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報紙新聞是社會新聞報道的主要途徑之一,作為報紙新聞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報紙新聞記者有著不可忽略的地位。新聞記者角色定位是否正確,不僅直接影響著新聞事業的發展,也會給國家、社會輿論造成影響。新聞記者在遵守新聞從業人員道德的同時,應在客觀事實與利益誘惑的矛盾中堅持真理,在受眾需求與職業壓力的環境中堅守本色,認清自身的基本角色及進行正確的自身定位。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5)17-0098-01
在現代社會的新聞信息傳播中,報紙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傳播方式之一,廣大群眾通過閱讀報紙的方式,廣泛了解國家時政、社會熱點、文體新聞等信息,可以說,報紙是廣大群眾最普遍的獲取信息手段。因此,身為新聞記者,我們應該在日常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修養,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既要用專業敬業的精神做一個新聞的傳播者,也要用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做一個新聞的監督者。所以,在新聞記者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從思考自身定位和避免角色誤區兩方面對自身提出嚴格要求。
一、新聞記者的職責準則
新聞記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應從以下幾點對自己進行自身嚴格要求:
(一)報紙新聞記者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做好輿論的導向
新聞報道的導向性很強,往往一篇以不同角度報道的新聞可以把廣大群眾的注意力和思維方式引向不同的方向。因此,新聞記者在新聞報道時,應該從國家、人民的利益考慮,正確處理好正面報道與反面批判的關系。
在西方國家,由于政治體制的原因,很多新聞記者以“國家批判者”自居,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在這些“國家批判者”背后,往往隱藏著各種利益集團甚至政治團體的斗爭。這就導致新聞記者為迎合不同利益集團要求,進行不實、片面的新聞報道及評論,違背了新聞記者“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職業準則,把廣大群眾引向新聞誤區,使得新聞記者成為了政治斗爭的“武器”。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和廣大群眾的利益是一致的,輿論對黨和國家的監督,可以有效地促進黨和國家的自我完善。所以,新聞記者在新聞報道中,不能只追求“滾動效應”,而是應該從黨、國家、人民群眾的利益考慮,注意社會效應和社會影響,用最恰當的言論,做好輿論導向,讓廣大群眾用理性的思維來解讀新聞事件的。例如,今年8月份發生的“天津港爆炸事故”,新聞記者在報道過程中,更多的是報道政府如何進行妥善安置以及消防官兵的英勇事跡,既極大地安撫了廣大群眾,也弘揚了國家的精神面貌,讓廣大群眾在了解新聞事件的同時,看到了黨和國家對于事故的態度。
(二)報紙新聞記者應該實事求是,不能過多傾入個人感情
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和報道時,應該以“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為職業準則,通過對新聞事件進行細致分析和深入了解,進行相關報道及評論。
現如今,傳媒高度發達,廣大群眾已深刻體會到新聞媒體對于社會的監督作用。因此,民眾在很多情況下,不是把所遇到的問題向問題主管部門反映,而更愿意把問題向新聞記者傾訴,這往往造成新聞記者“救世主”的個人情感的傾注。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集時,不能只聽取一面之詞,而是要進行充分的事實調查,從矛盾雙方各自不同的立場出發,進行細致揣摩和分析,用自己手中的筆,對所遇到的新聞事件進行公正合理的報道和評論,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報紙新聞記者
(三)報紙新聞記者要具有鮮明的特點,樹立獨特的風格
在現代的社會體系中,新聞報道的渠道十分廣泛,民眾獲取信息的可選性也越來越高,如何能夠吸引民眾通過閱讀報紙獲取新聞,已成為報業發展中遇到的一個不小的難題。在報紙傳媒發展的過程中,報紙記者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所以,報紙新聞記者應該努力提高自身修養,充分掌握新聞事件的精髓,提煉出廣大群眾想要知道的東西,在遵守規范的體裁和表達方式的同時,尋求突破和創新,從而形成自己的特點和風格。
二、新聞記者的角色定位,避免角色誤區
新聞記者是信息的傳播者,其在新聞的社會傳播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新聞記者不僅能決定一篇新聞是否采用、怎樣報道,還能決定新聞報道的性質和導向性。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新聞記者對自身進行正確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而新聞記者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又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從而極易出現“角色誤區”問題的發生,下面我們從新聞記者“角色誤區”中最常出現的“角色越位”和“角色錯位”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為新聞記者出現“角色誤區”提出解決方案。
(一)記者的“角色越位”問題
新聞記者的“角色越位”,是指新聞記者在采訪報道過程中,態度、言行及其它行為超越了記者身份和職責的現象。新聞記者和他所代表媒體角色的“越位”在很多的采訪和報道活動中十分普遍性。突出表現為記者以“當事人”、“干涉者”的身份,直接介入新聞事件的發展過程。因此,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活動時,要認清自我,堅持原則,從新聞傳播者、評論者的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公正合理的報道和評論。
(二)記者的“角色錯位”問題
新聞記者的“角色錯位”,是指新聞記者在采訪報道過程中,態度、言行及其它行為不是以采訪者身份出現,而是與采訪對象混為一體,顛覆了新聞記者和采訪對象的“矛盾關系”。新聞記者的“角色錯位”現象在新聞報道中常常出現。例如,有的新聞記者長年從事某條線的新聞報道,這樣雖然有利于熟悉某條線的新聞報道的情況,但同時也容易造成新聞記者的從該條線的角度出發,形成硬化的固定模式,使記者的判斷力下降,極易造成報道的片面性。對于此種現象,我們的新聞媒體管理層應首先從新聞記者管理著手,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某條線上的記者進行變動,讓記者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從而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和肩負的使命。
三、結語
記者是社會中特殊的一個群體,在新聞報道中,他們擁有著特殊的權利。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報紙新聞記者,我們應該以記者職責為準繩,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自身定位,樹立正確的角色觀念,避免因為自身原因,影響新聞報道的效果,給社會和受眾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