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地級電視臺的發展形勢不可謂不嚴峻,它的發展面臨著擁有更加龐大媒體資源的省級電視臺以及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強大沖擊。從自身來說,地級電視臺的發展也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它的時政新聞報道存在形式嚴重僵化、內容單一等問題。本文立足當前我國地級電視臺時政新聞的發展現狀,重點分析具體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地級電視臺的時政新聞重新煥發活力。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5)17-0119-01
面對當前國內的傳媒格局,地級電視臺能夠與其他媒體平臺進行競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時政新聞報道,做好時政新聞可以說是地級電視臺的“立臺”之本。一般來說,地方電視臺的時政新聞主要包括地方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新聞以及當地百姓所關心的時事等,作為地方政府的宣傳喉舌,搞好時事新聞是地級電視臺的中心任務,同時也是加強地方政府與百姓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樞紐。
一、地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現狀
隨著近些年來媒介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及新媒體的快速崛起,使得地級電視臺時政新聞的報道內容不斷被壓縮,其時效性也大大降低。當前,絕大多數地級電視臺的時政新聞報道內容主要集中在政府領導活動、工作會議等單一的政府新聞,而對地方百姓所關注的時事、社會熱點等方面的報道則比較欠缺,且在報道形式上大多陳舊、僵硬,缺少創新,多集中在表面內容的報道,缺少深度報道,使得地級電視臺的輿論喉舌位置多少有些尷尬。久而久之,大眾從其中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就會引起人們對這類新聞報道的審美疲勞。新形勢下,加強地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改革和創新就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加強地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改革的對策分析
(一)積極拓展時政新聞報道的范圍,確立正確的報道理念
當前,由于地級電視臺的時政新聞報道多是政府新聞,這類新聞的采訪幾乎沒有什么“技術難度”,許多記者的報道內容就是政府部門準備的新聞通稿,記者得到發揮的機會很少。要改變這種狀況,就應該從積極拓寬時政新聞報道的領域來著手,確立一種區別于過去那種關于“時政新聞”即“政府新聞”的狹隘理解,確立一種具有整體格局意識的“大時政”觀念。拓展時政新聞報道內容的選擇范疇,從單一的政府活動、會議新聞報道拓展到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社會領域,去報道這些受百姓密切關注的社會領域中與政治實時相關的新聞。此外,拓寬時政新聞的報道范圍,還應該以樹立正確的時政新聞報道理念為思想指導,改變那種將時政新聞報道與某些領導的曝光率和政績宣傳相掛鉤的錯誤思想,時政新聞報道的是時事政治,不是哪位領導的政績宣傳,對兩者的認識一定要進行嚴格的區分。確立報道那些真正有利于地方建設、有利于百姓生活的有新聞價值的時政新聞的報道思想。地方電視臺在進行時政報道的過程中,一定要平衡好其在政府與百姓之間的利益關系。
(二)切實轉變時政新聞的報道角度
要改變人們容易對地方臺時政新聞產生審美疲勞的現狀,就應該要想辦法努力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人們從不愿看轉變為喜歡看,最重要的是應該努力轉變時政新聞的報道角度。地方臺報道時政新聞的報道角度應該切實轉變為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關注民生、民情。具體來說,應該從這幾個方面來加強:
(1)尋找受眾所關注的有價值的新聞點。當前,地方臺時政新聞報道屬于攤子鋪得大、關注點太多,卻對地方百姓真正關心的一些重要點凸顯不夠。這就非常容易讓這類新聞報道陷入一種僵硬的模式化處境。要改變這種狀況,就應該努力從這么多事件中找到真正為老百姓所關心的點。這就要求采訪記者應該從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點上去找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進行拓展報道,將僵硬的會議新聞變成更加貼近生活實際的“鮮活”新聞。
(2)關注落到實處的新聞內容。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關注的時政新聞是政府行為的實施能夠為他們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與民生民情相關的政府政策內容等。因此,一線記者在采訪政府領導的活動及會議新聞時,就應該深入了解這些活動信息,從中了解這些政府活動、會議真正能夠幫助百姓解決什么實際問題,對地方建設、百姓民生的實際影響是什么。將這些信息匯總,然后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觀點來展開報道。關注老百姓真正關心的時事,將時政新聞的報道角度調整到老百姓關心的頻道,真正發揮好地方臺時政新聞報道最貼近百姓、最接地氣的優勢特點。
(3)加強時政新聞的深度報道。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和途徑越來越多,而人們對新聞報道的要求也不僅僅只是停在知道新聞,而是更多地希望去探尋那些新聞背后深層次的信息。地級電視臺的時政報道應該抓住觀眾的這一思想,加強時政新聞的深度報道。一線記者應該從地方政府的政策、活動以及受人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中提煉出新聞主題,通過精心的策劃來展開時政新聞的深度報道。所謂深度報道,除了基本的事件內容外,還應該加強對事件的原因、條件等背景信息的補充,此外,還應該針對事件展開新聞評論,幫助觀眾了解事件的內涵、意義等深度信息。
(三)積極創新時政新聞的報道形式
加強對時政新聞報道形式的創新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改革內容。地級電視臺應該積極突破過去那種時政新聞報道模式走固定套路的模式,突破時政新聞必須不茍言笑的“硬性”要求,可以適當地將時政新聞做得“軟”一點,使時政新聞報道的形式更加人性化,重視老百姓的媒介體驗和感受,在報道形式選擇上更加靈活一些。例如,可以對時政新聞內容的編排模式進行改革,按照觀眾感興趣的大小來編排新聞,更好地凸顯觀眾的受眾本位。此外,地方臺的時政新聞報道還可以積極借鑒其他電視臺的時政新聞報道形式。例如,國外電視臺將時政新聞與真人秀節目的形式相結合的報道模式,即重視節目現場的真實報道反映,通過同期聲與現場聲的結合來凸顯時政新聞報道的現場感,以此來增強時政新聞的感染力。
加強地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改革,應該綜合時政新聞報道各方面的內容,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創新,將時政新聞報道與信息時代切實結合起來,凸顯受眾本位的傳播理念,推動地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