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大眾傳媒的飛速發展,對從事傳媒工作的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其中廣播電視編導也不例外。由于新媒體的發展,廣大觀眾對廣播電視行業的需求也日趨多元化,為了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就需要加強對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本文就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并為如何構建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進入新世紀以后,尤其是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但是隨著廣播電視的發展,廣大觀眾對電視廣播的需求也日趨多元化。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廣播電視就需要諸多的人才,尤其是要具有精通現代信息電子技術、具有現代人文素養、具有藝術創造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但目前我國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卻難以滿足這個要求,因此,加強對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就顯得尤其迫切了。
1 構建特色鮮明的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模式
1.1 “一專多能”是保障
隨著我國電視廣播事業的不斷發展,廣大觀眾對廣播電視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這就要求廣播電視編導人才不僅掌握本專業的知識,還具備計算機應用等多方面的才能。因此,在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人才多方面技能的培訓,保障廣播電視編導成為復合型人才,可以勝任多方面的編導工作。
1.2 加強對廣播電視人才的綜合技能培養
隨著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其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要注重對人才綜合技能素養的培養。主要有:一是提高廣播電視編導人員的文字語言知識與能力,并不斷提高其寫作水平,進而使廣播電視編導人員具有較強的電視腳本創作能力;二是要提高視聽語言的知識和能力,使廣播電視編導在從事廣播電視報道時可以實現電視畫面與聲音的完美結合;三是提高其藝術創新能力,使其可以創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水平、受觀眾歡迎的藝術作品。
1.3 創新能力是培養的終極目標
文化軟實力日漸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構成因素,是影響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使我國成為文化強國,同時創作出更多滿足我國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產品,在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要極為重視廣播電視編導人員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其可以成為我國文化創新的主力軍。
2 構建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
2.1 定位明確
現階段,要想做好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工作,首先就必須明確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的定位問題,即究竟是需要培養出什么類型的應用型人才。只有明確了廣播電視編導的定位問題,才能更好地構建培養模式。就目前而言,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一是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精通馬克思有關的文化理論,熟悉宣傳政策法律法規,能充分發揮好黨與國家喉舌的宣傳作用;二是精通廣播電視藝術等有關理論與基礎知識,可以從事廣播電視編導、策劃、制作、主持與音響設計等工作;三是具有較強的藝術創新能力,可以創作出具有較高水平、有深度的藝術作品;四是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可以從事各種與電視廣播有關的實踐活動。
2.2 重視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于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性質與特點的原因,編導在一些劇本、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需求有一定的實踐經驗與能力。現階段,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在很多的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中還是以理論學習為主。為了可以培養出真正的應用型編導人才,應該要重視培養的實踐環節。具體而言:一是提高對實踐課程的認識,保證實踐時間,使學員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二是將實踐融入到課程中去,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三是應該要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使每一個學員都能得到大量實踐實踐機會。
2.3 完善考核
為增強應用型人才的培訓質量,應該要構建完整、科學的考核體系。具體而言:一是做好每門課程的常規考核,以便了解學員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也有助于了解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不足,進而有助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二是要做好課程專業實習活動的考核,提高實習課程的效果,杜絕實習課程形同虛設;三是畢業實習考核。為了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都會安排實習。為了保證畢業實習效果,應該要認真做好學生畢業實習的考核工作,以保證實習質量,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認真對待畢業實習,從實習中獲取更多實踐經驗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