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 黑龍江 150018)
縱觀中外藝術家的作品,不乏在點繪上有卓越成就的大師們。明末畫家陳洪綬在為《西廂記》所作的插圖中就體現了點線和點彩的技法。由于點繪在畫家的操控下可取可舍,可以淡化,可以變換。因此,在印刷術高度發達的歐美國家,人們把點繪藝術看做是高級工藝,其藝術性不言而喻。
筆者認為,傳統的點繪在暗調處須用點,為了保持暗部透明,就必須在繪制的過程中不允許涂抺;點繪所表現的明暗變化在一般情況下是由淺入深。當然,如果您的繪制水平高超也可以由深入淺。用點繪的技法去表現人物,尤其是暗部較多的人物形象,是需要作者拿出一定的精力和時間的,需要作者對所畫作品有充分的理解,并具有熟練控制全局的能力,做到既穩又準。在繪制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失誤,補救的時間往往會需要很長。
一張高水平的人物點繪作品,可以極其細致地畫出其面部的肌肉紋理走向,頭發的生長規律及表情的微妙變化。因此它可以同超級寫實主義的油畫相媲美。好的點繪作品需要真正做到“點中見線,點中見面,點中見形,點中見情”。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制作插圖,美化版面上可以說是無所不能。以前需要專職美術編輯繪制的與報紙相關的美術作品,現在被一些年青人“一鍵搞定”。因此,傳統的手繪插圖日漸冷落,許多專業畫家紛紛改行,是報紙的時效性加快了出版者無暇考慮插圖的作用,還是為了經濟效益讓插圖可有可無?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國,仍有一些主流報紙至今仍然保持采用手繪插圖,應該說這些鮮活的極具特色的插圖的確為報紙增色不少。
當前,緊張的工作生活節奏,讓人們進入了讀圖時代,千篇一律的文字新聞會給讀者造成極大的視覺疲勞。尤其是國際新聞,大量的外交辭令讓讀者大跌眼鏡。如果在一些生硬的文辭中,插入一些手繪的人物肖像我想一定會大大地緩解讀者的視覺疲勞。
在這一點上,《解放軍日報》美術編輯繪制的插圖確實讓讀者眼前一亮。這些技法嫻熟的插圖,極大地激發了讀者的閱讀欲望,“插圖”會帶著你“走進”新聞。不僅起到了美化版面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導讀的作用。
有一位國外視覺專家曾經做過研究發現,把一幅人物頭像放在讀者面前,讀者的視點投向依次為該人物的眼睛、鼻子和嘴。同樣道理,一幅精致漂亮的點繪新聞人物肖像仍然會像版面的“眼睛”一樣,會率先抓住讀者的眼球。試想,在密集的文字當中,突然出現一個你熟知的點繪人物肖像,那是一種什么感覺!他肯定會“帶領”你把這篇密集的文字讀完。
要想辦一張讀者喜歡的報紙,除了內容好,筆者想形式美也是非常重要的。漂亮的版面會讓讀者感到讀報是一種享受,而精美的點繪新聞人物肖像則能讓讀者為之一振。
這些年筆者在做時事新聞編輯的同時,創作繪制了大量的國際人物肖像,在通過點繪的方法繪制新聞人物肖像的實踐中積累了一點經驗。筆者認為,繪制新聞人物肖像,形象素材的主要來源是圖片,圖片有利于取舍處理,優于依據繪的作品。大家都知道,素材是肖像創作的外在基礎,目前便捷的網絡把整個世界連成一體,想要多少素材,在網上只需一“搜”便可一網打盡。這為新聞人物肖像的創作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條件,可從大量的素材中選出最適合你畫的那一幅。然而即使選定了素材,面對素材中的形象也須要久久觀察,細細品讀,甚至要讀一讀所畫人物的背景資料,了解其特點。
素材是創作構思的發端,如果對要畫的人物熟悉了解,就可能因某一素材誘發而引申更強烈更具個性。如在繪制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前領導人阿拉法特時,筆者首先了解到他生前是一位傳奇式的國際政要,他具有非常堅韌的意志,一生致力于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業,是中東政治游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由于他的著裝極具特色,因此,他也是漫畫家偏愛的對象。在創作他的肖像時,面對阿拉法特的十幾張照片,如何能用點繪的方法畫好他,這就須要對他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包括他的習慣動作,標志性動作等等。即使你選中了一張你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作為創作素材,再創作的環節也是不可缺少的,如:神態的引申,細部的取舍,動勢的變更等等。
普京作為俄羅斯的總統可謂家喻戶曉,如何畫出他的剛毅、勇敢、雄心勃勃、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在繪制他的肖像時我曾選了他的幾十張照片,經過反復琢磨,最后確定用一張普京面部為逆光的照片。普京這張照片,深邃的目光、冷酷的表情均隱現在逆光的畫面里,通過細膩的點繪,把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普京展現給讀者。
在黑白畫藝術園地中,點繪肖像人物是一朵別具一格的瑰麗之花。它在扮靚了報紙書刊同時,也得到許許多多的畫家及讀者的喜愛,在當今報刊印刷技術,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形勢下,相信這朵藝術之花會越開越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