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玲
(大慶油田技術培訓中心 黑龍江大慶 163255)
淺談如何在職業院校中開展一體化教學研究
孔凡玲
(大慶油田技術培訓中心 黑龍江大慶 163255)
一體化教學體系,就是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單獨制定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
職業院校 一體化教學 重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迅猛發展,企業對于員工的需求已逐漸由數量轉變為質量。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職業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都需要不斷的調整和創新。一體化教學模式是職業院校目前教學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它解決了傳統授課方式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但是實踐證明,盲目的實施一體化教學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職業院校在學生培養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出真正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需要我們對學生學習認知能力、企業內在需要進行系統的分析,深層次了解一體化教學改革并不斷加以完善。
1.一體化教學實施,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目前采用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感覺較難入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一體化教學,克服了理論與實踐脫離的教學弊端。它是在一體化的教學場地進行教學,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課題理論上需要什么補什么,使學生能夠把理論知識貫穿于實踐操作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提升了“雙師型”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具備“雙師型”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僅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講授專業理論課,而且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指導生產實習,又要具有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開展教學及教研教改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符合四個原則即優化組合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動態原則和整體性原則;體現三個特點即教師導學與學生自學一體化、多種教學資源的一體化和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一體化。
3.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
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可將學生和實習課題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的課題難度較大,B層次的課題難度適中,C層次的課題難度較為簡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情況有的放矢進行指導和教學,同時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
一體化教學改變了傳統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分離的做法,突出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應用性、綜合性、實踐性和先進性。有利于達到學生能力與素質同步培養的目的,使教學更貼近實際、貼近生產、貼近市場,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走向工作崗位增強了適應能力。一體化教學必須具有以下幾點:
1.制定一體化課程教學標準。根據教學任務和工作過程設計一體化的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制定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教學標準,統一規范專業課程名稱、培養目標、職業能力要求、課程結構與內容、教學安排和教學保障條件。
2.開發一體化課程教材。打破學科體系,依據勞動者的職業特征、職業成長規律設計教材單元或模塊,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發符合企業實際、貼近職業現實、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前沿技術的多元疊加、靈活組合的模塊化教材,編寫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有機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融合的教材。
3.建設一體化課程教學場地。打破理論課與實訓課授課地點分離的傳統模式,建設即能滿足理論教學需要,又具備技能訓練功能“工學合一”的一體化教學場地,將傳統理論教學教室和實訓場地合一,創設趨近真實工作環境的教學環境,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實習車間、企業”轉變;做到“車間教室合一”、“學生徒弟合一”、“教師師傅合一”。
4.建設一體化課程師資隊伍。加快培養既能講授理論知識課,又能指導技能訓練和生產實習的一體化課程教師。吸收企業工程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學校任教。注重在一體化課程開發過程中,促進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教師企業實踐能力、一體化課程開發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示范性強的一體化課程教學團隊。
1.健全課程管理、課程實施情況評價、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水平評價制度。建立以一體化課程體系的專業教學標準;以教學條件、教學水平為核心衡量辦學實力的教學評估制度;以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使用為重點,檢查教學執行情況的教學督導制度;以學業課程成績登記、參與競賽及獲獎登記為主要內容記載教學過程的教學登記制度;以課程統考抽查、教學現場巡查、企業認可度調查、課程認證為方式認定教學結果的教學評價制度。
2.完善教師培訓、管理和評價制度。制定教師培訓計劃,通過研修培養、學術交流等方式培養一體化教學骨干。建立校企教師互派、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積極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切實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熟練掌握教材教法。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建立教師自評為主,學校領導、教師之間、家長學生、企業代表共同參與,評教評學、學生訪查、水平競賽、教學巡視、教學檢查等方式的教師評價制度。
3.建立學生考試制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采用“理論+實操”的一體化考試,大力推行以培養學生綜合崗位能力為主的綜合化考試,建立相應的分段考核制度,要加強學業管理,實現評價主體多元、評價過程開放、評價方法多樣。以職業標準和企業需求為依據,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學業證書制度。通過開展課程認證和過程化考核,做好職業技能鑒定與一體化課程教學工作的銜接。
通過一體化教學改革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以下幾個轉變:教學從“知識的傳遞向知識的分析和轉換”轉變;教師從“單一教學型向課題模塊式”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轉變;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一體化教學場地、企業”轉變;教學手段由“口授板書講解向多媒體現代化教育技術”轉變;從而體現“一體化”教學的實踐性、直觀性、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專業技能,拓寬學生的就業面,促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