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安徽淮北煤電技師學院 安徽淮北 235000;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淮北 235000)
維修電工課程課堂教學新思考
李峰
(安徽淮北煤電技師學院 安徽淮北 235000;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淮北 235000)
無論是維修電工還是其它任何技能的課堂教學都因該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需要根據課堂內容以及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或者是適時地調整教學方法。本文從維修電工的課堂教學簡介入手,從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運用模塊化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興趣、情景教學三個方面闡述了維修電工課程課堂教學的新思路。
維修電工 教學模式 課堂改革
從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樓宇智能化技術等專業的角度來說,“維修電工”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除此之外,考取這些技術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時也需要通過“維修電工”這門課程的考核,由此可見維修電工課程的重要性。傳統的維修電工課堂教學模式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因此創新維修電工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項非常有必要的任務。找尋新的教學模式,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就業,無形之中也提高了學生就業的起點。
1.開創小課堂教學模式
所謂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化”和“小組化”的方式,主要用于教室或者實驗室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責任感以及學習主動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再講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通過QQ等通訊平臺提前傳達給學生下節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一改傳統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在正式進入到授課環節時,教師一定要改變往日教師講學為主的教學方式,相反的,讓學生自己當老師、自己講知識、互相交流自己的課前準備、發現自身問題,然后老師再以輔助的形式來完成教學工作。
2.開創大課堂教學模式
除了針對教室和實驗室的小課堂教學模式外,大課堂教學模式也是不可缺少的。這里的大課堂主要是由主課堂、網絡課堂、特長生課堂、企業課堂和職業考證課堂共同組成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將課內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外的實際操作中、將校內的操作經驗與校外的工作結合以來、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個性。
網絡課堂:因為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很多內容是講不完的,所以設立網絡課堂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課堂這一平臺把課堂上未講完的知識上傳到網上,以供學生的學習。另外,網絡課堂中除了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外還建立了學生自測的考試系統,可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
特長生課堂: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該課堂是針對班級中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學生而設立的,這些同學在該課堂中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提供的資源,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培養自身的設計能力。
企業課堂:和在學校里給學生教學不一樣,企業課堂是把教學的地點搬到企業工作現場,授課老師變成了企業工作人員,但是教學的對象還是在校學生,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企業工作的氛圍,并通過在現場的實地操作可以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職業考證課堂: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對于考取“維修電工”中、高級工考證這種“雙證融通”的需要,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普通課程教學的內容與考證大綱結合起來,建立一套新的教學大綱,從而使教學工作變得更加有針對性,滿足想要考雙證人群的需要。
1.分層次顯示教學的內容
一般來說,知識都有一個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過程,所以分層次顯示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每個層次的教學內容就是一個模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圍繞著學生進行教學,并給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的時間,以便于他們能夠充分理解維修電工的專業知識、掌握維修電工的工藝、穩固學到的專業知識,與此同時老師則主要負責在一旁引導學生學習。這種模塊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有助于學生快速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
2.基于模塊化的維修電工專業的課程教學要點
模塊化的維修電工專業課程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課前準備、教學實踐工作以及課后拓展的進行,只有做好了這三方面的工作,模塊化的教學模式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首先是課前準備,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掌握教學媒體等教學資源的使用情況,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讓學生最大化的吸收教學內容;其次是教學實踐,在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模塊化的教學模式制定一個教學實踐模塊,針對學生在課堂自主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共同來探討,除此之外也可以邀請其他老師來旁聽講課,事后可以參考評課內容,從而改進模塊化教學法與維修電工整合的課堂教學;最后一個是課后拓展工作,這一項設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及時的將模塊化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效果反饋給教師,方便對于模塊化的教學與維修電工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教學情況的探討。
“維修電工”在電路中專業屬于一門基礎課程。在電路實驗中可以改變傳統理論講解在實驗前面的教學方式,相反的,把實驗安排到理論講解的前面,變為探究性實驗,這種方式就相當于創造了一個問題情境,然后可以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開展實驗,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教師可以把理論課與實驗合二為一,在實驗室做完實驗之后當場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工作,或者可以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一邊發現問題一邊講解理論知識。實驗室的各種實驗設備都是一個很好的、便于學生學習實驗方面的理論知識的情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學習環境。
和傳統的學習理論知識的枯燥乏味相比,學生處于一個“情境"中便會覺得有趣很多,從而更容易掌握理論知識。如果在創造問題情境的時候能夠稍微設計一下“問題”,則會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維修電工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是對于以往覺得鼓噪乏味的理論知識也可以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另外,問題情境的設立既可以是生活中的實例,也可以是從學生試驗中發現的問題或者其他,可以通過途徑來設立問題。
[1]陳海南.淺談維修電工專業的模塊化教學方法與對策.中國職工教育.2013-03
[2]喜琍.提升高職院校維修電工實訓教學質量措施研究.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