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電視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關注它,尤其是社教類的電視節目,更是受觀眾的喜愛。所謂的社教類電視節目是將文化知識以娛樂的方式傳播給觀眾的節目類別。社教類的節目主持人主要注重的是與觀眾的交流和溝通,在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知識。而在我國的電視行業中,觀眾對社教類節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將對社教類電視節目主持人所具有的特點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提高社教節目主持人的主持效果,進而為社教類電視節目的主持效果提供理論依據,與此同時,也為我國的電視行業的發展明確方向。
眾所周知,社教類電視節目的內容是極為豐富和廣泛的,其主要特點是具有教育功能,通過傳播的方式將文化歷史、科學發明以及經濟等領域的知識傳授給觀眾。然而電視行業的迅速發展使觀眾的審美能力也隨之提升,因此,社教類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就要擁有較高的個人素質和知識涵養。主持人是一個電視節目的門面,象征著這個節目的全貌,電視節目通過主持人給觀眾留下較深的印象,他們的狀態和情緒直接影響到成千上萬的觀眾,因此,本文將對如何提高社教類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主持效果進行闡釋。
1 提高社教節目主持人的策劃能力
策劃能力要求社教節目主持人參與到節目策劃之中。每個電視欄目都有特定的編導,那么為何還要提高節目主持人的策劃能力呢?因為,每個人的思維能力是不一樣的。隨著我國電視行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節目主持人的主持方式已經被淘汰了,當今社會下的節目主持人應有獨特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社教節目的趣味性,還可以避免主持人在主持節目中忘詞等尷尬情形的發生,同時還可以避免主持人的情感和稿件不符等問題,這就是節目主持人參與策劃的因果關系。
社教類節目主持人應具有策劃節目的能力,這樣可以提前熟悉節目,熟悉稿件,還可以在實踐的訓練匯總發揮自己的能力,將不符合自己言語習慣的段落修改成自己的風格。
2 提高社教節目主持人的親和能力
社教節目主持人的親和能力分為外在的和內在的兩方面。外在的親和能力是給觀眾的第一印象,看第一眼能否讓觀眾所吸引,而觀眾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從主持人的著裝而來,主持人應根據自己主持節目類型的不同而著裝。例如,在主持農業類節目的時候,主持人不宜穿得過于華麗和花俏,最好以樸素元素為主;在主持少兒節目的時候,主持人應穿可愛、靚麗的服裝,主要以俏皮的元素為主,再搭配上孩子們喜歡的玩具,這樣更能突顯出電視節目的主持效果。而內在的親和能力就在于主持人的個人言語藝術,由于電視節目中觀眾看不到文字,只能通過主持人的言語表達來領悟電視的內容。電視節目的圖像一閃而過,不像平面圖像那樣能被觀眾反復琢磨。尤其是中國的知識博大精深,有許多同音字,易產生歧義。因此,在電視節目中,主持人要配合肢體語言,這樣才能提高社教類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親和力。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最好應用到故事的環節,小故事的講訴方式可以拉近主持人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因此,要提高觀眾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3 提高社教主持人的采訪能力
社教節目主持人的采訪能力是體現一個優秀社教類節目主持人的硬性條件,這正是對社教類節目主持人親和能力的最好考察方式,因此要求主持人深入到采訪的一線當中去,一方面,這樣做更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節目帶給觀眾的真情實感;另一方面,這樣可以做到與采訪對象的深入交流,可以使主持人更加體會到百姓們的需求。
在我國當今社教類節目的不斷發展過程中,觀眾們都得到了相應的普及,那就是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采訪方式不同于平面媒體記者的采訪方式,前者不僅需要同采訪的對象進行深入的交流,還需要多聽聽其他節目的聲音和主持的情感。為此,觀眾對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要求就會較高些。要做好一名讓觀眾喜愛的社教類電視節目主持人,就應該多收集采訪相關的資料,提前做好采訪的提綱、提要,并在采訪中做到仔細傾聽,深入挖掘,提出問題式的采訪。長此以往,社教類電視節目才會吸引更多的觀眾,而后節目的主持人才會受到觀眾的喜愛和關注。
4 提高社教主持人的設計能力
在社教類的電視節目中有很多外景的主持機會,如旅游類節目、少兒類節目、美食類節目以及汽車類節目等,都需要外景主持人到場。而外景主持與演播室的主持存在相當大的差別。在外景主持過程中,要求主持人有現場的感覺,懂得如何選擇恰當的內容,并對采訪的內容加以設計,這就需要主持人有較強的設計能力。在當下一些外景節目中,主持人只是將主持的地點搬到了戶外,而沒有完全領會到鏡頭的感覺,這樣外出去取景的意義就不大,脫離了外景的場地。要想使主持人和外景地點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就要求主持人的設計能力了。例如,在一檔旅游類節目中,
(下轉第1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