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琴
(陜西省嵐皋縣城關小學 陜西安康 725499)
小學數學教學中語言評價的重要性
陳永琴
(陜西省嵐皋縣城關小學 陜西安康 725499)
《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評價的手段和形成應多樣化,應以過程評價為主。對評價結果的描述,應采用鼓勵性語言,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善于利用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根據這一理念,課堂教學評價應從對教師的評價轉變為對學生的評價。以下是我在實施、探索新課程理念下對數學課堂評價的一些嘗試與思考:
現實生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陽光,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歡樂和自己的勞動而感到自豪。"不管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多一些贊賞與鼓勵,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層次、多角度的肯定性評價語言、忌重復忌拖沓。為了讓全體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學生的發言中只有一個用得好的詞,只有一句說得好的話,也要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例如,對答案完整的學生可贊美他“寫得真認真”“比以前進步多了”“太棒了”“繼續努力”“你真聰明”等。例如,我班有位學生,成績很好,也很聰明。可是膽子特別小,總不愛舉手。有幾次我見到他想舉手又不敢的樣子,就點名要他回答問題。當他回答正確后,便立刻表揚他"你的答案非常正確!老師真希望能再次聽到你完整的答案。"如此幾次之后,這位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就變得又大方又積極了。而對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錯誤的學生,千萬不能說"你答錯了!""不對!""真笨!"等貶義語言。而應改變語氣,換一種說法,可鼓勵他"你雖然只做對了一半,但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繼續努力,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趕上來!""你的答案雖然和正確答案有點不一樣,不過沒關系。你能勇敢站起來回答問題,已經很了不起了。"這樣的語言真切、感人,讓學生深受鼓舞,覺得自己能行,從而樹立起上進的自信心。同時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與"學"氛圍,利用孩子們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讓他們喜歡上數學這門學科。我還見過有的老師這樣評價學生的發言:"你的發言觸動了我的思維,震撼了我的心靈!""你理解透徹,語言精當,表達流暢且自信滿懷,我非常欣賞你!""我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了!""你懂得比老師還要多!""你說得比老師還要棒!"大量的實踐證明,教師對學生的賞識性語言,激發學生更多的熱情,更熱烈的討論,引領課堂走向高潮,師生共同享受創造的愉悅。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我們常常可以見到老師為學生鼓掌,老師與學生握手,老師向學生鞠躬,老師為學生的金點子“命名”(如好的解題思路稱為‘某氏法’),師生本平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敬畏、仰視你的學生吧,說不準你的講臺下面坐著牛頓、馬云呢!
數學作為一門理科,它的知識系統顯得非常抽象概括,直接導致數學課堂學習沒有語文、美術等其他學科那樣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數學課曾經一時是“乏味”的代名詞,而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每一個低年級學生,本來就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死氣沉沉”的氛圍只能淹沒他們的天性,他們應該在充滿激情和趣味的課堂中學習,因此,我們有必要將自己的課堂語言(這里指課堂評價語言)變得幽默,詼諧,這樣,教師的個性也可滲透數學課堂,和學生打成一片,使整個課堂充盈著個性和生命力。例如,在教學“媽媽一共買了10個蘋果,小紅吃了2個,還剩幾個蘋果”一題時,一個學生列式計算:10+2=12,他還振振有詞地說:“題中有‘一共'就是用加法嘛!”我沒有立刻用“對”或“錯”來做出判斷,而是先表揚他聽講專心,記住了“一共”是表示求和的意思,接著問:“媽媽買了10個蘋果,吃了兩個變成12,反而增多了,那老師買來幾個蘋果請大家都來吃,明天老師就變成賣蘋果的了,為什么呀?因為老師的蘋果越吃越多呀!”同學們哈哈大笑,這個學生自己忍不住也笑了起來,并隨即修改了結果。在以后的學習中,類似的問題也難不倒他了。不難發現,老師一句善意風趣的話語猶如沁人心脾的春風,既達到了指正的目的,學生也不會反感,從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可謂兩全其美。
教師要有很強的聽辨能力,并能根據學生的參與性學習表現及時進行反饋,準確、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問題。如:“你分析得太透徹了。換一換,你來當老師,好嗎?”“你傾聽得真仔細,耳朵真靈,這么細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的想法太新奇了!老師要向你學習!”“不要緊,坐下慢慢想,憑你的聰明,再給你些時間,你一定會回答好。…...這樣的評價,比較好地發揮了評價的激勵功能。
在重視語言評價的同時,更應該重視非語言評價,如教師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夸獎的手勢,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輕輕的撫摸,都會讓使學生在舉手投足間感到親近,拉近師生距離。能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滿懷自信心,挖掘自己的潛能,不斷地前進,取得學習的成功。
《數學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