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用心面對受眾,用自身的聲音來打動觀眾的心靈”,這是播音員以及節目主持人的修養匯總,這種精神境界是要時刻努力學習和追求的。只有用心傾注情感,才能真正打動受眾的心靈。情感的修養在播音主持修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播音主持最需要的就是情感,以情感打動人心、感染人。
1 情感的發生和由來
節目主持人和播音人員,需要先具有深厚的情感基礎,感染自身,然后再去感染別人,打動人心。情感的發生主要來自于播音主講人的有目的性以及合理的針對性,主要來自于觀眾的確定性。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喜怒哀樂的情感,這種情感的形成,和每個人具體所處的環境,以及每個人的特點和性格具有密切的關系。播音主持需要有良好的情感基礎,在播音的時候需要帶著飽滿的情感。情感是發自于自身,通過語言的作用以及精神的作用,對生活充滿熱愛和向往。只有真正理解體會融入稿件的真實內容中,才能使播音在滿含感情的基礎上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才能對作品和一些播音節目的駕馭能力具有熟練和順利的處理,才能勝任播音、主持這個工作。著名的專家齊越教授也曾具體的強調有關情況:“播音的創作中最為重要和關鍵點就是要有真心,動真情。”廣播電視作品,需要播音主持人員具有良好的素質,特別需要飽滿的精神和情感,從而對觀眾達到教育和感化作用,對觀眾的審美和潛在的表情達意,使觀眾借助于聯想和其他的思想感情,受到了心情的極大的洗禮,從而產生極其寬廣和深厚的情感。
在2003年“愛心助學”行動專題報道中,筆者對這種采訪有了全身心的感受,心靈受到了極大的洗禮。在采訪過程中,筆者對許多貧困學生進行了詳細采訪,對于他們具體而特殊的家庭原因和各種其他原因進行了報道。這些貧困學生往往在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卻不能完成自己的大學夢,對自身追求知識、渴望學習有深深的期盼,同時也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人,使人們的心情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在報道中,筆者傾盡自身的感情,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呼吁大家,讓觀眾對這些貧困中的學生慷慨解囊,資助這些貧困學生,讓他們得到關懷,請社會中的有心人和熱情幫助的人們伸出資助之手,給這些貧困學生一點幫助,使他們完成自己的學業,再報答資助過他們的好心人。節目在播出之后,受到了觀眾的熱心支持,同時也對節目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有很多觀眾都打來熱心電話,要伸出支援之手,對這些貧困學生給予幫助,圓他們的上學夢和大學夢。許多有善心的市民都通過募捐的方式,或者通過信件和銀行捐款的方式,轉交給貧困學生。從這個播音主持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可以打動所有在場的每一位人,使觀眾的心靈強烈的受到感染。
2 情感的運作
在播音主持中,播音最重要的就是對情感的運作和運動狀態,也就是要求主持人或者播音人員在進行播音主持時,需要對稿件進行有感情地加工,使稿件在字里行間處處體現著滿含的感情,使情感無處不在,特別是在播出的聲音方面,感情此起彼伏,所表達出的感情處于十分活躍狀態,使稿件中的感情不斷跳躍在人們的眼前,同時,播音主持中的稿件所渲染的畫面時時跳動在觀眾的心間,使人們受到強烈的震撼和感染。電視新聞在播報的形式上具有一些特點,主要是節奏適中,情感樸實大方,播報的語言句式工整,播音明晰流暢,播音的語言清新明快,且播音還具有情感的單向流動性以及觀眾人群不確定等特點。其次,是由于新聞等事件具有一些運動的性質,以及具有變化和不斷發展等特點。因此,對于播音和主持人員來說,就要對新聞的具體環境和新聞的具體時間內所發生的事件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播報,而對于事件如何結束以及事件的發展等其他的各種因素則沒有猜想。需要播音員和有關主持人員對事件的播報需要充分的把握,特別注意到播報時的聲音和情感的運用,對于語言的語速等不同的變化一定要照顧到,并科學地配合電視畫面,形成了和諧的播報。保證播報的內容具有強烈的情感,且具有比較中立表達,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把新聞播報給觀眾。不同體裁、不同類別、不同內容的稿件對于一個播音員、主持人來說更需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情感。
新聞播音員平常習慣了新聞播音的風格,忽然間要求其根據作品的內容,換另一種風格去表達作品的意思,有時候真的是一時找不著頭緒。
