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
一直以來,“大三陽”、“小三陽”是否需要治療以及何時開始治療,是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患者非常關心的話題。乙肝若不加干預,會逐漸加重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那么,應該如何干預呢?a
常識篇
1.“大三陽”或“小三陽”需要治療嗎?
答:“大三陽”和“小三陽”治還是不治,要看具體情況,可能都需要治療,也可能都不需要治療。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體內是不是有病毒存在;與此同時,病毒是不是引起了肝臟的炎癥(其表現為轉氨酶增高);或者病毒是否引起了肝硬化(此時轉氨酶可能并不高)。因此,“大三陽”也好,“小三陽”也好,是否治療要看轉氨酶和病毒是否陽性來決定。
2.什么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答:查出“大三陽”或“小三陽”,可能是乙肝患者,也可能只是攜帶者。如果轉氨酶正常,就不是乙肝患者,而只是攜帶者。
攜帶者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HBV-DNA陽性,這樣的人身上有病毒復制,但轉氨酶正常,B超檢查無肝硬化或炎性反應;另一種情況是表面抗原陽性,但e抗原陰性、HBV-DNA陰性。
兩種情況的攜帶是不同的,前者以后發生疾病的可能性比較大,后者因為HBV-DNA是陰性,今后發生肝炎活動的可能性會偏小一些。
3.攜帶者會慢慢演變成肝炎嗎?
答:如果體內有HBV-DNA,也就是存在著乙肝病毒,就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生肝硬化、肝癌;另外,體內有病毒存在,可能會引起肝臟炎癥。因此,需要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HBV-DNA有無引起肝臟損傷,如轉氨酶是否升高。
如果僅僅是病毒陽性、轉氨酶正常、B超也正常,此時可以不必治療。轉氨酶正常是指在一個連續的時間段內一直正常,也即在半年到一年的隨訪過程中都正常。
另外,HBV-DNA即使沒有引起明顯的肝臟炎癥,但時間長了,還是有一部分人會發生肝硬化和肝癌,所以,定期復查也能早期發現肝硬化和肝癌,從而及時進行治療。
對于一般人來講,這個定期復查需要每年檢測一次HBV-DNA波動情況、轉氨酶情況,以及B超、血常規等。其中,血常規中血小板的變化往往也提示肝臟疾病是否有進展。
根據觀察,如果攜帶者的轉氨酶不升高長達五六年,甚至10年,絕大多數患者的肝臟炎癥和纖維化是發展緩慢的,甚至沒有變化,不過,這其中還是會有10%~30%的患者會出現炎癥和纖維化的進展。
治療篇
4.乙肝病毒攜帶者什么時候需要治療?
答:在復查過程中,如果出現轉氨酶升高,我們會確定患者轉氨酶的升高是不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如果是,需要再確定是否由比較長時間的肝臟炎癥引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要考慮這時的肝臟是否可以自發地清除病毒;如果不行,我們就會給予治療。
也就是說,當確定轉氨酶升高是由乙肝病毒引起,這種情況下,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會對乙肝病毒發起“進攻”,部分免疫功能比較強的患者可以將乙肝病毒清除。因此,并不是轉氨酶一升高,就要馬上開始用藥。通常我們會建議患者觀察半年,如果半年之內不能將病毒清除掉,此時就需要用藥了。
但如果在復查過程中發現,每年都有轉氨酶的反復波動,并且波動都是由病毒引起,這種情況就不用再等半年,需要立即開始治療。
另外一種情況需要考慮轉氨酶升高的水平,從目前的治療情況來看,在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2倍的時候治療,效果會比較好。當然也不是轉氨酶不到2倍就不治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要確定肝臟存在炎癥就應當治療,但治療效果可能會受一些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特殊情況,在轉氨酶不增高的時候也要考慮用藥:一是肝硬化,無論轉氨酶高低,都是越早治越好;二是因為某些疾病需要應用免疫抑制劑(如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即使不存在肝臟炎癥、也沒有肝硬化,仍然需要提早應用抗病毒藥物。
5.乙肝治療越早越好嗎?
答:大家都知道,感染乙肝病毒以后會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轉化三部曲,但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會發生肝炎,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發生肝硬化、肝癌。我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率是7.18%(由于疫苗的推廣,30歲以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已大幅下降),也就是說每100個人中可能會有7個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
但我們并沒有發現,100個人中會有七八個人都得肝硬化、肝癌。實際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發生肝炎。所以,對于肝炎來講,最好的治療時機就是合適的時候。
這個合適的時候是指,HBV-DNA為陽性且轉氨酶是增高的。當然,根據轉氨酶的高低和病毒量的大小,藥物的選擇可能會有一些差別。
但是對于肝硬化患者,越早治療越好,長期應用抗病毒藥物,還會幫助肝硬化逆轉。
6.治療乙肝,抗病毒和保肝降酶孰輕孰重?
