人修建高速路,日本國就賣車。現在,4K技術的電視機、攝像機何不就是一輛輛他國生產的“車”,期盼著我們早日建成的“信息高速路”?我認為,電視行業是高投入的行業,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頭腦,在技術選擇的時候要慎重,因為上千萬的投入,必須要符合自己臺網的發展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