在今年的漳州市電視作品參評中,筆者為臺里的兩條長消息和一件專題作品配音。先為作品《情源》配音時,因為這件作品本身寫得很真摯、感人,表達得也很輕松,便要求一改平時新聞播音的口氣,換一種類似于記錄片的、敘述的、輕松的,但卻飽含真摯情感的播音主持風格。由于時間倉促,筆者大概瀏覽了一遍稿件,就急于配音,結果完全不符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圖,而且找不著作品的基調,配得不倫不類,既不像新聞配音也非紀錄片的形式。而后筆者通過對整個作品的認真揣摩,把自己完全融入作品的人物情節中,再借鑒中央臺第10套《見證》欄目中的播音風格,確定作品的基調后,把作者的文字變成自己的語言,如身臨其境,同時注意抓住作品中的關鍵字眼,融入自己的真摯情感,用心去感受。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件作品在最后的評選中獲得二等獎。
3 情聲交融
需要說明的是聲音語言能夠再進行創造,主要為稿件的內容而服務。就情景的關系上來說,它具有矛盾的一面,情在于主動地位,而聲音在輔助的地位。特別是在播音和主持當中,許多人播報的情與景分不清兩者的關系。主要在道理上也明白情景的先后順序,認識到主要是情在起到作用,卻在實際的播報中更注重聲音,對聲音進行了過多修飾。
很多人只考慮到聲音的寬度和厚度,以及聲音的亮度,而另一些人主要考慮的是聲音的氣息和共鳴等作用,剩下的一些人在思考聲音的發聲,對于聲音的各種齒、唇以及細枝末節的運用等。但都忽略了一點,就是發聲吐字訓練。播音主持人員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對播音的基本功進行練習,還要考慮到稿件的播音基本功的訓練。如果在播報的同時,常常去考慮一些不相干的事情,考慮那些無關的情況,對稿件的內容意義以及稿件的目的就毫無意義了。因此,對于播音主持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以聲為主,兼顧聲和情的交融,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
一些主持人特別是著名主持人,從音色上說,大多情況下和標準聲音并沒有一定的差距,且具有不是很完美的聲音,但是卻受到觀眾朋友們的喜愛。這主要是由于當主持人開口進行講話的時候,觀眾朋友是在用心地聽,一些美的音色就會帶來全身心的愉快,主持人真摯的情感、生動的儀態和精彩的內容感染了他們,掩蓋了其聲音的缺陷。
當然,播音員以及主持人員在進行播報的同時,要調動自身的真情實感,還要好好地控制自身的感情,運用自身的情感和聲音,達到情和聲的完美結合,使觀眾感到愉悅。
4 情感需要生活的沉淀
情感不僅需要體驗,而且特別需要認知,還要求具有沉淀以及調動。生活的源泉就是感情的源泉。例如,著名主持人倪萍在一年的主持晚會中,進行了飽含感情的采訪活動和演講,其中,導演的意思是給一位油田的全國模范勞動人物進行專題報道。而倪萍卻說,她要專心。細致地對勞動模范做一專訪,然后再下油田進行實地采訪等活動,用自身的感受和經驗,撰寫了專題解說。最后,這部專題影片使觀眾受到了的強烈感染,感動了電視機前無數的觀眾。
5 情感是播音創作的動力源泉
一個好的播音員、主持人得有顆易感的心靈。如果播音員、主持人情感世界貧乏冷漠,就沒有辦法播出振奮人心的消息,喚起受眾的真摯情感。
對于“足不出戶”的播音員、主持人來說,“走出屏幕去,走進生活中”不失為培養情感的一種寶貴的方法。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一次“人口與計生”的節目——《千禧嬰兒誕生記》中。在世紀末的一年深夜中,筆者征得了產婦、家屬以及醫生的同意,和另一通訊員進入產房,對寶寶的誕生進行播報。可能是由于這位產婦屬于高齡產婦,其身體狀況較差,我們站在最邊上的墻角處,看著進進出出非常忙碌的醫務工作人員,同時默默地祝福產婦,我們的心始終處于懸空,在不斷地祈禱。然后,在嬰兒出生的那一瞬間,整個產房的空氣仿佛被凝結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對于嬰兒的誕生,感到強烈的震撼,嬰兒的不斷啼哭對于產房中的媽媽,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在感情的基礎上,真情實意的流露,是非常自然的。但是如果悲傷和哽咽控制不當,就會說不出話,因此,對這些情感要及時地加以控制,以免感染了自己,卻不能有效感染其他觀眾。越是重要的播報,越是要注意這個問題,駕馭感情的關鍵之處就在這里。他的播音講究動真情,又講究“度”。否則,情感再激動也不足取。由此可見情感對播音主持創作有著調節性,不足了要煥發,過了要收斂。
此外,電視播報人員要多深入基層,去各行各業的第一線,深入了解群眾們的生活和工作,通過具體的感性認識,和實際的工作經驗,對于工作中處理事情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同時,懷著對群眾的熱愛,使電視播報事業不斷前進。詩人拜倫稱情感是“詩的糧食,詩的薪火”。翻開一篇篇文學藝術佳作,我們仿佛可以觸摸到一顆顆充滿情感的灼熱的心。作者的情感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使我們得到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