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曹龍鈺(1989—),男,山東淄博人,碩士,研究方向:電影史論與電影批評。
摘 要:病人電影主要圍繞身患疾病的主人公展開敘事,滲透著人與疾病之間的關系,通過自身身份的轉變與認同來構建電影病人形象,其中親情、友情、愛情等元素渲染了一道溫情與悲情交織的復雜色彩,使得電影病人性格更加立體與多元化,具有人情味。病人電影在電影病人與病魔相互較量的過程中還能夠游刃有余地傳達出一定的社會思考和銀幕哲學,尤其是我們無法避免和逾越的生死問題。《滾蛋吧,腫瘤君》以熊頓的人生一隅展現了電影病人的身份置換,通過對感情的渲染與宣泄,引發了電影受眾的共鳴,在思考人生哲學的過程中,完成了一次病人電影的創作。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5)17-0052-01
在電影發展歷程中,為了劇情的需要,不乏主人公或其家人患病的情節,不僅增強了文本的豐富性與復雜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煽情作用,極易賺取觀眾的眼淚以獲得高額票房收入。但是這一類電影所書寫的電影病人往往只是錦上添花,作為陪襯來推動電影劇情的發展,并不作為主要故事情節加以敘述,甚至有的表現手法顯得虛假做作。病人電影以患病的主人公為敘事主體,充分展現了電影病人外在體貌特征和心理狀態,由外及內地闡釋了電影病人的生活情狀,通過梳理電影病人的感情脈絡,映照出電影病人在身份轉換過程中的痛楚與無奈,以及生病前后人情冷暖的復雜性。以電影病人為主體書寫的病人電影不僅僅是單純地對人與疾病關系所進行的影像化闡釋,更在深層次與多維向度上關照了社會現實,直擊人們不愿面對卻又不得不討論的生死問題,引發受眾對生命哲學的思考。《滾蛋吧,腫瘤君》以輕喜劇似的風格,小篇幅漫畫形式講述了熊頓與疾病抗爭的一生,在梳理其社會關系的過程中,表現這位電影病人頑強、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染和鼓舞了處于不同社會壓力下的觀影受眾,引發共鳴和思考,既具有現實主義意向,又兼具浪漫主義情懷,讓人在笑中流淚。
一、電影病人身份的轉換與認同
從身體健康到身患絕癥,這并不只是人類軀體的簡單變化,更為重要的是心理層面的轉變。從正常人到病人身份的轉變伴隨著陣痛與苦楚,這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病人電影中一大矛盾點就在于正常人轉換為電影病人的過程是被動的,甚至帶有一定的被強制性和不可逆性,這種驟然間的身份變化給予人的是巨大的精神沖擊,瞬間使人心理崩潰。重構自我身份是電影病人對軀體的嶄新判定,對新身份的接納和確認的過程不僅僅只為電影中所說的有利于康復,而在于自我與他者之間關系的碰撞,碰撞之后建立起的是全新的人際關系脈絡。《滾蛋吧,腫瘤君》中熊頓的身份轉換及確認過程可謂是幽默的無奈。在遭遇失業、被劈腿等一系列打擊之后,樂觀開朗的她剛對夜晚喊出口號就暈倒在了自己的房間里,病情診斷結果無疑是雪上加霜——絕癥,還是晚期,面臨死亡的她仍然笑對人生,可見身份轉換之快,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了自己生病這一新變化,并積極努力地承載著新的活力挑戰生命的長度,并在這個過程中,不忘垂涎男醫生的“美色”,并極盡挑逗之能事。對電影病人這一身份的接納和轉換,到最終的確認,熊頓經歷了內心的掙扎與煎熬,這實屬無奈,但其樂觀的心態和輕喜劇式的影像表現手法使得影片幽默不失情調,稱得上幽默的無奈。
二、絕世戀歌:動人婉轉的愛情旋律
情與愛是人類永不褪色的兩大母題,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是我們無法阻斷和割舍的,在影視作品中,創作者永遠不會吝嗇對情與愛的表達和傳頌。在這其中,愛情在電影里的書寫顯得尤為突出,不僅僅是推動劇情發展的調味劑,甚至還脫胎而生愛情片這一類型范疇。病人電影當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愛情元素的融會貫通。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電影,病人電影中的電影病人往往患有常人難以想象的疾病,不論是肉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與他們之間的關系相較于常人來說更具有復雜性和沖突性。愛情放置于病人電影中往往摻雜著一絲曠世絕戀的味道,因為相愛的兩個人隨時都有可能分處兩個世界中去,這樣的愛情充滿了悲情色彩,但又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婉轉凄美的愛情韻味,當然,也可能是末日狂歡式的濃情蜜意。《滾蛋吧,腫瘤君》中熊頓在男友劈腿被抓后查出了身患絕癥,大家怒斥其男友的渣行為之余,也感嘆羨慕其后遇到了吳彥祖扮演的男醫生。這本該是一場男女間浪漫邂逅的唯美愛情故事,但由于熊頓的不治之癥,相戀即意味著未來更為痛苦的相別,愛情也變得悲涼起來。
三、銀幕哲學的輕負擔處理
好口碑的電影應是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在受眾享受一次嘉年華式的狂歡之余,有所思考,尤其是對自己的生活有所體味,對生命的價值取向有所衡量。電影本身所肩負的文以載道的使命不應是說教式的刻板再現,而是進行輕負擔處理,使得人生哲學以一種寓教于樂的形式滲入觀眾的心里,這種銀幕哲學的輕負擔處理是電影商業性與藝術性雙贏的產物。病人電影雖然描繪的是處于病痛中的電影病人,某種程度上帶有強烈的悲情色彩,但通過影像化的表述模式也可以使得深邃的人生哲學變得通俗易懂,更容易受到觀眾的青睞。《滾蛋吧,腫瘤君》加入了漫畫元素,使得劇情充滿了喜劇色彩,將悲情轉化為溫情,甚至帶有明顯的幽默氣息,透漏出主人公雖然患病卻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這一形式的表現手法讓觀眾在笑鬧中流下眼淚,緊接著是從明艷的影像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諦,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人生有很多種可能,但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熊頓開朗的性格、積極的人生態度極大地治愈了活在各種壓力之下的都市人群,成為一劑宣泄負面情緒的良方。而此電影文本也不失為商業與藝術的雙贏佳作。
病人電影作為一類名頭不甚討喜的電影形式,關照的是生活其中的電影病人,通過影像體味不一樣的人生狀態,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作為電影病人所要面對的痛楚與無奈,還有頗具末日悲歌的浪漫情懷,更值得一提的是透過影像我們所感悟到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