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肥城市查莊礦學校 山東泰安 271612)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王麗
(肥城市查莊礦學校 山東泰安 271612)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的過程。葉圣陶先生也曾指出:作文與說話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但當前小學生作文卻"談文色變",提起筆來,總感到無話可說。即使挖空心思寫出來的習作也是內容空洞,缺少靈性。因此,消除學生畏難恐懼情緒,激發作文興趣,提高作文能力是推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改革,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極為關鍵的一環。我在這方面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立足教材 拓展閱讀 以改代教 賞識習作
新課標教材注意內容的整合,每篇課文都是專家精心選編的經典篇章,猶如一座散發著光芒的巨大寶藏,每個單元都以專題的形式出現,每個單元的習作也是緊扣專題設計的。所以我們應充分把握教材的這一特點,立足教材,扎扎實實地組織閱讀教學。我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當我和學生一起進入安徒生的童話世界,來到圍觀的人群中時,看到美麗的小女孩被凍死的情形。我發現此時的學生充滿了對小女孩的無限同情。于是,我抓住這一契機,讓他們續寫課文的結尾。有一個叫王蓮蓮的學生這樣寫道:“這時,圍觀的人有的冷言冷語,臉上毫無表情;有的還拿走了小女孩剩下的火柴,有的甚至把她的另一只鞋子也脫去了……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那樣的冷漠無情,毫無人性。突然,人群里走出一個人,他脫下自己溫暖的外套,把小女孩嚴嚴實實地裹起來,抱在懷里,似乎生怕小女孩再被凍著。他朝著一片美麗的小樹林走去,用雙手使勁挖了一個坑,把小女孩安葬在鮮花叢中。同學們,你們知道那個人是誰嗎?他就是作家安徒生。”這位同學的續寫再一次讓大家深深感受到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冷漠無情,同時也流露了自己和作家安徒生一樣悲憤的心情。
由于是在學生內心受文中人或事深深觸動的情形下進行,學生內心的感情不吐不快,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大多都能真情流動。
若把閱讀與寫作比喻為“吸收”和“傾吐”的關系,那么不吸收豐富的養料,就寫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是關鍵所在。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常常發現,很多學生或沒有材料可寫,或表情達意不夠流暢、準確、生動,歸根到底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驗。基于這樣的實際,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通過加強課內外閱讀,讓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離開閱讀,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將是無序而枯燥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除把課堂還給學生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閱讀的各種書籍。為此,我堅持引導學生定期去圖書館看圖書、借圖書,定期更換從家中帶來的與大家“共享”的書籍。并且每晚讀半小時的書。有了廣泛的閱讀,學生就能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同時在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中,使學生產生了語感,激發了靈感,有了語感和靈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流瀉輕松的事。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對教師過于精細的批改,往往是不屑一顧的,甚至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批改作文“徒勞無效”,呂淑湘先生說教師批改作文是“無效勞動”。他們都不贊成教師精批細改。好作文是學生做出來的,不是教師改出來的,所以,我在作文教學中,只重視學生的修改,做了兩點嘗試。
1.將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重視學生的自改。修改作文不必拘泥于局部的精雕細刻,而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可能影響作文成敗的關鍵問題上。古人說得好:“舉網提綱,振裘拮領,綱領既理,毛目自張。”我在作文的批改中,首先示范批改一篇有典型錯誤的學生習作,教給學生自改的知識和方法,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如何修改;修改后與原文相比較好在哪里,使學生領悟到去其修改作文的要領和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并同桌互評,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評改”。這樣,由優生指導帶動后進生,讓他們互幫互學,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制能力,又能共同提高全體學生的寫作質量。
2.增加師生面批的次數。教師向學生當面提出習作的優缺點,并提出應怎樣修改的建議。一般情況下,每次習作,對三分之一的學生實行面批,并以此比例實行輪換制,讓每個學生都有得到教師當面指點的機遇,面批后,學生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這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幫互學,讓學生體味到了當“先生”的樂趣,從而激發了學生作文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積極向上的愿望。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方法,都是無濟于事的。”對于學生的作文,我們應該允許有差異,允許失敗,充分信任,熱情激勵。教師應充分以賞識的心態和賞識的思維方式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熱情鼓勵,促使學生找到“作文我能行”的感覺!這樣,無論作文能力如何的學生,他們都會毫無顧忌地推出,自認為可取之處。即得到同學肯定和賞識,又學到了別人許多長處,受到啟迪的同時,便不知不覺地走出了“不會”作文的低谷,滿懷信心地向成功邁進。因為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獲得成功和體驗成功的快樂,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最佳途徑之一。
總之,寫作教學改革的路子千萬條,等待我們去探索。只有讓作文教學改革的根深深植于科學與民主的土壤,用崇高的責任感與事業心去耕耘、澆灌,那么,寫作教學改革的前方必定是碩果累累的滿園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