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的新聞傳播都是以正面新聞為主,忽略了負面新聞的傳播。然而,正確合理地傳播負面新聞信息對于大眾具有警示、監督和激勵的作用,對于政府政策制度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制定也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對負面新聞信息的含義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傳播負面新聞的積極作用進行探索。
長久以來,我國新聞媒體對于新聞的報道和傳播都是以正面新聞信息為主,負面新聞信息往往由于受到多重的壓力,很少被觀眾所獲知 [1-2]。但是,和正面新聞信息一樣,負面新聞信息也是客觀永恒存在的,應該得到媒體的重視并被廣大觀眾所獲知。如今,信息媒體日益普及,同時,通訊手段也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如何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負面新聞信息并加以合理地運用和傳播而使其發揮積極的作用,已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1 負面新聞信息含義的介紹與分析
負面新聞信息是正面新聞信息的對立面,同時對正面新聞信息具有補充作用,是新聞傳播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負面新聞信息是一種自身的價值判斷為負面的新聞信息,如貪污腐敗、坑蒙拐騙、黃賭毒等違法亂紀行為,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等人為災難,以及社會上的各種丑陋現象和不道德或不文明行為等。
對于負面新聞信息的定義目前尚未給出明確的概念,如果僅從其文字理解,負面新聞信息也就是反面消息或壞消息。關于負面新聞信息的社會效應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理解:負面新聞信息就是壞消息或不好的消息;負面新聞信息是會對國家和政府形象產生負面影響的新聞信息,就是大眾意義上的負面新聞;負面新聞信息是違背政府現行的政策和方針的新聞信息,對國家的團結安定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具有消極作用。
在對負面新聞信息的含義進行理解時,我們不能把負面新聞信息等同于壞消息或負面新聞,因為負面新聞具有顯突發性、異常性、顯著性、情感性等能體現新聞價值的特征,因而非常容易引起公眾的興趣,如果能正確地理解和看待負面新聞信息,并以適當的方式傳播負面新聞信息,負面新聞信息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
2 負面新聞傳播的積極作用分析
2.1 輿論監督功效
目前,很多消極的實踐活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包括違法犯罪和貪污腐敗等,這些消極的活動有共同的特點,都是由部分在私下進行密謀的,因此,都具有見不得光、難登大雅之堂的共同特點。如果媒體將他們進行曝光,就可以引發社會公眾發起輿論對其加以猛烈的抨擊。由此可見,負面新聞信息的傳播可以通過對消極行為的揭露和抨擊,給公眾和社會以一定的警示和告誡,充分發揮了媒體的輿論監督的作用,這對建立良好的言論氛圍、宣揚民主、弘揚正氣、抵制不良活動的擴張具有積極作用,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雖然我國的黨紀、國法、政紀等監督體系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和強制力,但它們的作用主要是在事后進行追懲。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雖然沒有以上監督手段的強制性,但也具有集中監督手段所不具備的廣泛性、公開性和及時性等優勢。
2.2 對民眾具有激勵作用
目前,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已經達到了空前的發展水平,人類在享受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也面臨著眾多的前所未有的威脅和挑戰,它們主要包括戰爭、恐怖活動、種族暴動、經濟危機、毒品、人口膨脹和環境惡化等,而它們也正是現代媒體時刻關注的焦點問題,適時正確地對這些負面新聞信息進行報道和傳播能向民眾發出警示,使民眾產生危機感和緊迫感,從而激勵民眾迎接挑戰、奮起拼搏并主動投入到處理負面新聞信息所反映的問題的活動中去,努力改變自然和社會,進一步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
2.3 有助于國家利益的維護
國家的對外政策是以保障本國安全、維護本國利益和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為目的的,是國家對內政策在國際關系中延續,在新聞傳播中,公眾對國家對外政策的關注程度通常遠遠小于對對內政策的關注程度,然而外交關系的效果通常和本國公民的切身利益具有緊密的聯系,本國民眾的反映常常會對政府的對外政策以及外國政府對本國的相關政策產生重要影響。
而負面新聞信息的合理傳播能將負面新聞信息發展成在國與國之間維護本國的根本利益有利盾牌。媒體對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的負面新聞信息進行適當的傳播,有助于加強本國公民對本國的意志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激起本國民眾的愛國熱情和世界人民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意識,進而起到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的作用。由此可見,負面新聞信息的合理傳播能將負面新聞信息發展成維護本國的根本利益的有利盾牌。
3 結論
本文首先對負面新聞信息的含義做了介紹和分析,在此基礎上討論了負面新聞信息傳播的積極作用,結果表明,只要全面、客觀地理解和看待負面新聞信息并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報道和傳播,負面新聞信息就能對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產生正面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