答:目前,治療乙肝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抗病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都是由乙肝病毒造成,只有把病毒控制住,才能控制肝臟炎癥和肝硬化。
除了抗病毒治療,也可以有其他的治療,如保肝、降酶、抗纖維化等,但最主要的還是抗病毒治療。
大量研究顯示,如果把病毒抑制或清除了,肝臟的炎癥就會得到控制,肝臟的纖維化就會得到緩解。甚至,長期治療硬化的肝臟還能再軟化回來。而這些研究中只有抗病毒治療,并沒有應用保肝、抗纖維化等的藥物。
打個比方:肝臟是一間房子,病毒破壞房子的壞人,抗病毒治療相當于把壞人殺死或者把壞人壓倒控制住;而保肝治療相當于保護房子,房子哪里壞了就修補哪里。
哪個是主要的?當然是先把壞人殺掉并控制住再考慮修補房子。如果不把壞人殺死,即使房子今天修好,明天又會被破壞,再修,再破壞。所以目前,抗病毒治療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當壞人被控制住,房子已經被破壞,此時需要保肝修房子嗎?其實,人體肝臟自身的再生功能非常強大,即使肝臟被切掉一塊,兩個月后,也會長得跟原來一樣大。因此,一旦把病毒控制住,一般的炎癥消除之后,肝臟是會重新生長的。
7.什么時候需要保肝、降酶?
答:實際上,大多數情況并不一定需要使用降酶的藥物,因為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只要抗病毒治療過程有效,大部分人的轉氨酶都會轉為正常。
當然或許也有10%~20%的朋友轉氨酶不能完全正常,這時候,我們可以用一些保肝藥物。這個保肝藥物不僅僅是降酶藥物,而是希望通過保肝來降酶。
吃保肝的藥,相當于是修補房子,讓房子不漏風、不漏雨,同時,還要保證房子有正常的功能。假如一個房子外觀是好的,但里面的下水道是堵的、自來水不通等,房子依然也不是好房子。因此,我們先是抗病毒把壞人控制住,再通過保肝藥物來修補,保證肝臟的正常功能。這樣的治療,才是一個好的治療。
藥物篇
8.抗病毒治療有哪些藥物?
答:分兩大類:一類是針劑,一類是口服藥。針劑即干擾素,口服藥物就是核苷類似物,也有很多種藥。
兩類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干擾素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抗病毒,直接抵抗、破壞乙肝病毒;二是進行免疫調節,將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調節得更好,使得在停藥之后人體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復,可以控制病毒。
而核苷類似物就是抑制病毒,打個比方,病毒就像彈簧,核苷類似物就是把彈簧壓住,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
9.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有何區別?
答:干擾素的好處是療程固定,就是48周;另一個好處是,如果干擾素治療對患者有效,那么,往往長時間有效,甚至終生有效。
其缺點是,只有30%~40%的患者對干擾素注射有效;其次,干擾素的不良反應比較大,會出現發熱、感冒樣癥狀、全身酸痛、掉頭發等。
核苷類似物的優點有:(1)抑制病毒很快,服藥后,可能2~4周,或12周,血液里的乙肝病毒就檢測不到了,效果非常快;(2)不打針、口服方便;(3)幾乎沒有不良反應。
其缺點是:(1)療程不太固定,患者一定要達到一個目標才能考慮停藥,達不到這個目標不能停藥;(2)療效不太確定,停藥后容易復發,難以達到持久的穩定。
換句話說,打干擾素需要48周,就像上大學一樣,四年就畢業了,不管成績優秀不優秀,屬于學年制;而用核苷類似物屬于學分制,一定要把學分修滿才能畢業,具體多長時間能修滿學分,就因人而異了。
所以,兩類藥如何選擇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10.兩類藥物如何選擇?
答:如果患者年紀比較輕,并且還沒有生育,這時候往往會建議首選干擾素。因為這樣一旦注射干擾素有效,就可以終生有效,停藥一段時間后,對生孩子也沒有影響。另外,年輕人用干擾素的效果的確比40歲以上的人群要好,這也是干擾素的特點。
不過,年齡偏大的患者也并不是不適合應用干擾素。如果患者之前從來沒有治療過,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先用干擾素。如果沒有效果,再換用核苷類似物。由于干擾素的不良反應較大,年齡大的人可能耐受性會相對弱一些。
另外,如果先用了核苷類似物,因為不知道何時能夠達到治療效果而停藥,也不知道需要觀察多長時間。而如果此時患者考慮是否可以停下來使用干擾素,答案就會比較含糊。因為,應用核苷類似物后,病毒已經被抑制,再轉回用干擾素,就不一定有效。
所以,先用干擾素的話,如果有效,患者可以比較放心;而如果干擾素無效,也可以放心改用核苷類似物。
此外,在性別方面,女性應用干擾素的效果會比男性好一些。
有些核苷類似物對懷孕、妊娠相對安全,但有些藥物的安全性卻未知。所以,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以優先選擇干擾素,如果干擾素有效,在停藥后可以放心生育。
但肝硬化的患者最好不要用干擾素治療。當慢性乙肝發展至肝硬化,肝臟正常細胞會比較少,當干擾素將身體的免疫功能調節起來,免疫系統會攻擊含有病毒的乙肝細胞,一旦攻擊太厲害,肝臟的損傷就會很嚴重。
11.兩類藥物的花費如何?
