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播電視在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電視畫面信息的有效傳達和電視節目的觀賞性都成為影響節目質量的關鍵問題。因此,如何通過科學、藝術的廣播電視剪輯,提升節目質量與收視率成為十分重要的課題。本文主要對節目剪輯技巧以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探討。
廣播電視剪輯主要將前期所拍攝的視頻、音頻及圖片等素材,通過合理的編制與取舍,展現節目的整體效果,表達節目的整體思想。因此,剪輯工作在電視節目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提升廣播電視節目剪輯的技巧性,對于提升電視節目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1 確定廣播電視節目剪輯風格
廣播電視節目剪輯風格的確定,對于塑造廣播電視節目優勢品牌與提升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1]。當前,隨著廣播電視節目在類型與內容上逐漸豐富與多元,競爭更趨白熱化。各種節目類型都有自己風格,需不同的表現方式;就算是同一類型,也會因為主題的不同而需要不一樣的剪輯風絡。因此,廣播電視剪輯師要依據電視節目的整體思想與表達訴求,確定電視節目的剪輯風格,在節目開播之前,應注重確定節目剪輯風格,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將節目的內容、風格與形式等要素加以整合,確定表現形式,從而獲得更加理想的節目表達效果。例如,紀實類、娛樂類等節目都應該立足于自身現狀,結合受眾群體,不諂媚、堅持實事求是,從而使節目通過剪輯藝術獲得與觀眾的共鳴或引發觀眾思考。
2 廣播電視節目剪輯藝術技巧分析
2.1 鏡頭排序的科學化
2.1.1 按照生活習慣演進的空間概念執行
廣播電視節目通過鏡頭語言實現節目的推進與表達,鏡頭素材經過剪輯可以在空間與時間內自由跳動,進而產生生動、深刻等情感元素的畫面,從而為觀眾展現出別致的熒幕空間。因此,在廣播電視節目剪輯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觀眾的日常習慣,尤其是在民生新聞節目中,節目的剪輯應注重按照觀眾生活習慣,避免過于追求電視節目的夸張與獵奇效果,從而使廣播電視節目在空間與時間上更容易獲得觀眾的認同。
2.1.2 符合鏡頭展開規律
廣播電視節目在傳遞信息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并充分利用這種客觀規律。例如,在山水風景旅游節目中,拍攝的素材包括瀑布、山水、船舶和樹木等,剪輯人員需要在編導的思想指導下,對其進行細微的調整,使其能遵循由小及大、由遠及近等客觀規律,避免節目推進的亂序,影響整個節目的美感。在電視新聞節目中,敘述的鏡頭應追求精簡、有效,在設置懸疑場景時,應注意控制好鏡頭推進的長度,把握節目的整體進度。
2.2 剪輯節奏的有效調控
2.2.1 廣播電視節目音樂剪輯的把握
廣播電視節目的剪輯需要對圖像、音頻以及視頻等素材進行合理化、科學化的編輯,實現節目效果。在節目的制作中,為避免節目內容過于單調,剪輯人員需要綜合采用圖片、音樂以及其他素材,使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例如,采用鏡頭軸線、色調變化與運動方式等,其中音樂的運用是電視節目制作的重要環節。在剪輯中,注重節目推進,以音樂作為節目重要背景,對節目本身進行渲染,從而營造節目氛圍,烘托主題。運用音樂的強弱變化,配合急推鏡頭以及硬切、推拉鏡頭等技巧。
2.2.2 電視節奏的整體把握
在傳統的電視剪輯中,通常都會采用淡出、淡入、硬切、軟切等剪輯處理技術,隨著電視制作技術水平的提升,現代剪輯技術可以采用劃像、二維以及三維特技,從而提升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電視節目本身質量的高低與剪輯效果存在很大關聯,在充分利用現代剪輯技術的同時,更應該加強對傳統方法的運用,科學把握節目的整體節奏。電視節目高潮與情緒渲染部分,節奏的把握需要更加細致。在大多數節目中,節奏應適當加快,采用密集型鼓點式音樂或其他背景音樂,使節目效果更具感染力。電視節目整體節奏把握,需要剪輯師充分依據劇本設計,與編導加強溝通,進而實現電視節目節奏符合節目內容與性質,提升節目質量。
3 廣播電視節目剪輯藝術性
廣播電視節目依據自身的類型以及性質,會對自身的剪輯風格進行確定。依據時代精神,符合當前的主流價值觀,是節目制作的根本原則。因此,在此原則上,需要注重提升電視節目剪輯的藝術性。當前,隨著我國廣播電視的發展,電視節目質量參差不齊,除了節目思想、技術水平以及硬件方面的問題之外,剪輯缺乏藝術水準是其重要因素。保障節目整體的流暢性,通過節目剪輯提升節目的藝術性,是剪輯師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4 結語
剪輯,作為電視節目的有機組成部分,極大地影響和推動了電視節目的提高和發展。廣播電視節目的剪輯應注重對整體風格的把握,確定自身剪輯風格,注重節目推進節奏,綜合利用各種節目素材,有效提升電視節目質量,提升電視節目的影響力。