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雪芹(1981—),女,山東無棣人,編輯(中級),主要從事民政理論調研工作。
摘 要:民政工作是一項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它涉及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關系到人的全面發展,對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民政報刊作為民政工作宣傳的輿論主陣地,對推進民政事業的發展有巨大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民政報刊與民政工作的關系,就如何提高民政報刊影響力做出一些探討。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5)17-0102-01
“民政”是一個源遠流長的歷史概念,在歷史演進過程中民政工作既有一脈相承的部分,又有與時俱進的新鮮內容。在我國,民政工作即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它一般包括婚姻登記、救災救濟、優撫安置、養老、低保、福利、慈善、殯葬、臨時救助等。
一、關于民政工作的認識
對于民政工作的認識有六個方面:第一,民政工作是人基本生存發展權的有力保障。保障人的生存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其根本目的。第二,政府必須認真履行民政工作。民政工作關乎民生,是政府行使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方面。第三,民政工作是一項民心工作,有助于實現治國執政理念。“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四,民政工作可以檢驗各種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不同社會制度下,民政工作也不盡相同。其中既存在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第五,經濟發展決定民政工作的質量。通常來講,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民政工作提高質量的基礎就越雄厚。第六,民政工作需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政府履行立法建制、行政管理等職能,社會組織運行、社會資源投入、社會公民的集體參與是推動民政工作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民政報刊對民政工作的意義
民政報刊作為民政宣傳工作的主渠道、主陣地,對于民政工作的推進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以《中國社會報》為例。它是由國家民政部主辦,以民政業務為核心,以快速、及時傳播高品質新聞信息,推動民政事業發展為使命,唯一以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為主要報道內容的民政報刊。《中國社會報》關注社會熱點,引導社會輿論,反映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政策。從民政系統讀者的需求和報紙在人們心中的位置來講,《中國社會報》都是全國民政新聞宣傳媒體的龍頭。因此,做好民政報刊,提升民政報刊的影響力,是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民政工作、推動民政事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三、提升民政報刊影響力的策略
(一)“內容為王”,加強思想內涵
報刊的質量是決定報刊影響力最主要的因素。俗語有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報刊本身作為一種信息產品它的質量優劣對其發行銷售、品牌發展有著決定性作用。民政報刊要提高影響力就必須做出優質內容。當今社會人民群眾都是處于一種快節奏的生活狀態,這就要求報刊內容必須言簡意賅,柔化語言,不能處于一種說教的姿態,而要講究故事性。內容要注重與讀者的互動,不能強制性灌輸。這樣讀者與報刊之間就會產生一種親密的聯系,加強報刊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其次,報刊內容要有思想高度。報刊的作用不僅是傳播信息,還要引導社會輿論,這就要求報刊內容首先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誰能更好地提供思想的參考、誰能將事件分析的更加透徹,誰就能提高自己在讀者心目中的影響力。
(二)凸顯人文情懷,傳播正能量
近年來,在全社會樹立“真、善、美”的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影響下,媒體報道方式、立場、視角都在發生變化。 [1]“人文關懷”作為一種傳播范本,在社會學上的價值遠大于新聞本身價值。以《武漢日報》為例,在其版面上,讀者經常會看到人們互幫互助的正能量傳播,這種人文情懷提升了《武漢日報》在讀者心中的地位。以社會困難群眾為新聞關注點,傾向于社會弱勢群體,在報道中關懷人的精神,肯定人的物質需要,主張社會公平,維護人的權力、尊嚴,是提高報刊人文關懷的方法。在此我們要注意在新聞事實的選取、與采訪對象之間的交流、策劃同讀者之間的互動三個方面要凸顯人文情懷。
(三)樹立報刊品牌形象,開展優質品牌活動
現代人常講:“酒香也怕巷子深。”報刊內容做得再好,也要有好的品牌將其推廣出去。民政報刊需要樹立品牌意識,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讀者對報刊要經歷認知、接受、建立一定忠誠度的過程。 [2]報刊利用自己的品牌積極策劃組織品牌活動,可以有效提升讀者對于報刊品牌的認可度、忠誠度。例如,《華商報》每年在植樹節都會策劃組織讀者去郊外進行植樹活動。報名讀者人數眾多,年齡有大有小,但都能自覺遵守紀律,在報社用車不夠的情況下,有私家車的讀者還會自覺接送其他讀者,活動現場忙而不亂,這就是讀者對報刊忠誠度的體現。
(四)重視“二次傳播”,融合新媒體
“二次傳播”即繼續傳播,是指新聞傳播信息被受眾接受后,繼續以其他形式傳播下去。當今新媒體借用“二次傳播”的效果推動其迅猛發展,對紙媒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和傳播效果都是紙媒無法媲美的。 [3]在這種情況下,紙媒應該放下“面子”,積極與新媒體進行融合。融合不等于消失,只是將信息以更加多元、持久的方式傳播下去。民政報刊在與新媒體的融合中要注意,一方面要發揚報刊調查性報道和新聞評論等優質內容,繼續承擔一個思考者的角色,彌補新媒體在這方面的劣勢;另一方面要放棄對“短、平、快”這類新聞信息的追求,避免與新媒體同化,應該優中選優,深入發掘其中的內涵。
四、結束語
民政報刊對民政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提高民政報刊的影響力可以推動民政事業的發展。本文從報刊內容、人文關懷、品牌樹立、融合新媒體四個方面提出了提高民政報刊影響力的策略,希望能為我國民政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