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敏
(吉林省洮南市黑水鎮中心校 吉林洮南 137101)
改進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馬秀敏
(吉林省洮南市黑水鎮中心校 吉林洮南 137101)
新課程語文教學強調以探究為主線,優化學習結構,通過啟發、閱讀、感悟等方式從課文里吸收各類信息。可以通過自主閱讀、合作閱讀、感悟閱讀等閱讀方法,積累閱讀經驗,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 智力活動 自主 合作 感悟 興趣 閱讀質量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課程語文教學強調以探究為主線,優化學習結構,通過啟發、閱讀、感悟等方式從課文里吸收各類信息。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組織學生進行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廣闊的空間,使語文閱讀教學成為培育兒童創新能力的一片沃土。
朱熹在《讀書三則》中說道:“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梢婇喿x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智力活動,在閱讀過程中,如果能運用合理的方法,選擇富有個性化的方式,不僅有助于對文本的掌握,更有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和良好習慣的養成?;仡櫧鼛啄甑慕虒W實踐,我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
1.自主探究閱讀。自主探究學生自讀為主,遵循“讀中悟、疑后想、探后練、練中創”的教學原則,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自主閱讀教學有助于個性自由、自主發展,追求批判、多元、開放,適應了現代社會對培養人才素質的要求。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而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
如何有效保證閱讀過程不出現偏差及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投入閱讀及問題探討之中呢?自主式閱讀不是漫無目的地翻書,更不是學生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也不是畫龍點睛式地找幾個好學生一回答了事。教師要確保全班每個學生都投入到閱讀、質疑、探討活動之中,要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設計具體的、可操作的閱讀及探究任務,利用任務調動學生閱讀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任務必須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是分層次的,包括預先設計的和課堂生成的;任務必須能滿足不同個體閱讀需求的多樣性,能切合不同個體閱讀心理的獨特性。老師要注意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堅決杜絕死角。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集中精力,進入閱讀和思考狀態。鼓勵引導這些學生大膽陳述自己的見解。
2.小組合作閱讀。這里的“合作閱讀”,是指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重、難點及學生對主要問題的學習情況及時組織一條合理、開放的教學主線,師生合作探究中心問題。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導讀導悟中心問題答案,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言語能力,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之目的??梢岳眯〗M討論的形式。但要注意討論的問題必須具體、有可討論性。小組討論有利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和調動所有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展示學生的個性思維。
如《麻雀》一文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可先引導學生抓住“突然,一只麻雀從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敝械摹耙粔K石頭、落”,通過換詞比較感悟麻雀飛下來的勇敢,堅定、果斷;然后聯系麻雀為什么“像石塊似的落”的情急情景,反復詠讀“……像石塊……落……”,反復再現麻雀“落”的場景,在朗讀中引領學生感悟麻雀“惜子如命,奮不顧身”的思想內涵。
3.感悟閱讀
高林生老師指出:“感悟的實質是意會?!备形蛑黧w是學生。只有讓學生潛心讀書,自我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實現感悟。我國古代的國學教育從來就重視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主張反復吟涌,潛心涵詠,以求明文達義。語文感悟學習強調最多的是學生個體的主動積極參與。感悟者因為自己的經驗積累欠缺,產生需要或者原有的知識結構不平衡,促使自己去感悟、去建構,從而達到新的意義和新的自我感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的學生,總是帶著已有的知識、經驗、情感來接觸新的文本。因此,在語文感悟學習中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語文學習的目的不僅是要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更要學會做人。同時,感悟自身也是綜合運用感知、想象、記憶、情感等多種心理因素的過程,學生自身要在語文學習中建構自身的完整性,要達到真正的“自我實現”。
在感悟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運用了自讀感悟和點撥感悟兩種方式。“自讀感悟”,是指在初讀課文,了解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要抓住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一的重點詞、句、段,引導學生緊扣上一教學環節中梳理出的統領全文的中心問題,全面深入地自讀深悟課文內涵的過程。自讀感悟,意味著學生在閱讀課上應該自由感悟、自主感悟、自信感悟。一個“自”字,集中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閱讀課上的獨特表現。
由于認識理解能力的限制,學生在閱讀中總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疑難。這時可以采取點撥閱讀的方法。小學生由于缺乏駕馭知識的能力,對知識難以形成清晰的條理和整體的印象。運用點撥,可促使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集成點,連成線,組成面,構成體,以形成知識的整體認識;運用點撥,可促使學生借助教者的幫助、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突破難點;運用點撥,可把學生思維步步引向深層,以保證知識理解的深度和思維訓練的力度。
總而言之,在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閱讀方法,積累閱讀經驗,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學生閱讀的興趣被激活,閱讀熱情被激發,閱讀面也會得到擴展。閱讀數量的累積會帶動閱讀質量的大幅度提高,獨立閱讀能力也將日益增強。
《小學閱讀教學的目標體系》高林生2012.9
《依托文本,有效拓展閱讀教學》潘君 現代教育科學 2014.3
馬秀敏,女,1990年吉林省通榆師范學校畢業。大學??茖W歷。中教一級教師?,F為洮南市黑水中心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