答:就單價而言,干擾素較貴,而核苷類似物更便宜。注射干擾素一個月可能花費四五千元,一年得好幾萬,但如果患者應用干擾素后有效且不再復發,也是可以考慮的,如果患者承受不起,則可以選擇核苷類似物,每個月花費在幾百元。
因此,要根據患者年齡、性別、病情和經濟情況來綜合選擇恰當的藥物。
12.“大三陽”患者治療多長時間后可考慮停藥?
答:“大三陽”患者第一年要按照要求進行治療,1年之后,就要評價效果了。
首先,判斷HBV-DNA病毒是否轉陰、e抗原是否消失、e抗體是否出現,也就是“大三陽”轉“小三陽”,也叫做“e抗原轉換”。如果一年后,HBV-DNA轉陰,轉氨酶正常,同時發生e抗原的轉換,應該繼續治療,但此時要評估今后連續兩個半年后的情況。
注意,是連續兩個半年,而非1年以后,也就是每隔半年查1次。如果每次都保持這樣的情況:HBV-DNA病毒檢測不到、e抗原陰性、e抗體陽性、轉氨酶正常,此時就可以考慮停藥了。
所謂考慮停藥,即可以停藥,也可以不停藥。停藥之后,會不會復發是和e抗原轉換以后吃藥時間的長短有關系的。也就是說,當出現e抗原轉換以后,吃藥的時間越長,停藥以后復發的概率就越低。
但是否復發也和年齡相關,年齡越小,發生e抗原轉換后復發的概率越小。一般來講,五六十歲以上的患者,停藥以后復發的可能會超過80%,所以對這部分患者,我們一般不建議停藥。
13.“小三陽”患者治療多長時間后可考慮停藥?
答:“小三陽”患者(HBV-DNA陽性、轉氨酶升高)也是從治療后的1年算起。如果治療1年后,乙肝病毒是陰性,需要連續3個半年做檢查(不是一年半后再做檢查)。如果連續3個半年檢查病毒都是陰性,那時候(也就是治療兩年半后)可以考慮停藥。
同樣地,停藥后是否會復發也和患者的年齡、達到停藥標準后的用藥時間長短有關系。年齡越小復發率越低;年齡越高,復發率越高;達到HBV-DNA陰性后吃藥時間越長,復發率越低。但如果僅僅在3個半年之后就停藥,復發的幾率還是比較高的。
14.肝硬化患者能停藥嗎?
答:如果已經進展到肝硬化,患者就不能停藥。肝硬化患者如果沒有把病毒控制住就突然停藥,病毒會反彈,而這時候一旦復發,就可能出現肝衰竭。
統計數據顯示,肝硬化停藥復發的概率可以達到50%~60%,但對復發的患者個體而言,就是100%。所以,肝硬化患者不能停藥。
至于肝硬化是不是要終生治療,現在還不敢說。
15.發生e抗原轉化就是治愈嗎?
答:這還不能叫治愈,只能叫控制。乙肝病毒一旦進入人體是清除不掉的。治療過程中的e抗原消失、e抗體出現,被稱為免疫控制,即人體的免疫功能得到了部分的恢復。注意只是部分而非全部,所以,病毒也只是被控制而非完全清除。
16.“大三陽”患者服用核苷類似物1年后沒有發生e抗原轉換,還要一直吃嗎?
答:要繼續吃藥,一直吃到e抗原轉換,HBV-DNA得到抑制,到那時,才開始算兩個半年。同樣,“小三陽”患者如果治療1年時間后,病毒沒有轉陰,也要一直吃到病毒轉陰才開始計算3個半年。
17.1年后發生e抗原轉換的機會有多大?
答:不同的藥物情況不一樣。實際上,在1年的時候發生e抗原轉換機會只有20%左右。核苷類似物在中國已經有13年歷史,不過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比如當患者用藥有四五年時間后,發生e抗原轉換的患者就增多了。而肝硬化患者用藥四五年后,肝臟也會慢慢軟化。所以,一般來講,核苷類似物可能要服用4~5年。
【寫在最后】
如果把乙肝治療過程比作一場馬拉松,那么最好的目標就是獲得金牌——臨床治愈,即乙肝病毒得到控制,肝功能恢復正常,停藥后不復發;如果實現e抗原轉陰,即“大三陽”轉“小三陽”,或“小三陽”停藥后病毒不復發,那就是獲得了銀牌;最次的銅牌則是控制病毒,盡管不能停藥,但能長期穩定病情。我們希望患者朋友都能規范治療,在與乙肝對抗的馬拉松征程中取得好成績,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